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地氣交

鎖定
泛指天氣和地氣的交會。《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王冰注:“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由是則天地氣交也。”張志聰注:“天地氣交,陽氣施化,陰氣結成,成化相合,故萬物華實。”
中文名
天地氣交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泛指天氣和地氣的交會

目錄

天地氣交解讀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指出夏天三個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氣與地氣上下交合,萬物也就開花結果了。
天地氣交的實質是天地人本源於一氣,天人合一最重要的體現也是合於“氣”。《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提出“氣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曰:何謂氣交?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氣交皆指求氣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氣分佈到不同領域的結果,因而是可以認知和掌握的。“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即,人與萬物,生於天地氣交之中,人氣從之則生長壯老已,萬物從之則生長化收藏。人雖有自身特殊的運動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闔闢往來,是與天地萬物相同、相通的。
《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此過程為天地氣交。對“氣交”實質的理解應當立足於《周易》宇宙全息論,“氣交”的過程是天地之能量與信息的相互交換。“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地氣上而為雲,天氣下而為雨。”天地之相交而形成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四季更替變遷,如環無端。天地是一大宇宙,人體是一小宇宙,“氣交”是連接陰陽之氣相互消長平衡的樞紐,陰陽亦需要“氣交”方能化生萬物。《素問·決氣》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故“氣交”亦為生命形成的必備條件。

天地氣交中醫應用

天地氣交與臟腑氣機升降
在宇宙間,天地陰陽之氣相互交感,“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表現為“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素問·天元紀大論篇》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素問·六微旨大論篇》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表明大自然存在着天地陰陽之氣相交。
道法自然,天人相應,“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因此,“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人與自然界是相通的,在天地之氣的升降運動中,人與萬物共存在於“氣交”之中,人體之氣機,無不應天地之氣升降而升降,故《素問·六微旨大論篇》説:“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故於人體而言,臟腑之氣在不停地升降運動着。腎屬坎水(腎陰)內藴坎陽(腎陽),在腎間動氣(命火)的發動下,坎中一陽温升。其中腎陽暖土煦木,腎陰涵養肝木。在中土樞軸的轉動下,肝脾温升,肺胃涼降。心屬火(內含心陰),心陰下蔭,戊土得潤,胃土和降。心陽下煦,肺金不涼,始能順降。如此,在腎陽命火的發動下,中土樞軸轉動,肝脾温升而心肺涼降,共同完成臟腑的升降功能,從而完成人體的氣血升降運動。臟腑的升降運動表現為肺之宣發肅降,肝之升發疏泄,心之曲運神機,脾之運化精微,腎之潛藏蒸騰,胃之受納下降,大小腸之泌別利導,三焦和膽之宣泄決瀆,膀胱之氣化行水等。從臟腑之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係上,又有脾主升胃主降,肝主升肺主降,腎主升心主降,肝主升膽主降等。
人體之氣血和暢,陰陽交泰,生生化化,品物鹹章,無不依賴於臟腑升降運動的正常。若臟腑氣機升降運動處於動態平衡,則能抵抗病邪侵襲,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素問·六微旨大論篇》曰:“四者之有,而貴常守。”若升降失職,則陰陽失衡,無所謂生化,百病由生。故《醫學求是》曰:“明乎臟腑陰陽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領。”
生命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沒有不運動的生命,也沒有不運動的物質。《內經》氣交學説對《周易》氣交理論作了重要的發展,在《周易》天地氣交理論的基礎上創立了人體氣機升降學説,氣機升降出入運動指的是氣的交感作用,升降出入運動是維持人體內外環境平衡的保證;升降與出入配合,共同完成升清降濁的作用。有升必有降,無出亦無入,升降是體內裏氣之間的聯繫,出入則是裏氣與外氣的交接,有出入才能保證體內外環境的統一,從而維持着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1-4]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第二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4月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素問譯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12月
  • 3.    陳丹純、孫維峯,《黃帝內經》“氣交”理論之探討,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年5月第36卷第5期,481頁.
  • 4.    楊坤傑、魏雅川,中醫氣交理論探微,遼寧中醫雜誌,2006年第33卷第1期,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