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山針茅

鎖定
天山針茅(Stipa tianschanica Roshev.)主要分佈於新疆地區。
中文名
天山針茅
拉丁學名
Stipa tianschanica Roshev.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針茅屬
天山針茅

天山針茅形態特徵

天山針茅
天山針茅(5張)
稈高17-23釐米,具2-3節,無毛或在節的下部具柔毛,基部宿存枯葉鞘。葉鞘無毛,短於節間;基生與稈生葉舌長約1毫米,邊緣被短柔毛;葉片縱卷如針狀,基生葉長為稈高1/2-2/3。圓錐花序緊縮,長約5釐米,基部為頂生葉鞘所包;小穗淺綠色;穎披針形,先端長漸尖,3脈,兩穎等長或第一穎稍長,長約2.7釐米;外稃長7-8毫米,具條狀毛,頂生1圈短毛,基盤尖鋭,長約2毫米,密生柔毛,芒一回膝曲扭轉,芒柱長約1.2釐米,芒針長6-7釐米,具長約5毫米的羽狀毛;內稃與外稃近等長,具2脈,脊上具柔毛。花果期6-7月。

天山針茅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海拔2100-2600米的幹山坡和礫石堆上。

天山針茅分佈範圍

產甘肅、青海(海西州)、新疆。模式標本採自天山。
接近戈壁針茅(var. gobica)與石生針茅(var. klemenzii),但外稃先端具毛環;比後兩種針茅分佈更偏西和生於較高的山坡上。

天山針茅主要價值

各種牲畜都喜歡採食,由於植株矮小,產量不高。 [1] 
8.天山針茅(擬)
8a.天山針茅(原變種)
稈高17-23釐米,具2-3節,無毛或在節的下部具柔毛,基部宿存枯葉鞘。葉鞘無毛,短於節間;基生與稈生葉舌長約1毫米,邊緣被短柔毛;葉片縱卷如針狀,基生葉長為稈高1/2-2/3。圓錐花序緊縮,長約5釐米,基部為頂生葉鞘所包;小穗淺綠色;穎披針形,先端長漸尖,3脈,兩穎等長或第一穎稍長,長約2.7釐米;外稃長7-8毫米,具條狀毛,頂生1圈短毛,基盤尖鋭,長約2毫米,密生柔毛,芒一回膝曲扭轉,芒柱長約1.2釐米,芒針長6-7釐米,具長約5毫米的羽狀毛;內稃與外稃近等長,具2脈,脊上具柔毛。花果期6-7月。
產甘肅、青海(海西州)、新疆。多生於海拔2100-2600米的幹山坡和礫石堆上。模式標本採自天山。
各種牲畜都喜歡採食,由於植株矮小,產量不高。
接近戈壁針茅(var. gobica)與石生針茅(var. klemenzii),但外稃先端具毛環;比後兩種針茅分佈更偏西和生於較高的山坡上。
8b.戈壁針茅(變種)圖版66:1-5
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外稃頂端光滑,不具毛環。
產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河北。多生於海拔300-4550米的石礫山坡或戈壁灘上。模式標本採自蒙古。
荒漠草原的1種寶貴牧草,唯植株矮小,分佈星散,產草量不高。
8c.石生針茅(變種)
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其外稃長10毫米,頂端光滑,不具環毛;芒針長10-15釐米。
產內蒙古。常生於海拔1450米左右的礫石質山坡上。在東西伯利亞和蒙古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蒙古。
各種牲畜均喜食,由於植株不高,分佈,較少,在放牧飼料中的作用不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