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台山風景區

(信陽天台山景區)

鎖定
天台山風景區(walk into TIANTAI mountain),河南省信陽市的風景區。 [1] 
中文名
天台山風景區
外文名
walk into TIANTAI mountain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天台山風景區地理概況

“誰壘層台着此岑,洪蒙天造到如今。盤懸仙掌朝承露,泉注瑤池旱作霖。雪立中天成玉柱,風回石籟振金鈴。到來絕頂援琴鼓,萬壑千崖得我心。”前人的這首《遊天台懷感》,把天台山的綺麗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更有明代李贄“朝來雲雨千峯閉,恍惚仙人在上頭”的著名詩句,把天台奇景推入了仙境。天台山位於新縣西南部,距縣城約40公里,主峯海拔817米,為豫南鄂北名山,史稱“淮南第一峯”。
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天台山原名烏龍頂。因其形似樓台,另有三峯參差屹立,與主峯並稱伯台、仲台、叔台、小台,故明初改稱天台山。此山如刀削斧劈,由803級石階組成的登山小徑,似千仞雲梯,倚陡壁懸空而掛。沿途獅草競爭,野竹橫生,古藤如織,蒼松倒掛,驚風掠巖,白雲繞崖。小徑經離垢、息緣、達天三門而至峯頂,謂登上天台,可離人間污垢,息紅塵俗緣,達天堂,入仙境,其樂無窮。

天台山風景區主要看點

四台奇景,美不勝收。
告天爐
此乃入山第一景。一進山門,迎面一柱奇石,狀如蘑菇,高兩米有餘。三人合圍的石柱上,渾然天成地托起一塊石冠,上面約有五平方米大小。平面東側,書着“告天”兩個大字。過去,朝山者至此便頂禮膜拜,禱告蒼天,祈求賜壽降福。然而石柱上卻刻着:“天心我一心,告天猶告我。終朝對此山,默默自印可。”此詩充滿禪機,彷彿在催人頓悟。
金龜探海、天然佛像
駐足太陽仙洞,向東望去,一峯峭然而立(叔台),頂端一巨石向南伸出,恰似一龜探頭瞰視,其口、鼻、眼清晰可辯,前方山谷林海蒼蒼,雲海茫茫。是為“金龜探海”。“金龜”下方,累累層石錯落有致,形成一尊天然大佛頭像。“石佛”慈眉善目,面容安詳,一副看透紅塵雲煙的神態。
坐忘台、鳴琴處
入離垢門,迎面石屏上書着斗大的“伯台”二字。左近,有約二米見方的方石,此為“坐忘台”。遊人在此小憩,背靠伯台,面對雄奇挺秀的仲、叔、小三台,頓覺萬慮俱消,心胸曠達。坐忘台後上方,書有“鳴琴處”三字,想古人在此鳴琴,奏高山流水,賞清風明月,必有心神俱寧,飄飄欲仙之感。詩曰:“崖上雲相逐,誰是坐忘者。習靜此山中,世外任瀟灑。”
卧龍洞
“龍卧洞雲閒,抱驪與世絕。豈忘行雨心,且任泉聲咽。”天台山的奇麗風光,引得神龍在此築洞安家,與世隔絕,連行雲施雨的本職工作也置之腦後,哪還管他泉聲鳴咽呢!此洞位於坐忘台左側。
作霖池
作霖池毗鄰卧龍洞。懸崖下兩方池水清澈見底,四秀不竭。池水本可化作甘霖,造福人類,卻亦為老龍所據。有詩為證:“池中有老龍,卧此忘春冬。誰倩池中水,飛灑遍提封。”
抱奇窟
作霖池往前,崖上一巨石突出,擋住去路,巨石下方僅餘一縫,可容一人爬過。貼石壁走寬不盈盡小徑數步,即到抱奇窟。但見兩塊方石從絕壁中斷出,欲飛身下崖,恰被上下崖體卡住。有詩讚曰:“抱奇亦何為,可似荊山璞。寧老萬山中,勿運匠石琢。”方石後有洞深丈餘,人胸背貼石,匍匐而入,洞盡頭從絕壁腰際開一口。探頭而出,白雲指面,驚鳥掠發,下視萬丈深淵,令人心驚肉跳。
一線天、風雷洞
離垢門右行不遠,山體裂一石縫,深約20米,高10餘米,容人側身前行,即為“一線天”。“一線天”盡頭,有洞分五層,貫風作響,其聲如雷,此即“風雷洞”。
太子洞
位於伯台西南峭壁中段,無路可通,需垂繩而下,方可到達。據道士李信平介紹,此洞有七間屋大小,曾是唐高宗第六子,章懷太子避難之所。
試心石
伯台峯頂西角,有巨石從山體切出一米左右,名“試心石”。石長約5米,寬米餘。相傳,熱戀中的男女,敢不敢從山體躍上此石,可測出是否心誠、堅貞。但下臨百米深澗,勸君切莫試跳,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了心關、留月岩、賓陽壁
仲台、叔台,似原為一體,卻被一刀劈為兩半,那切口形成一道石門,寬兩米,高十米,是為“了心關”:“了心一何期,一了一切了。疇能度此關,閒坐聽啼鳥。”關右石壁,為“留月岩”,遊人夜半依壁觀月,清輝滿目,幽情頓生。有詩記此:“明月照空山,山空月自住。清輝夜半發,欲去仍回顧。”關左北側有“賓陽壁”,此壁終歲見太陽之日可數,故曰:“日去扶桑東,偶此成賓主。纖陰不暫停,堪與神明伍。”
撫松巖
叔台峯頂南端,“金龜探海”石縫中,生一奇松,高不逾丈,胸徑近尺,裸根曲突,鐵幹虯枝,蒼勁挺拔,傲立於絕壁之上。巖下書“撫松巖”三字,字旁有詩:“巖上有孤松,興來時一撫。聊同五柳翁,閒作三徑主。”
披雲峯
即小台,位於仲台北側。其上怪石聳立,如公雞向西啼鳴。“雞”下方石上刻有“小台”二字。石上亦刻有一詩:“雲散彌蒼穹,雲歸仍太空。披雲誰氏子?獨立向長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