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橋中幡

鎖定
天橋中幡,北京市地方傳統民俗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幡是裝飾華麗的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力量的一種旗幟, [1]  最早起源於晉代皇家表演項目,後演變成民間廟會中的表演節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國民族民間傳統雜技項目,北京天橋中幡表演具有代表性。天橋中幡是老天橋的傳統絕技,其表演形式是表演者用手或身體其他部位觸碰一根長約11米的幡旗,並始終幡不離身,杆不落地。 [2-3]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VI—3。 [4] 
中文名
天橋中幡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北京市
遺產類別
雜技
遺產編號
Ⅵ—3
保護單位
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 [5] 

天橋中幡歷史淵源

中幡,其主幹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頂懸掛一面0.5米寬、5.5米長的長條錦旗,旗面繡有吉祥圖案和祝福用語,因此又稱標旗。耍中幡源於晉朝軍中。 [4]  晉陸歲羽《鄴中記》雲:“虎正會殿前作樂,高更髓龍魚鳳凰安息五案之屬,莫不畢備,有額上緣橦,一人在上,左回右轉,又以橦移口齒上,亦如之。”《唐書》雲:“明皇御勤政樓,大張聲樂時,教坊有王大娘,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狀滾洲方丈,仍令小兒持絳節出人其間,而舞不輟。”這種表演應包含舞中幡的藝術成分。又《朝野金載》(晉朝)記載“一時歌舞慶昇平,跨鼓中幡次第行”等句,亦即現在的中幡。
天橋中幡 天橋中幡
清朝中葉,中幡已流傳於京都,是幢幡的一種。幢幡又稱擔幡、族幡,高大者為樣幡或碩幡,體型矮者為小幡稱之為執事,中幡大小適中用來演練,故稱其為中幡。據記載:京城有“王小辮”(1893年—1947年),河北曉陽縣王家莊民間藝人。王小辮耍的中蟠,竿長兩丈五,竿頭上安着三把傘,竿子中間綁着一個長方形木架,架上掛十幾個銅鈴,下面掛一條寬三尺、長一丈.八的紅布循面,蟠面上橫書“京城王小辮”,豎寫“以武會友,晃動乾坤”。王小辮晃動起“乾坤”來,既驚險好看,又悦耳動聽。他的絕活是“鼻劍”,即用鼻子接住從高空落下的中悟。王小辮首演於京城,與跤場共用一塊場地,深受觀眾的喜愛。由於王小辮“鋼口”(説話)差,“柞門子”(向觀眾要錢)軟,每天收入不多,只能維持生活。寶三(寶善林,1900年—1965年)等人摔完跤以後,由王小辮練中悟。寶三等人就幫王小辮“保託”和“託柞”(向觀眾要錢),漸漸地寶三也能扶播,“過過託”(將幅遞給王小辮),練兩手簡單的動作了。寶三等人的義務加盟,使王小辮收人日益增加。時間一長,寶三欲拜王小辮為師,王小辮也有意收寶三為徒,傳承這門技藝,經鐵三(歷鐵存)等人撮合,一拍即成。幾年的功夫,寶三將王小辮所能盡已學會,並根據個人特點創編了“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浪子踢球”三個高難動作。 [6] 
天橋中幡就是在北京天橋地區表演的中幡。20世紀50年代,天橋耍中幡由寶善林執掌,第三代傳人陳金權、馬貴保、傅順祿、徐茂等人在天橋跤場演練中幡,吸引了全國各地大批專業和業餘高手前來切磋技藝。由於歷史原因,20世紀60至7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的天橋市場被取消,各種文藝演出被禁止,寶三跤場也同時被撤銷。 [7] 

天橋中幡雜技特色

天橋中幡表演用品

天橋中幡的主幹是一根長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頂懸掛一面0.5米寬、5.5米長的長條錦旗,旗的正面繡有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因此又稱標旗。中幡淨重30多斤,它下粗上細,由兩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韌性也有講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約要四年時間,其製作加工程序目前仍屬祖傳,拒不外泄。 [8] 

天橋中幡技藝特色

天橋中幡 天橋中幡
從技藝角度來説,天橋中幡包括手法(挑端雲開垂)和腿法(踢抽盤跪過),不僅練的是人的膽量、力量和技巧,還需要文武兼備,此外中國式摔跤、氣功等技藝也是練習中幡的基礎。中幡分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練,動作有50多個。
天橋中幡表演時,藝人們將竿子豎起託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其表演動作樣式各有形象的名稱。將竿子拋起用腦門接住為霸王舉鼎,單腿支撐地面用單手托住竹竿為金雞獨立,此外還有龍抬頭、老虎撅尾、封侯掛印、蘇秦背劍、太公釣魚、擎一柱等樣式。考究的中幡竿頂上還有一層乃至數層由彩釉、錦緞、響鈴、小旗、流蘇組成的圓形裝飾物,稱為纓絡寶蓋,舞起來不僅五彩繽紛,而且發出悦耳的聲音。
天橋中幡表演要求穩、準、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時,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額頭、下顎等部位分別完成舉、頂、牙劍、腦劍、單山等動作,不斷晃動、拋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穩為準則。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託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餘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表演中,幡面綵綢迎風招展,幡頂銅鈴叮咚作響。
天橋中幡發展到第五代傳人傅文剛手中,已經成為一個集驚險與壯觀於一身的系統性表演項目,包含着頭、肩、肘、手、跨、膝、腳7套演練技巧近百種套路。 [8] 

天橋中幡傳承保護

天橋中幡傳承現狀

舞幡已逐漸非職業化,專業藝人匱乏,加之天橋雜技作藝的環境及演出的形式均發生了變遷,耍中幡技藝仍處於瀕危狀態,需要進一步加以保護。 [4] 

天橋中幡傳承譜系

師承順序
簡介
第一代
王小辮(1893年—1947年),河北曉陽縣王家莊民間藝人。
第二代
寶善林(1900年—1965年)
第三代
傅順祿(1928年—1997年)
第四代
傅文剛,男,漢族,1962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天橋中幡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傅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團長。 [6]  [9] 

天橋中幡保護措施

天橋中幡
天橋中幡(2張)
改革開放後,宣武區文化委員會以弘揚宣南文化為宗旨,開展了挖掘、整理、保護天橋民俗系列文化活動。在區文化委的指導和支持下,傅文剛成立了“北京傅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使一批天橋絕活兒得到傳承。聚集起天橋雙簧、數來寶、硬氣功等一批老藝人的後人,使一批天橋絕活得到傳承和發揚,並培養出第五代傳人孫強、付思超等8名演員。 [7]  [1] 
1998年,宣武區文化委員會以弘揚宣南文化為宗旨,開展了挖掘、整理、保護天橋民俗文化工作,先後舉辦了“北京宣武區文化藝術節”“宣南文化節”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6]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天橋中幡保護單位為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 [10]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獲得“天橋中幡”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4] 

天橋中幡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在傅文剛的帶領下,藝術團受邀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60週年大慶等多場重大活動的表演,在印度、埃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也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11] 
2009年9月,首都國慶60週年聯歡晚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天橋中幡在其中表演。 [12] 
2019年7月5日—7日,第三屆消夏避暑全民休閒季暨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長春水文化生態園舉辦,天橋中幡在其中得到展示。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