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梯山石窟

鎖定
天梯山石窟,也稱涼州石窟、涼州大佛窟,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張義鎮中路鄉燈山村,創鑿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397—439年),由北涼王沮渠蒙遜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和能工巧匠開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繼營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天梯山石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學術界有“石窟鼻祖”之稱。“歷代延續修建,文物層疊分佈”是天梯山石窟中壁畫雕塑的重要特徵。天梯山石窟現存洞窟三層,共18個。有涼州八景之“天梯積雪”的自然景觀。 [1]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5]  2021年12月25日,天梯山石窟被正式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9] 
中文名
天梯山石窟
地理位置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鎮中路鄉燈山村 [6] 
所處時代
北朝至唐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17:00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30元/人
別    名
涼州廣善寺、涼州石窟 [11-1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5-0470-4-28

天梯山石窟歷史沿革

天梯山石窟搬遷保護
天梯山石窟搬遷保護(2張)
天梯山石窟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397—439)。由北涼王沮渠蒙遜於公元412年至439年開鑿。東晉元熙八年(412)十月,北涼王沮渠蒙遜遷都於姑臧,稱河西王,設置官署,修繕宮殿,建起城門諸觀。同時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及能工巧匠劈山開路,伐木毀林,開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車氏病逝,特在窟中為其母先雕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狀,表示懺悔。
北涼永和七年(439年)六月,北魏拓跋燾自平城出發攻北涼。七月,至上郡屬國城,以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尚書令劉絜與常山王拓跋素為前鋒,兩路並進,驃驍大將軍樂平王拓跋丕、太宰陽平王杜超為後繼,以平西將軍禿髮破羌(源賀)為嚮導,親征姑臧,而後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皇室宗族吏民3萬户(10萬人左右)到平城,這一批人是形成了北魏修造平城和平城石窟的中堅力量。
自北涼後,北朝隋唐陸續興造,西夏明清仍有重修。據明正統十三年《重修涼州廣善寺銘》記載:天梯山石窟在當時有26窟,大佛窟前建有寺院樓閣,窟頂建塔一座,壯觀宏大。
1958年,為解決黃羊河流域萬畝土地的灌溉問題,決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黃羊河水庫。為挽救珍貴的石窟文物,甘肅省決定對天梯山石窟內部分文物進行搬遷保護。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幾十米高處的小石窟內的數十尊造像、三百餘平方米壁畫、25箱文物殘片,運送至甘肅省博物館保存。 負責搬遷工作的敦煌研究院(時稱敦煌文物研究所)表示,由於當時的搬遷和運輸條件所限,這些文物一經遷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損壞。在甘肅省博物館保存的40多年中,又因為博物館改建擴建的幾次搬運和文革時期的人為損壞,部分塑像和壁畫已變得支離破碎。
1992年,國家文物局主持召開專家組會議經論證,按照“不可移動文物儘可能在原址、原位保護”的原則,批覆在原址、原位修復天梯山石窟文物;
199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覆同意在原址、原位進行修復。在甘肅省政府的關心和甘肅省文物局的協調下,甘肅省博物館武威市涼州區就天梯山石窟文物的移交達成協議;
2006年,經甘肅省政府批准,甘肅省博物館除少量留存外,將大多數石窟文物移交武威市涼州區天梯山石窟管理處保護管理;
2014年,在甘肅省文物局積極爭取下,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保護修復項目,並給予經費支持。該項目擬修復壁畫面積359平方米,彩塑76身,修復後的文物將在武威市博物館新館進行展出。 [2-3] 

天梯山石窟遺址特點

天梯山石窟現存洞窟3層,共18個,保存佛念17個、佛像一百多尊、壁畫數百平方米以及魏、隋、唐時期的漢、藏寫經。
洞窟形制主要有三種,一為五柱型,窟平面呈橫長方形,中偏後部有中心柱,四面開龕,洞窟四隅皆為方柱,形成五塔式;二為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三為覆鬥形頂,平面呈方形,頂部為覆鬥藻井,三壁開龕。第1窟和第4窟皆系中心柱窟,平面呈方形,塔柱每面分三層或兩層開龕造像,食內原應有一坐佛,外左右各有一脅侍像,後損壞嚴重,並經後代改塑。內尚有少量壁畫,根據風格推斷有可能為北涼時期所繪。
此外,代表洞窟還有第2、3、13等窟,均為唐代開鑿。其中第13窟為天梯山石窟中最大的洞窟,寬19米,殘高約28米,進深6米;內現存有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像,窟頂繪有佛本生圖。 [17]  [19] 

