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媽祖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

鎖定
媽祖,亦稱“天妃”“天后”,俗稱“海神娘娘”,是傳説中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 [30] 
媽祖,原名林默 [27-28] 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 [32]  父母信佛,夢觀音賜藥而生之。八歲從師,十歲信佛,十三歲習法術。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漁民而不幸遇難,年僅28歲,盛裝登山石“昇天”為神。當地居民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立廟奉祀,稱“通賢靈女”。宋、元、明、清歷代均有褒封,清封“天上聖母”。 [14]  [29] 
中國沿海各地的漁民和航海者都把媽祖奉為海上保護神,北起丹東、秦皇島、天津、煙台,南到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香港、澳門等地,都建有天后宮。全世界共有媽祖廟4000多座,分佈在日本、美國、朝鮮、菲律賓、越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説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廟。 [40]  據奉祀媽祖之廟內雕塑來看,媽祖形象為頭戴冕旈、身着霞帔、手執如意,其神威顯赫,雍容端莊。 [15] 
全    名
媽祖
別    名
娘媽 [33] 
天妃 [33] 
天后
天上聖母
所處時代
宋朝
出生地
福建莆田 [32] 
出生日期
960年(三月廿三)
逝世日期
987年(九月初九)
本    名
林默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形象身份
傳説中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

媽祖歷史淵源

媽祖是從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發展過程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成為閩台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35]  。媽祖的原型是一位叫林默的普通漁家女。她出生於北宋時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畔一個小漁村,當地人也稱呼她林默娘。這位林默娘自幼聰明穎悟,記憶力強,能過目不忘。據有關資料顯示,媽祖極有可能是唐宋時代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蜑人(疍民)。 [36-37] 
疍民崇拜媽祖,凡有疍民漁船聚泊的港口,其附近都建有天后廟。早些時候,漁民們在海上漂泊,以船為家,所以每隻船上都供有媽祖神像,漁民或商人下海遠航時,必然到媽祖神像前擺上祭品、焚香禮拜、祈求平安,漸成一種慣例。在古代,航海技術不發達,在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往往很難預防變幻莫測的惡劣氣候帶來的災難,於是便企盼得到神靈保佑。千百年來,漁民們都深信着一位“海上女神”,深信她能踩席渡海,護佑自己海途一帆風順,深信她能力挽狂瀾,救己於危難。她,便是四海共仰的“航海保護神”——媽祖。 [38-39] 
“媽祖”的名稱起源於福建閩南地區,所以閩南的媽祖信俗十分廣泛,閩南媽祖分靈廟的數量當在幾百座 [41]  。祭祀媽祖的廟有多種名稱,有“媽祖廟”“天后宮”“天妃宮”“娘娘殿”“天母宮”“聖母廟”等。後來隨着福建人口的外遷與水上交通的輻射,媽祖信仰和媽祖文化被傳播到全國各地 [39]  。廣東潮汕地區媽祖文化興盛,目前共有祭祀媽祖的場所超700處,因為當地居民較多從事海洋生產而由此產生的海神信仰。 [42] 
廣西北海疍家人有祭海民俗,漁民出海前都要到北海媽祖廟來求媽祖保佑他們一帆風順,這就形成了傳統的祭海習俗,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43]  。媽祖在古時候隨閩粵一帶漁民傳播到海南島,海口、澄邁、三亞一帶,廣大漁民普遍信奉媽祖,每一個漁港都設有媽祖廟(天后宮)等,漁民出海之前必來拜祭,以求平安。 [44] 
到了清朝,隨着“下南洋”風氣的興起,出洋過番的人也成為了媽祖的“追隨者”--為了自己能夠平安到達東南亞,他們也會在出海之前祭拜媽祖。而隨着華僑不斷外出,媽祖文化也隨之遠傳。時至今日,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東南亞各國之外,像法國、加拿大、比利時等地均有媽祖廟。現今,媽祖信俗擁有2億多信眾和5000多座媽祖廟。 [42] 

