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德軍

鎖定
天德軍,初名大安軍(一作天安軍),隸屬於唐關內道豐州,其兩處治所皆位於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陰山山脈南麓,與前套地區的振武軍為中晚唐時期(755年—907年)唐朝北方邊疆的重要軍事機構。安史之亂後,回鶻汗國一直未能對唐朝造成較大威脅,故而天德軍與振武軍的防禦任務不重,駐軍量也較西北地區的西套銀川平原少,主要是回鶻對唐朝威脅遠不如吐蕃嚴重。
天德軍置有都防禦使之職,因駐軍量是唐朝河套軍鎮中最少的一個軍鎮,實力也比河套東部平原的振武軍弱,一直也未能像振武軍一樣升格為節度。最早的天德軍節度使,始見於911年的五代後梁時期。
唐朝前期,河套內外駐防城羣體盡歸朔方節度使統管,後期駐防城羣體分別劃歸於靈鹽 、夏州 、天德軍和振武軍四個方鎮統轄,成為區域社會穩定的基石。 [1] 
中文名
天德軍
別    名
大安軍
隸    屬
唐關內道豐州
上    級
朔方節度使統管
地    址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陰山山脈南麓

天德軍歷史背景

天德軍唐天德軍

天德軍最初治所在北城(內蒙古烏梁素海土城子),749年張齊丘於可敦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温根鎮南狼山山區)置橫寨軍,同年,自中受降城遷安北都護府治所於此城,可敦城乃可賀敦城之誤,為突厥語皇后城之意。753年安思順與郭子儀奏棄橫塞軍,請於大同川以西築一城置軍為朔方根本,並擬以中受降、東受降城連振武軍為左翼,以西受降城連天德軍、定遠軍為右臂,作為東西一線的河套防禦體系,755年築畢置軍,唐玄宗賜名大安軍,為其軍鎮治所,即故天德軍城。不久因安史之亂,郭子儀奉調征討,只留老弱守此城,為燕將宋星星攻破,縱火焚燬,故將天德軍都防禦使遷駐西受降城,改名天德軍,臨時安置軍馬於永清柵(一作永濟柵,今內蒙古烏梁素海南岸),北城遂廢棄。 [2]  [3]  [4-7] 
813年由於河套氾濫,西受降城城南被黃河河水沖毀。天德軍都防禦使周懷義上表請修築,修費為21萬貫。圍繞着修城還是遷徙,官臣們發生了爭執。814年在李吉甫的建議下,因遷城費比起修城費要少得多,只留天德軍1千人守西受降城內城及月城,將餘軍及防禦使往駐天德故城,又以3萬餘家遷移至北城城內,此後,天德軍一直駐在北城,直到唐末。 [3]  [7] 
920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領軍攻天德軍城,節度使宋瑤投降,遼更其名為為應天軍,班師。不久,宋瑤復叛,阿保機再次出兵,俘宋瑤,遷其家屬及天德軍吏民於東陰山山脈的大青山南麓。因遼對經營後套地區頗感困難,不得不將其統治範圍向東收縮,將故豐州和天德軍治所遷至前套地區(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 [8-9] 

天德軍遼天德軍

916年遼置西南路招討司,920年豐州東遷後,為其治所,隸屬於西京道,此後又在豐州以遠設置了一些州、軍,形成了遼在西南地區的統治網。遼在該地也置有天德軍節度使,第一任節度使頹刺於983年在率兵出擊党項(時為定難節度使)時與其子戰死。儘管遼對河套統治範圍向東收縮,對西南防務方面也感到了困難。1122年在金兵的進攻下,遼天祚帝出京向西逃亡,曾反覆經過天德軍,其路線大致從今大同市經呼和浩特過漁陽嶺然後進入夾山。 [10] 