天梯山石窟第十三窟

天梯山石窟第13窟也稱大佛窟,唐代開鑿造像後世又有修給。主尊釋迦如來坐佛高28米、寬10米,兩側站立迦葉、阿難二弟子,文殊、普賢二菩薩,多聞、廣目二天王造像。窟內南北兩壁殘存彩繪壁畫,為雲紋青龍、大象經卷、猛虎花卉等紋樣。 [16] 

天梯山石窟塔廟窟

天梯山石窟現存的18個洞窟中,編號第1、4、18窟均為內有中心柱的塔廟窟,洞窟形制及其中圖像都可以視為涼州石窟早期代表作。上述三窟塔柱上下收分,均為三層,每層開龕造像。第1、4窟平面呈方形,覆鬥頂,塔柱上層每面鑿兩個淺龕,龕內為石胎泥塑立佛像,中下層每面開一圓拱龕,龕內為石胎泥塑坐佛像。第1窟的龕外壁繪供養菩薩、脅侍菩薩,洞窟四壁不開龕,繪千佛,壁面凹進分層中有影塑千佛。第4窟的龕外壁畫飛天、天王、供養菩薩、脅侍菩薩,洞窟壁面也繪千佛。第18窟規模較大,平面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為橫長方形,人字披頂,後部接近正方形,覆鬥頂。塔柱上層每面鑿五個圓拱龕,中下層每面開三個尖拱龕,內塑坐佛。第1窟出現圓形三瓣花蕾裝飾紋樣,第4、18窟則有蓮花化生忍冬紋樣。
1,4,18等窟的底層壁畫的畫面全部繪製在壁面泥層上,通常用土紅色起稿,墨線勾勒定形,人物面部、肌膚等部分多為肉紅色。第1、4篇中心塔柱上的一些供養菩薩、脅侍菩薩面相橢圓,細目長眉,高鼻厚唇,飾耳環、項圈,具有域外風格,呈現明顯的早期菩薩造型特徵。 [18] 

天梯山石窟第二窟

第2窟是天梯山石窟中的代表洞窟之一,內有釋迦牟尼佛造像一尊。佛結咖跌坐,髮髻為波紋狀,面相飽滿充實;兩眼低垂,雙唇緊閉,似做冥想狀;右手施降魔印,左手置於腹前;着通肩式架裂,衣領呈U形,裂裂輕薄,富有質感。衣紋處理簡潔,流暢自然;頭部塑造則細膩精緻,成功地刻畫出佛的莊嚴與沉靜,是唐代(618-907)泥塑佛像中的佳作之一。 [19] 

天梯山石窟文物遺存

天梯山石窟弧形北涼壁畫

修復的弧形北涼壁畫 修復的弧形北涼壁畫
弧形北涼壁畫面積約為0.6㎡。此幅壁畫中自下而上共出現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殘缺,僅存雙眼至頭頂部分;中間一身為胡跪式供養菩薩形象;上部為飛天形象。整幅壁畫的繪製風格與1960年在此窟揭取發現的北涼壁畫完全一致,三身人物形象均採用了“凹凸畫法”,其眉骨及上眼瞼上,均加白色點染,從而形成了明顯的立體效果。從壁畫的繪製技法來講,無論是人物臉面肌膚的用色和暈染,還是表現身體輪廓和衣着褶紋的鐵線描,均達到了極高的技藝水準。 [26] 

天梯山石窟飛天

天梯山石窟的飛天頭部向裏,雙足向外,雖然腰部略有向下彎曲的姿態,但完全像一身橫卧在龕外上部的菩薩,加上略帶笨拙的軀體,毫無輕盈飛動的感覺。與其它石窟後期那種輕盈飄動,凌空飛舞的優美形象的飛天相比,更是有所不同。整個飛天,無論在線描、設色、暈染、造型以及神情、意態等方面都很純熟,給人以笨拙的感覺,再現了早期佛教壁畫藝術的獨有特點。 [26] 

天梯山石窟文化活動

天梯山石窟宗教文化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4張)
佛教興盛是五涼時期涼州文化發展的一大特徵。此窟的開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們在涼州講經説法,翻譯佛經,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按史料記載,莫高窟始創於前涼昇平十年(366),炳靈寺石窟169號的題記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創建於412~439年。從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與炳靈寺石窟基本相當。但北魏時期莫高窟並不有名,也沒有對雲岡與龍門產生直接影響,反而是涼州僧人及涼州石窟,聲名顯著,對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
總之,天梯山石窟對佛教傳播及佛教藝術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並在中國石窟發展史乃至整個佛教發展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天梯山石窟鑑賞藝術

