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使墜落在哪裏

(2014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天使墜落在哪裏》是2014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路內 [1] 
中文名
天使墜落在哪裏 [1] 
作    者
路內
出版時間
2014年4月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頁    數
330 頁
ISBN
9787530213537 [1] 
定    價
36 元
裝    幀
平裝

天使墜落在哪裏內容簡介

路內口碑力作 “追隨三部曲”完結篇
獨有的路內式幽默與詩意,披着幽默外衣的黑色與傷感,在你微笑的時候,不經意地擊中了你堅硬或是柔軟的心。《天使墜落在哪裏》既有了新的語言變化,也繼續保持了路內式的幽默與詩意。 [1] 
如果説美國有塞林格與《麥田裏的守望者》,日本有村上春樹與《挪威的森林》,中國二十世紀有王小波的王二,或者可以説,我們一個路內的路小路
我是路小路,我在這裏
我不是局外人,我不是站在外面,不是站在街邊
我像是一個不小心闖了紅燈、站在路中央觀望着這個時代的人
有時候覺得看到的東西很可笑,有時候覺得自己站在那兒很可笑
你可以説我很快樂,我也確實沒什麼不快樂,但我總覺得缺 少點什麼
我心裏有個柔軟的地方,也曾生出過堅硬的力量,但我還沒明白這股力量要去向何方,你已經到了美利堅的黃金海岸
我其實覺得這生活真他媽的還湊合,但我如果就此一生,我會罵娘
我想有神明降臨,結果他們告訴我,我就是天使,即便已墜落此地,我還是天使
我想過離開這裏,我想趕在討厭自己之前喜歡自己
我想逆世生長,儘管我可能只是繞了一個圈 [1] 

天使墜落在哪裏作者簡介

路內:1973年生,現居上海。最好的七零後小説家之一,曾獲《智族GQ》年度人物之2012年度作家,於《收穫》《人民文學》連發五部長篇小説的七零後作家。著有“追隨三部曲”(《少年巴比倫》《追隨她的旅程》《天使墜落在哪裏》),以及《雲中人》《花街往事》。本書是其“追隨三部曲”的終篇。 [1] 

天使墜落在哪裏圖書目錄

序章
第一章 謬種
第二章 少女
第三章 棄兒
第四章 人質 [1] 

天使墜落在哪裏叢書信息

新經典文庫·路內作品 (共3冊), 這套叢書還有 《少年巴比倫》,《追隨她的旅程》 [1] 

天使墜落在哪裏書評

時隔五年,小説家路內出版了他“追隨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天使墜落在哪裏》,在完成了前兩部作品《少年巴比倫》和《追隨她的旅程》後,路內這樣形容他對“追隨終結篇”的期許:“我想,應該放一放,這次不是放熟,是放陌生,把之前的那種套路忘記。”如今,戴城青年路小路再度歸來,似曾相識,卻又令人耳目一新。
“我活在一個賴賬的年代裏。”小説開頭,主人公路小路自白。時間推移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美式炸雞店出現、電腦手機開始流行,在政治和資本的籠罩下,遍地黃金,也遍地陷阱。社會成長得比人快,這咄咄逼人的一切,脅迫着戴城青年路小路和他的夥伴們在時代中茫然前行,有的人自暴自棄,有的人選擇遠走,也有的人莫名其妙地被命運寵幸。與路小路終日廝混在一起的農藥廠三劍客中,北京人小蘇温文爾雅,帶有濃重的“異鄉人”色彩的他原本與灰濛濛的戴城格格不入,卻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相處之道,在人們都以為小蘇是處男的時候,他和突然出現的研究生女友領證結婚,回了北京,老楊和路小路一樣是國營農藥廠的子弟,念過大學搞過營銷,心思活絡算是“弄潮兒”的代表,他最終洗心革面去上海發了財,只剩下碌碌無為的路小路留在戴城,他像是個沉默的善後工作者,先安頓好小蘇養的京巴狗,又把老楊在福利院認養的孤兒戴黛送去美國,路小路活得並不輕鬆,可他既不反抗,也不麻木,在掙扎中與戴城休慼與共,有戲謔,也有傷感。路內在談起寫作時説“這個時代一邊前進,一邊把後面的遺蹟清掃得乾乾淨淨,我是想給被清掃乾淨的場景樹碑。”小説中的路小路,就是這樣的一個樹碑的人。 [2] 
在故事的末尾,素來懶散的路小路突然產生了莊嚴的情緒,他和寶珠並肩走在戴城的鐵軌上,在日光燈的映照下,他覺得眼前這個女人像個天使,從童年時代姍姍而來,要俯身將他拉上天堂。路小路遇到過的女人不少,“天使”也在小説中出現過好幾次——路小路在火車上遇到揹着吉他的女人,唱的是鄭智化的《墮落天使》;孤兒戴黛在遊樂園見到長着翅膀的人偶,小蘇便告訴他那是天使;老楊外出討債遇上洪水,有個姑娘划着浴盆給他送吃的來,困境中他也覺得她聖潔可愛得宛如天使。在荒蕪的境遇下絕處逢生,天使就如同某種詩意的寄託,王小波説“一個人擁有今生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路內視王小波為偶像,在他的文字世界裏,許多像路小路一樣的人們精疲力竭地在大時代裏東奔西走,他們的今生本身就是殘缺的,充斥着荒誕、矛盾和自我懷疑,但他們仍舊把“天使”掛在嘴邊,相信宗教和神明,似乎天使在,活着就不再是一件慘淡的事。 [2] 
本雅明曾在《歷史哲學論綱》中提出“新天使”的概念,他説:“天使的臉朝着過去,他看到的是一場單一的災難,這場災難將殘骸拋棄在他面前,天使想停下來喚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補完整,可是吹來一陣風暴,無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未來,這場風暴就是我們所稱為的進步。”進步的巨輪碾軋而過,連天使亦無能為力,路小路的青春結束了,路內也迎來他的四十歲,他承認自己的身上有路小路的影子,羅蘭巴特將小説視為一次死亡,它把生命變成命運,把記憶變成有用的行為,這是一種只有在社會的注視下才能完成的轉變,作者路內藉着主人公路小路,紀念這個賴賬的年代,而天使究竟墜落在哪裏?天使藏匿在平凡的歲月中,在呼嘯而去的青春裏,誰都有可能成為誰的天使。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