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橋區志

鎖定
《天橋區志》 是濟南市天橋區有史以來編修的第一部志書。資料徵集工作始於1982年3月,收集整理全區各類資料2000餘萬字,1993年10月出版。志書上限不限,下限斷至1990年。全書按自然、社會、人類三大部分構思,設區情概述、行政區域、地理環境、基礎設施、產業、事業、政治組織、居民、人物、附錄10編。 [1] 
中文名
天橋區志
出版時間
1993年10月
類    別
志書
編纂開始時間
1982年3月

目錄

天橋區志基本信息

天橋區位於濟南市區北部, 以轄區內橫跨膠濟、津浦兩鐵路的天橋而得名。1929年濟南設市前, 今天橋區境屬山東省歷城縣轄領。1929年7月1日置濟南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5年9月8日正式命名為天橋區。1990年,天橋區轄1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鎮。 全區總面積73.31平方千米,總人口為38.24萬人,有漢族、回族、蒙古族、朝鮮族、滿族等17個民族。 天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遠古時期,境域內居民屬以鳥為圖騰的東夷人。

天橋區志記載

古代的先人們在戰國時期已能栽培水稻,三國時產蓮藕,元代有菜園。明、清兩代,本地水稻、蔬菜、蓮藕已負盛名。唐代境內製鐵業小有名氣。元代境內濼口地區有手工業作坊和商業店鋪。明崇禎八年(1635)在境內江家池開設的醴泉醬園,以釀酒聞名於世;濼口成為繁榮的商鎮。到清代,境內手工紡織業較興盛;道光年間境內東流水街一帶陸續建起阿膠作坊;到光緒年間,境內製錦市一帶成為濟南府繁盛的商業中心。 新中國成立後,區內第一輛載重汽車、第一艘內河船舶均為省內首產。高級紙、重要化工原料、特種用途的紡織產品等,為省內甚至國內獨產。1987年至1990年,榮獲國優金獎的產品5種,榮獲國優銀獎的產品17種,獲部優質獎產品132種,獲省優質獎產品208種。 濟南汽車製造總廠為全國重型載重汽車主要生產基地;濟南化工廠是全國四大氟化物生產基地之一;山東造紙總廠東廠和西廠列全國高級、特種紙品生產基地之列;濟南第一印染廠為全國紡織工業系統18個重點企業之一;濟南第一棉紡織廠、山東木材廠、濟南搪瓷廠分別為省內同行業中最大企業。到1990年,區街鎮村工業企業達491家(其中區街辦企業140家、鎮村辦企業327家、其他企業24家) ,組成紡織、食品飲料、機械製造和包裝裝潢為支柱的四大行業;形成了標山、沃家、白鶴、濼口、楊莊、邊莊、聯四、柳行、黃台、清河等經濟小區和以天橋紡織工業公司為龍頭的出口產品基地及街居工業羣。經濟的發展,推動了鎮村基礎設施的改觀,北園鎮的清河新村、黃台新村,被譽為是鑲嵌在齊魯大地上的兩顆明珠。濟南國際貿易大廈、明湖大酒店等現代化豪華建築,由清河村農民出資興建並經營。 新中國成立後交通運輸長足發展,境內道路四通八達,並通過城區幹道與省道、國道連接,濟南長途汽車總站設置於區內。天橋區是津浦、膠濟鐵路的交匯處,是全國鐵路運輸重要樞紐之一。 天橋區文化遺產豐富多彩。春秋時期,魯齊會盟“濼上台”、齊晉相仇“?之戰”發生在這裏;戰國名醫扁鵲,隱鵲山燒煉丹藥見於史冊;唐初名將秦瓊故居,坐落在“水木明瑟” 的五龍潭旁; 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其別墅在秀麗的柳雲莊;明代“後七子”之首李攀龍及其祖塋在滔滔黃河畔。1969年,無影山出土了被列為國家珍寶的“西漢樂舞雜技陶俑”;1974年,黃台山又出土了畫有漢代著名《七盤舞》的石墓漢畫。大明湖中的歷下古亭、獨具泉城特色的私人園林羣,都是著名的建築,其中清代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桂馥,在濟南四大泉羣之一的五龍潭畔建潭西精舍,並協助清代著名學者周永年在泉旁創辦“借書園”,開創國內公共圖書館之先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