專家們一致看法是,莫高窟雖為中國內地最早石窟藝術開創地,但正式開窟建寺的時間要從420年北涼西涼之時算起。莫高窟歷史上出現開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時(516~528年)。這時隨着洛陽一批官宦、僧侶與工匠的進入,中原漢風在這裏開始流行。而這已經是天梯山石窟開鑿100年以後的事。從以上的簡單敍述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石窟影響過程應當是:天梯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真正能夠影響中原石窟風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屬。
天梯山石窟雖地勢險峻但藴藏豐富。因歷代戰亂,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石窟殘損嚴重,特別是1927年的大地震,對天梯山石窟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九層貫樓和大部分洞窟頃刻間震毀,許多塑像受到損失,倖存比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無恙。石窟裏的北魏、隋、唐時期的漢藏手寫經卷,唐初絹畫菩薩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畫、經卷等。

天梯山石窟傳説軼事

據唐代和尚道宣的《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等書記載:沮渠蒙遜曾經在涼州以南百里的地方,為他的母親祈福雕鑿了一尊6丈多高的石佛像,還開鑿了幾所石窟,石窟裏的佛像有泥塑也有石雕,它們的形態千變萬化,常常令前來禮拜的信徒們驚論不已。據説當時有不少中原僧人也聞名參拜,有時會遠遠地望見那尊大佛正在來回不停地走動着,但等他們走到跟前時大佛就又恢復了靜止,不過它的臉上還顯露着剛剛活動過的神態。 [21] 
天梯山石窟的開鑿者沮渠蒙遜,是匈奴後裔。他的祖先為匈奴左沮渠(官名),後來便以沮渠為姓。他所建政權,史稱北涼。東晉元熙八年十月,沮渠蒙遜由張掖遷都於姑臧,也就是涼州。設置官署,修鱔宮殿,建起諸城門樓。他還召集涼州高僧縣耀及能工巧匠尋找風水寶地,開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開鑿石窟不久,其母車氏病逝,沮渠蒙遜特在窟中雕鑿五米高石像一尊,面向佛祖,作伏身狀,形似泣之狀,表示仟悔。 [24] 

天梯山石窟景點特色

天梯山石窟藝術風格

天梯山石窟外觀
天梯山石窟外觀(4張)
天梯山石窟不僅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影響深遠,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被史學界譽為“石窟源頭、石窟之祖”。
目前看到的大佛窟是唐代興造的,它和石窟中最有價值的北涼洞窟同屬我國國寶級石窟。大佛窟內南北兩壁繪的大幅壁畫,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豔麗,形象逼真。往前行走,大佛窟左面和上部的17個小洞窟因侵蝕嚴重,已呈自然石洞狀態,洞窟內還殘存一些塑像和壁畫,雕塑中有北魏石佛頭像,北周、隋菩薩像和唐釋迦説法像。壁畫保存不多,但多重疊,有的達5層,在剝離的重層壁畫中露出北涼、北魏、唐等殘畫,其中北涼壁畫,菩薩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樑、寶冠捲髮,上身半裸,腰裹長裙,西域早期壁畫特徵明顯,具樸拙之美。 [2] 

天梯山石窟藝術影響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在開鑿天梯山石窟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開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繪家,孕育出石窟藝術的“涼州模式”,。曇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後,隨着政治形勢的變化和佛教中心的東移,東下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了新的開鑿生活,成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重要技術力量,曇曜則成為北魏的佛教領袖。據歷史記載,439年,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宗族吏民3萬户至平城,其中有僧侶3000多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既反映了涼州的人口眾多,也説明了佛教的興盛。這3000僧人實際上就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着北魏崇佛風氣日漸興盛。北魏滅北涼結束了河西地區140餘年割據而繁榮的局面,曾經盛極一時的涼州佛教及其藝術受到重創,涼州的僧人紛紛外流,除遷平城外,一部分向西遷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進了敦煌佛教的興盛,使敦煌成為繼涼州之後的河西佛教中心,並推動了河西石窟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高峯──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發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藝術風格相似,説明天梯山石窟的開鑿及其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直接影響到敦煌河西石窟。
遷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師。據《釋老志》、《世祖紀》、《高祖紀》記載,涼州僧人師賢到平城後,任道人統(管理宗教事務的官職),並於公元452年建議並親自主持,開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公元460年,師賢去世,涼州高僧曇曜繼其職,改道人統為沙門統,繼續主持造像工作,並於平城近郊開鑿雲岡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曇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宏偉的雕像和代表作。後經歷代開鑿,使雲岡石窟成為中國最大的石窟羣之一,雕造富麗,是全國石窟之冠。據 《魏書·釋老志》記載,魏文成帝拓跋濬和平年間,由涼州僧人曇曜主持開鑿石窟五所,即第16至20窟。涼州僧人及其工匠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佛教文化和石窟寺藝術方面,北涼北魏是源流關係,即北涼為“源”,北魏為“流”。
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又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的。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從這時起,歷經東魏、西魏、北齊直至明清,營建了規模宏大的龍門石窟,同時還開鑿了鞏縣石窟和附近的幾座石窟。龍門石窟的建造藝術風格,無不體現着天梯山石窟和雲岡石窟的特點,具有強烈的南朝文化和中原傳統漢文化色彩,又有濃厚的北方文化因素。