天德軍經濟

安史之亂後,回鶻汗國對唐朝威脅遠不如吐蕃嚴重,故而在中晚唐時期出現了北疆河套地區戰事反較西套的銀川平原少。在這種情況下,唐朝就看上了後套地區這裏廣袤萬里的良田以求發展農業,對經濟有很大發展。但後套地區距中原腹地懸遠人煙稀少,也是歷來唐朝免死配流之處,並以此來保證這裏一定數量的居民,因此這也是農業不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7]  後套地區佔據着相對優越的地勢條件與自然環境。以河曲外圍駐防城而言,前有賀蘭山,陰山山脈作為巨大的天然屏障,後有黃河天塹作為依託,山河之間土地平衍而肥沃,水利資源豐饒,自古受唐朝人好評,並反映了豐州城、西受降城、天德軍城等駐防城所處軍事地理條件與自然環境之適宜。 [2] 
天德軍地處回鶻汗國之要衝,也是草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唐朝在新宥州至天德軍設有新館11所,對使者南下夏州和靈州提供便利。
此外,由於回鶻汗國地處草原絲路的中心,作為絲綢之路的樞紐與中轉站,來自東、西方的商旅都要在這裏停留,因此從中獲利不少,並給予社會增加了鉅額財富。回鶻人以馬匹向唐朝換取絲綢,從而也就刺激了畜牧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此後興起了經商之風,足跡遠至契丹和中原地區,並且在那裏長住下來。大批粟特商人,來唐朝進貢的西方使者和到西域去的唐朝商旅和使節以此為中轉站,回鶻也便同時吸收東、西文化,為躋身到定居式民族行列起了重要作用。 [11] 

天德軍遺址

天德軍故天德軍城

故天德軍城的具體位置在今內蒙古額爾登布拉格蘇木北境,烏梁素海東側的土城子古城,1933年因洪水被淹沒在烏梁素海下,現已不能看到,據原住在該地老人,其城甚大,當地人稱之為土城子。安史之亂期間,該城被賊將宋星星所毀,因天德軍城瘡痰未復,遂移駐西受降城,所部兵馬安置在永清柵,即隋大同城(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北部烏梁素海南岸),直至814年,重建天德軍城,都防禦使遂回駐舊城。 [2]  [12] 
1976年考古隊在該地附近發現了一座唐墓,墓誌銘文記死者名王逆修,生前任天德軍防禦都虞侯,段後葬於天德軍城南原五里。張鬱在《內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刊載的《唐王逆修墓志銘考釋》 依據1976年的實地調查結果,首次確定烏梁素海東岸的土城子為故天德軍城遺址的具體所在。 [2]  [12] 
銘文記載了墓誌主人於823年因染疾放家人從良的事情,所放4人為51歲的漢婢張淨德,為前使金吾李大夫賞得,及其10歲女不弱;契丹婢蕃名信的鈴,此婢漢名王春燕,14歲,與墓主妻賈氏為女;男春子12歲,改名王昌鉉,與墓主第三子王昌鉷為弟。墓誌主人疾篤而釋放奴婢從良,意在積陰德修來世,又恐死後子孫反覆,請人將解放奴婢事預先記錄於自己的墓誌。若有放良糾紛,可讓原奴婢張淨德等掘出入葬墓誌為放免的依據去告官。 [13] 

天德軍永清柵

天德軍所屬的永清柵(或永濟柵),在天德軍城西南三里處隋大同城東北。遺址位於今烏拉特前旗額爾登布拉格蘇木境,烏梁素海東南,即土城子遺址西南1.5公里處。 [2] 
參考資料
  • 1.    《舊五代史·唐書三·莊宗紀一》
  • 2.    艾衝《論唐代河曲內外駐防城羣體的分佈及其對北疆民族關係的作用》唐史論叢第十輯,2008年
  • 3.    《元和郡縣圖志·卷四十一·關內道四·豐州》
  • 4.    《唐會要·卷七十三·安北都護府》
  • 5.    《新唐書·卷三十七·地理一·關內道·豐州》
  • 6.    《遼史·卷四十一·地理五·西京道·豐州》
  • 7.    黃大宏《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考異一則辮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1期。
  • 8.    《遼史·卷二·本紀二·太祖下》
  • 9.    樊文禮《遼代的豐州天德軍和西南面招討司》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03期
  • 10.    黃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鎮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19卷第2輯
  • 11.    陳俊謀《試論回鶻路的開通及其對回鶻的影響》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第02期
  • 12.    王北辰《內蒙古後套平原的兒個歷史地理問題》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89年第05期
  • 13.    趙振華《唐代奴僕林存古墓誌研究》遠方出版社,2006年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