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津市雙港中學

鎖定
雙港中學,位於天津市津南區雙港鎮雙港村西 ,建校於1972年,20 01年學校晉升為區重點高中校,2004年學校改擴建工程完成,被批准為天津市第二批示範高中校。天津市二十四所特色校之一。天津市接收新疆內高班學校之一。國家級和諧校園先進校,國家級校刊編輯部。2019年11月20日,蘭州大學優秀生源基地授牌儀式在雙港中學舉行。蘭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權繪錦教授,雙港中學校長出席簽約、授牌儀式。 [5] 
2020年12月,該校學生藝術團(舞蹈)入選第一批天津市優秀學生藝術團名單。
中文名
天津市雙港中學
外文名
Tianjin Shuanggang middle school
地    區
天津
佔地面積
60000 m²
現任校長
劉士民
校    訓
慎獨於心,自礪於行
主要獎項
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校,天津市文明單位
屬    性
天津市第二批示範高中校,區級重點完全中學

天津市雙港中學所獲榮譽

天津市雙港中學地處津南區與河西區交界處,比鄰外環線。建校於1972年,當時是一所農村普通完中校。2000年,與原南馬集中學合併之後,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分配製度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辦學質量不斷提升,辦學特色逐步形成;2003年,進入天津市第二批示範高中校行列;2004年,學校完成校舍改擴建工程,辦學條件達到全市一流水平;2009年,首批通過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初中100條)評估驗收;2012年以“書香校園”特色入選天津市首批24所特色高中校建設工程之一,並於2016年被市教委正式確立為天津市高中特色形成校;2014年,首批新疆內高班進校,標誌着天津市第九個新疆內高班在雙港中學正式開班;同年,優質通過天津市高中現代化學校建設(高中100條)評估驗收。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級和諧校園先進校、天津市構建和諧社會優質示範校、天津市基礎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天津市十大特色學校、天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天津市文明單位,天津市師德先進校等多項榮譽,更享有津南區教學質量先進校等區級榮譽數十項。 [2] 

天津市雙港中學設施

學校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9548平方米,擁有四座教學樓,現代化綜合實驗樓、藝體樓、操場、學生宿舍、體育館、多功能廳、微機教室、現代化錄播教室、科技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信息技術教室各4個,勞技教室、語言教室,史地教室、體操房、乒乓球館校史館等,現代化水平較高。
另外,2014年建成的新疆班綜合樓,集教學、住宿、娛樂、食堂於一體,為新疆學生學習、生活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天津市雙港中學師資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教育觀念新,知識結構新,教育手段新,富於創造力,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是這支隊伍的骨幹力量。在校任課教師132人,其中市特級教師1人、區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50人。教師中80%為大學本科畢業,而且有研究生任教。
其中該校劉振秀老師為天津市黨代表,天津市人大代表。王愛東老師為天津市特級教師,正高級職稱。
喬永剛老師為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天津市雙港中學榮譽

2020年12月,該校學生藝術團(舞蹈)入選第一批天津市優秀學生藝術團名單。 [1] 
學校堅持科研立校,特色立校,承擔了天津市教育學會“十四五”重點課題《“書香校園”特色學校建設的實踐深化研究》的研究工作;“十三五”、“十四五”期間,我校共承擔2項國家級課題,10項市級課題、72項區級課題及136項校級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我校成為我區“十三五”、“十四五”期間擁有立項課題最多的單位之一,並被評為天津市教育學會先進單位,這些課題的研究推進,積極助推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近年來,我校教師在天津市教育創新論文評選中獲市級獎項41篇,區級獎項159篇;在各級各類賽課比賽中獲獎近200節。 [4] 

天津市雙港中學特色

學校堅持開展中學生經典誦讀活動,宏揚民族精神,繼承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智慧,使學生在禮儀、孝敬、勵志、學習等方面受到了良好薰陶。 學校和司法機關結成文明共建關係,構建了走出去請進來,體驗式法制教育模式,顯著提高了教育的實效性。廣大教師做到:“五尊重、六讚賞”的育人原則,師生關係和諧。 學校借鑑山東的成功經驗,在語文學科開展閲讀課和隨筆化作文課為核心的“語文生態園”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天津市雙港中學辦學理念

從2003年起,雙港中學開始走特色化發展之路,秉承着“辦教育就是辦一種志存高遠的文化,為學生的人生髮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結合學校的優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實踐,“書香校園”的概念開始逐漸成形。“書香校園”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文化立校,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和諧愉快、充滿人文氣息的學校環境,生活和學習在這樣環境中的師生共同發展,健康成長,讀書成為習慣,成為伴隨終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成為樂趣,成為改變人生的自覺追求。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