天梯山石窟研究價值

天梯山石窟創建於北涼淚渠蒙遜時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在中國石窟藝術及佛教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6] 
隨着政治與佛教中心的東移,開鑿天梯山石窟的北涼工匠也先後來到大同市,投身雲岡石窟的開鑿。因此,天梯山石窟的雕刻技藝和風格對後世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16] 
天梯山石窟的壁畫中所表現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思想,與龜茲地區的通過道式中心柱窟有很大的不同。來自印度的繞塔禮拜思想被北涼國佛教徒接受以後,就開始形成了最初的具有中國內地特色的石窟藝術,並對以後中國石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約有1600年曆史,它在甘肅省眾多石窟中雖不是最有名氣,但卻是為中國石窟鼻祖,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 [22] 
天梯山石窟所創造的佛像、菩薩、羅漢、護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種故事形象,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造出來的。 [22] 
天梯山石窟早於雲岡石窟和龍門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為佛教的傳播培養了人才,而且為石窟的開鑿造就了技術力量。 [23] 

天梯山石窟文物保護

天梯山石窟文保級別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5] 
2021年12月,天梯山石窟被確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7-8] 

天梯山石窟保護修復

天梯山石窟陳列展示
天梯山石窟陳列展示(12張)
天梯山石窟在學界有“中國石窟鼻祖”之稱,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市區向南約40公里的天梯山北麓,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有1600年曆史。
洞窟分三層十九處,窟內保存壁畫數百平方米、彩塑一百多身。由於天梯山地區地質結構鬆軟,在歷次地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1958年,因修建黃羊河水庫,經省政府報請文化部同意,將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搬遷至甘肅省博物館保存。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14] 
2006年,在甘肅省文物局的積極協調和省博物館的密切配合下,經各方努力,將存放於甘肅省博物館的部分天梯山石窟搬遷文物順利運回至武威。 [14] 
2011年,被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公佈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2] 
2013年1月,經甘肅省文物局審核批准,天梯山石崖管理處聘請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所專家樊再軒及其工作團隊對天梯山石窟的可移動文物進行了文物調查,並且制定了全面精細的文物修復方案,同時對部分病害嚴重的文物進行了示範性修復研究。 [20] 
2014年,在省文物局積極爭取下,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保護修復項目,並給予經費支持。該項目擬修復壁畫面積359平方米,彩塑76身,修復後的文物將在武威市博物館新館進行展出。 [3] 
2020年,被甘肅省文旅廳公佈為“甘肅100個網紅打卡地”。 [12] 
2020年10月,天梯山石窟已完成修復的77件文物,在武威市博物館以《天梯神韻·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展出,引發觀展者強烈的關注和好評。 [12] 
2021年,武威天梯山石窟被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為中國石窟文化之旅線路上的重要一站。 [12] 
2021年5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北京市文物局承辦,北京博物館學會、首都博物館等文博單位聯合協辦的“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首都博物館舉行,天梯山石窟2幅修復壁畫驚豔亮相“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這是天梯山石窟修復壁畫首次“走出去”,登上“大舞台”。 [14] 
2022年6月,天梯山石窟實施了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保護修復項目,共計修復壁畫、塑像729件,其中壁畫300餘平方米,塑像70餘尊,為再現天梯神韻、涼州佛光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積極籌建天梯山石窟壁畫博物館,構建文物數字化保護展示中心,讓中國“石窟鼻祖”再續輝煌。 [10]  [15] 

天梯山石窟旅遊信息

天梯山石窟地理位置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鎮中路鄉燈山村。

天梯山石窟公交路線

乘武威--張義鄉村公交到達。 [4] 

天梯山石窟優惠信息

2020年3月,天梯山石窟景區將在恢復運營後,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20年底。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