媽祖文獻記載

宋朝時期,《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記載:“郡城東寧海之旁,山川環秀,為一方勝景,而聖墩祠在焉。墩上之神,有尊而嚴者曰王,有哲而少者曰郎,不知始自何代;獨為女神人壯者尤靈,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於本嶼。聖墩去嶼幾百裏;元祐丙寅歲,墩上常有光氣夜現,鄉人莫知為何祥。有漁者就視,乃枯槎;置其家,翌日自還故處。當夕遍夢墩旁之民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實所憑,宜館我於墩上。’父老異之,因為立廟,號曰聖墩。歲水旱則禱之,癘疫祟則禱之,海寇盤亙則禱之,其應如響。故商舶尤藉以指南,得吉卜而濟,雖怒濤洶湧,舟亦無恙。寧江人洪伯通,嘗泛舟以行,中途遇風,舟幾覆沒,伯通號呼祝之,言未脱口而風息。既還其家,高大其像,則築一靈於舊廟西以妥之,宣和壬寅歲也。越明年癸卯,給事中路允迪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沖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因詰於眾,時同事者保義郎李振,素奉聖墩之神,具道其詳。還奏諸朝,詔以‘順濟’為廟額。”(此文主要描述媽祖各種顯靈傳説,以及信眾為其立廟。)《夷堅志·卷九·林夫人廟》記載: “興化軍境內地名海口,舊有林夫人廟,莫知何年所立,氣宇不甚廣大,而靈異素著。凡賈客入海,必致禱祠下,求杯珓,祈陰護,乃敢行。蓋嘗有大洋遇惡風而遙望百拜乞憐,見神出現於檣竿者”(在興化境內名叫海口的地方,原來有座林夫人廟,不知建於何年。祠宇雖然不大,但該神一向以靈驗著稱。凡是來往於海上的客商,都要先到林夫人廟占卜禱告,祈求保佑後才敢出海。據説有人在大洋中遇到險風惡浪時,曾經向空中跪拜哀告,乞求林夫人顯靈。果然看到一位女神降於篷船的桅杆之上,化險為夷。) [16]  莆陽比事》記載:“湄洲神女林氏,生神異,能言人休咎,死廟食焉。”(媽祖籍貫是湄洲,生前能言人吉凶禍福。) [17]  鹹淳臨安志·卷七十三·祠祀三·外郡行祠·順濟聖妃廟記》記載:“神莆陽湄洲林氏女,少能言人禍福,歿,廟祀之,號通賢神女,或曰龍女也。” [18]  《仙溪志·卷五·三妃廟》記載:“本湄洲林氏女,為巫,能知人禍福,歿而人祠之。” [19] 
元朝時期,《四明續志·卷九·祠祀篇》引《天妃廟記》:“神姓林氏,興化莆田都巡君之季女,生而神異,能力拯人患難。室居,未三十而卒。宋元祐間,邑人祠之,水早癘疫,舟航危急,有禱輒應。”《元史·祭祀志》記載:“惟南海女神靈惠夫人,至元中,以護海運有奇應,加封天妃神號,積至十字,廟日靈慈。”
清朝時期,《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八》引《金台紀聞》 :“天妃宮,江淮間濱海多有之。其神為女子三人,俗傳姓林。所祀者,海神也。元用海運,故其祀為重。”《莆田縣誌》記載:“康熙二十年,舟師南征大捷,提督萬正色以妃靈有反風之功,聞於朝。詔封昭靈顯應仁慈天后,遣官致祭。”《陔餘叢考·卷三五》記載:“張學禮《使琉球記》又云天妃姓蔡,閩海中梅花所人……吾鄉陸廣霖進士雲:台灣往來,神蹟尤著,士人呼神為‘媽祖’。倘遇風浪危害,呼‘媽祖’,則神披髮而來,其效立應。若呼‘天妃’,則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時刻。媽祖雲者,蓋閩人在母家之稱也。” [20] 

