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文圖表

鎖定
有經驗的觀測者能辨認亮星和行星,要辨認大量闇弱天體則需依靠天文圖表(星圖、星表),有時還得用天文年曆。最早的天文圖常繪有一些想象的圖畫。古希臘天文學家所使用的天文圖和天球儀沒有保存下來。印刷的平面天球圖首見於1515年,所制的天球儀也約在這時出現。1609年望遠鏡被用於觀測天體,到17世紀末,也用於編繪星圖和月面圖以及行星表面圖等。
中文名
天文圖表
外文名
astronomical map
天文圖表
星圖、星表

天文圖表圖表概述

(astronomical map),也稱天文圖冊。
十九世紀
19世紀後半葉,照相術對編制精確星圖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1950年美國地理學會和帕洛馬天文台出版的帕洛馬天圖(National Geograpkic Society-Palomar Observatory Sky Survey)是這方面的最高成就。在近代的天文圖上繪有恆星和由吸光塵埃形成的黑暗星雲以及由大量發光的稀薄物質組成的明亮星雲。有些專門的星圖還繪有射電源、紅外源和類星源(quasi-stellar sources)。
二十世紀
20世紀的天文學家把全天分成88個區,即星座,並用古代已有的一些名稱來給恆星和星羣命名。最初只有最亮的恆星和顯着的星羣才賦予名稱。到16世紀初航海人員和天文學家才逐漸把以前未命名的天區也命了名。星圖上繪有天文座標系,如地平座標系、赤道座標系和黃道座標系等;星的位置用座標表示。除了星座系統外,古代還有兩種獨立畫分星區的系統,一種是埃及人用的「旬星」(decans),它把黃道偏南一點的星空分成36組;另一種是「月站」(Moon station),中國叫星宿,印度叫「納沙特拉」(nakshatra),即把月亮運行軌道所在的星空分成28個「宿」(意為「月站」)。
近代
近代的星圖和星表:16世紀末,丹麥的第谷·布拉尼(Tycho Brahe)用巨大的象限儀精心測量了777顆恆星的位置,其後又把星數增加到1,000顆。南天的類似星表是英國哈雷(Edmond Halley)完成的。1678年,他發表了他在聖赫勒拿(St. Helena)島上測量350顆恆星位置的結果。首先用望遠鏡測量恆星位置的是弗拉姆斯蒂德(John Flamsteed),他的《不列顛天圖》(Historia Coelestis Britannica)於1725年發表,內載恆星3,000顆,無論星數和精確度都超過前人,1729年還出版了他的星圖。德國天文學家阿格蘭德(F. W. A. Argelander)的《波昂星表》(Bonner Durchmusterung, 簡稱BD星表)內載亮於9等的恆星324,189顆,赤緯從+90°到-2°。1863年發表的《波昂巡天星圖》,無論完整性和可靠性上均遠超過以前的星圖。1886年在阿根廷的科爾多瓦天文台將BD星表擴展到赤緯-23°,1908年又擴展到-62°,1930年更擴展到南天極。該星表稱《哥多華星表》(Cordoba Durchmusterung),簡稱CD星表。1867年阿格蘭德建議德國天文學會編制能提供更精確的恆星位置的星表。通過國際合作,1912年完成了赤緯-18°的《德國天文學會星表》(AGK1星表)。在這時期,荷蘭天文學家卡普坦(J.C. Kapteyn)在開普敦用照相方法測定了45.4萬顆南天恆星的位置和星等,完成了《好望角照相星表》(簡稱CPD),包括赤緯-19°到南天極的星空。1924年用照相方法重新修訂AGK1星表,1951~1958年發表的新星表稱AGK2星表,為了提供恆星自行資料,漢堡天文台又編制了AGK3星表,1969年用磁帶形式發行。

天文圖表天文出版物

斯密生星表
1966年美國劍橋的斯密生天文台為了從照片上尋找人造衞星的位置,出版了《斯密生星表》(簡稱SAO),內載恆星258,997顆。同時還出版了SAO星圖(1968),共繪有260,000個恆星、星系和星雲。要精確測定大多數恆星的位置須根據少數已精確測定位置的恆星,列有這種精選出來恆星的位置和自行的星表稱為基本星表。1937~1938年出版了第三基本星表(FK3星表)。1963年出版了FK4星表,包含1,535顆恆星。完整的星表還應包含恆星的星等。為了研究銀河系結構,須知道一些亮星和暗星的精確星等,從而提出一項測定206個天區中有代表性恆星星等的計劃。1930年出版的《威爾遜山照相星等星表》(Mount Wilson Catalogue of Photographic Magnitudes in Selected Areas)就是該計畫的成果。為建立精確測光標準,現在還編制出三色和多色測光的光電測光星表。
亨利·德雷伯星表
1918~1924年出版的《亨利·德雷伯星表》(Henry Draper Catalogue)載有分佈在全天的225,300顆恆星的光譜資料,其補編則列出了133,782顆恆星的光譜(1925~1936)。1887年在巴黎舉行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決定編繪全天照相星圖。第一部照相天圖出版於1914年,這部稱為《富蘭克林-亞當斯星圖》(Franklin-Adams Charts)包含206幅星圖,極限星等為15等。帕洛馬天圖則發表於1954~1958年,極限星等為21等,其中包含935對星圖,每對中含有用藍敏底片和紅敏底片拍得的照片各一張。比較通俗的星圖有《諾登星圖》(Norton's Star Atlas,共有星圖8幅,包括肉眼能看到的恆星)、捷克斯洛伐克星圖(包括亮度到7.75等的恆星、星團、星系和射電源)和費倫貝格(Hans Vehrenberg)星圖(1962~1964)等。1964年出版的明亮星系表列出2,599個亮於13等的亮星系的位置、類型和星等。
星系和星系團表
茲威基(Fritz Zwicky)編的《星系和星系團表》(Catalogue of Galaxies and of Clusters of Galaxies)出版於1961~1968年,它記錄了照相星等達15.5等的31,350個星系和9,700個星系團。蘇聯天文學家編的《星系形態表》(Morphological Catalogue of Galaxies,1962~1968)則包含29,000個星系,還有5,000個暗星系的補充資料。《哈勃星系圖》(1961)共50幅,內有176個星系。《特殊星系圖》(1966)展示在200吋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上發現的338個天體。在光學波段以外的輻射源星表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分立射電源表1C、2C、3C、4C和5C。
朗倫照片
第一張標有月面特徵名稱的月面圖是朗倫(Michel Florent van Langren)於1645年製作的,他繪出月面上322個特徵(大部分是環形山)的名稱,但他的命名並沒被後人採納。現在的命名法來自意大利觀測家裏喬利(G. B. Riccioli)。到1909年已出現三張重要的月面照相圖:利克(Lick)天文台月面圖(1896~1897,根據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遠鏡拍攝的照片複製)、布拉格的韋內克(Ladislaus Weinek)編制的月面圖(1899,根據利克天文台和巴黎天文台拍攝的200張照片印製)以及洛維(M. Loewy)和皮瑟(P. Puiseux)的月面圖(包含80張巴黎天文台拍的放大照片)。柯伊伯(G. P. Kuiper)編的月面圖(1960)包含281幅放大照片。1967年完成的複合月面圖則是精選的照相正片組合而成。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是蘇聯「月球3號」火箭拍攝的。現在已有比月球正面還詳細的月球背面照相圖。1960年美國空軍的太空製圖和情報中心(ACIC)發起一個編制更大和更詳盡的月面圖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