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寧寺三聖塔

鎖定
天寧寺三聖塔,時名長壽寺,唐代改名為大雲寺,並在寺後建木樓閣,金大定年間(1161~1189年),更名為天寧寺 ,並在唐木樓閣處修塔。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博物館,天寧寺三聖塔創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天寧寺始建於隋代(581~618年),已毀,存有塔。 [1]  [4] 
天寧寺三聖塔為密檐疊澀式磚塔,總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方形基座佔地140多平方米,邊長12.24米,高6.5米,其上置邊長8.6米須彌座,承託着十三層密檐式塔身。第一層塔身四面設門,門兩邊施隱窗。以上各層高度由下向上逐層遞減,寬度也逐級收斂,使整體外輪廓呈拋物線形。塔剎由相輪、寶瓶和寶珠組成,剎頂為一小寶塔,相輪式剎座,上置寶珠。 [1-2] 
1984年,沁陽市人民政府將寺院舊址闢為沁陽市博物館。 [4]  2001年6月25日,天寧寺三聖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天寧寺三聖塔
地理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博物館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14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編    號
5-0341-03-14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天寧寺三聖塔歷史沿革

天寧寺三聖塔創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
天寧寺始建於隋代(581~618年),已毀,存有塔。 [1] 

天寧寺三聖塔建築格局

天寧寺三聖塔為密檐疊澀式磚塔,總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方形基座佔地140多平方米,邊長12.24米,高6.5米,其上置邊長8.6米須彌座,承託着十三層密檐式塔身。第一層塔身四面設門,門兩邊施隱窗。以上各層高度由下向上逐層遞減,寬度也逐級收斂,使整體外輪廓呈拋物線形。塔剎由相輪、寶瓶和寶珠組成,剎頂為一小寶塔,相輪式剎座,上置寶珠。三聖塔外觀仿唐,內部結構似宋。石造基座內為雙環體壁,兩壁中間設迴廊走道。內環中心為雙層心室,塔身一至九層,各層均有心室。各心室四壁,或開設佛龕,或開設與上下相通的洞門甬道。塔內是豎井式的方形通道,通道直至第九層,從九層外部攀沿而上,才可以登上十三層頂,這是取“九霄雲外”之意。從進入塔門到達塔身第九層,要通過九平、九轉、九豎的“三九”通道,每個九的長度恰好相等。 [1]  [2] 

天寧寺三聖塔文物遺存

天寧寺三聖塔內保存有金代(1115~1234年),建塔題記“舜都棲巖寺髑髏和尚銘”和一佛二菩薩石刻造像六處。 [2]  [4] 

天寧寺三聖塔文物價值

從外觀看,天寧寺三聖塔的基座用青石砌面,給人以穩固之感。磚造塔身,通體呈土色。鐵鑄剎頂,又給人以堅不可摧的感覺。尤其是在用磚上,不論是壘砌塔身的條磚,建造氣窗、風洞的拱磚,各層密檐的菱角牙子磚,安置在四角的大方磚、三角形磚、抹角磚,全是按照設計事先燒製而成。所以有“三聖塔,地接天,壘塔不用刀砍磚”的説法。三聖塔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沁陽古代文明的象徵。 [1] 

天寧寺三聖塔保護措施

1984年,沁陽市人民政府將寺院舊址闢為沁陽市博物館。 [4] 
2001年6月25日,天寧寺三聖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天寧寺三聖塔旅遊信息

天寧寺三聖塔地理位置

天寧寺三聖塔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博物館。 [2] 

天寧寺三聖塔交通路線

從沁陽市坐車至沁陽市博物館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