媽祖文化特色

  • 褒封稱號
媽祖褒封稱號
朝代
封號
宋朝
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賜“順濟廟額”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宋高宗封“靈惠夫人”
紹興三十年(1160年),宋高宗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乾道二年(1166年),宋孝宗封“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淳熙十二年(1184年),宋孝宗封“靈慈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紹熙三年(1192年),宋光宗詔封“靈惠妃”
慶元四年(1198年),宋寧宗封“慈惠夫人”
嘉定元年(1208年),宋寧宗封“顯衞”
嘉定十年(1217年),宋寧宗封“靈惠助順顯衞英烈妃”
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
寶祐二年(1254年),宋理宗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寶祐四年(1256年),宋理宗封“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
開慶元年(1259年),宋理宗封“顯濟妃”
景定三年(1262年),宋理宗封“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元朝
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封“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封“護國明著天妃”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封“護國顯佑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1299年),元成宗封曰“輔聖庇民明著天妃”
延佑元年(1314年),元仁宗加封“護國庇民廣濟明著天妃”
天曆二年(1329年),元文宗封“護國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惠宗(元順帝)封“輔國護聖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明朝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思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安定慈惠天妃”
清朝
康熙十九年(1680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上聖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聖祖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清高宗封“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羣生天后”
清乾隆三年(1738年),間晉封媽祖為“弘仁普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天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天后”
嘉慶五年(1800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天后”
嘉慶十九年(1814年),清仁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天后”
道光六年(1826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宣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咸豐二年(1852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天后”
咸豐三年(1853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天后”
咸豐五年(1855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天后”
咸豐五年(1855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衞漕保泰天后”
咸豐七年(1857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羣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衞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
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時,“經禮部核議,以為封號字號過多,轉不足以昭鄭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光緒元年(1875年),加封敷仁。
現代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全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和全人類共同精神財富。
參考資料: [1]  [3]  [10] 
  • 媽祖信俗
媽祖信仰習俗簡媽祖信俗2021年11月,媽祖信俗入選“福建文化標識”。 [10] 
媽祖信俗規模
地區
規模
中國
中國大陸,媽祖廟分佈在22個省市的450個縣主要福建莆田就有316處之多;海南約有200多座,香港有57座,澳門現有媽祖廟10座 [3]  ,台灣地區媽祖宮廟5000多家、媽祖信眾1600多萬人。 [4] 
中國之外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從湄洲媽祖祖廟直接或間接分靈的媽祖宮廟近萬座,遍佈五大洲4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亞洲19個國家和地區,歐洲,美洲各有8個國家,非洲和大洋洲亦各有6個國家。 [11] 
國外媽祖廟宇較密集的地區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其他分佈於美國、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柬埔寨、文萊、印度、朝鮮、挪威、丹麥、加拿大、法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新西蘭及南非、毛里求斯等地。
北美洲:美國檀香山、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德克薩斯、夏威夷等地,以及加拿大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地建有媽祖廟,為當地華人社團及部分當地民眾所信仰,保留了天后聖誕節等民俗。
南美洲:巴西聖保羅、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都建有媽祖廟,華人與當地部分民眾傳承了媽祖的崇拜儀式與風俗。在墨西哥,明代時就有天后的傳説流傳。
大洋洲:澳大利亞悉尼建有媽祖廟,華人傳承了媽祖崇拜習俗。
西亞與非洲:沙特阿拉伯、南非開普敦等地建有媽祖廟,為華人與當地部分民眾信仰。
歐洲:法國巴黎“真一堂”供奉媽祖,稱媽祖為國際和平女海神。 [3] 
  • 信俗名錄
項目
信俗內容
圖片
媽祖回孃家
媽祖回孃家”是一種信俗活動,意即尋根問祖,其特點為祭祖與祭媽祖合二為一,是海內外各媽祖宮廟護送本宮媽祖聖像到賢良港天后祖祠朝聖、進香的一種祭祀儀式,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2007年9月賢良港“媽祖回孃家”信俗活動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1]  春祭儀式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舉辦 [15]  ,秋祭在農曆九月初九媽祖昇天紀念日舉辦。 [22] 
繞境巡安
“繞境巡安”信俗活動的寓意是通過媽祖出遊繞境來“掃蕩妖氛”,庇護合境黎民平安昌盛。最典型的是湄洲島的媽祖金身巡遊,從農曆正月初八北埭文興宮開啓的祖廟請香,到農曆正月十四晚東蔡村上英宮恭送媽祖金身迴鑾(宮下村上興宮比較特殊,是正月廿九抬該宮的媽祖神像巡遊)。繞境巡安時,沿途信眾夾道跪拜、焚香叩首,並把錢幣折成花式,為媽祖“掛脰”。整個活動中還展示擺貢品、耍刀轎、遊燈、媽祖過鄉、擺棕轎、乩童踩火、乩童轉祖廟、乩童吃花、送媽祖上宮等媽祖信俗。 [23] 
媽祖傳説
媽祖傳説是媽祖信仰文化形態。在古代航行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媽祖傳説》給航海人以精神力量,鼓舞着人們戰勝惡劣的自然條件。從宋、元、明、清各個時代,文人筆記、地方史冊都記載了大量的媽祖傳説。 [3] 
媽祖傳説 媽祖傳説
謁祖進香
“謁祖進香”是一項媽祖信俗活動世界各地的媽祖廟從湄洲媽祖祖廟恭請媽祖神像和取香灰的儀式分別稱為“分靈”和“分爐”,與之相對應的信俗是“謁祖進香”,也稱為“媽祖回孃家”。謁祖進香活動可簡可繁,簡單的只需捧媽祖神像回湄洲媽祖祖廟過一下爐,隆重的則要組織護駕隊伍,像媽祖出遊一樣回到湄洲媽祖祖廟,舉行謁祖進香儀式。湄洲媽祖祖廟每天都要接待來謁祖進香的分靈媽祖像及其信眾,尤其是每年媽祖誕辰和昇天日前後,謁祖進香的活動更為頻繁。 [23] 
媽祖謁祖進香 媽祖謁祖進香
媽祖廟會
“媽祖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為一體的傳統民俗盛會。有關媽祖信仰的特定節日和重大祭祀舉行的活動,是媽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傳統習俗,每年湄洲媽祖祖廟廟會的舉辦一般分為三個時段:一是元宵節期間,媽祖金身繞境巡安進行布福活動;二是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前後,媽祖祖廟天后廣場舉行隆重的媽祖祭典及各種紀念活動;三是九月初九媽祖昇天日前後,媽祖祖廟舉行媽祖秋季祭典等活動。 [23] 
媽祖廟會 媽祖廟會
媽祖祭典
“媽祖祭典”,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舉行,分為春祭媽祖和秋祭媽祖兩次祭典。最早的媽祖祭典,是指歷代地方官員和湄洲媽祖祖廟在特定日期舉行的祭祀媽祖的一種盛大禮儀規範。媽祖祭典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30日,以媽祖祭典為主要內容的《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2022年4月23日,海峽兩岸媽祖宮廟攜手舉辦紀念媽祖誕辰1062週年活動,通過視頻連線“雲端”共慶媽祖誕辰。 [12] 
媽祖祭典一般有廟祭、郊祭、海祭、舟祭、家祭五種。廟祭規範,郊祭莊嚴,海祭壯觀,舟祭普遍,家祭平常。
廟祭,是指在媽祖廟範圍內舉行祭典儀式,其特點是規範、嚴謹。古代,朝廷因事差官致祭媽祖達300多次,都是採取廟祭形式。清康熙五十三年,頒旨定媽祖為“女聖”,歸列三聖之一,編入國家祀典,春秋諭祭,享最高禮節——三跪九叩、三擊獻醴。
郊祭,是指在都郊或市郊設立祭壇,對媽祖女神進行遙祭的形式。郊祭媽祖,最早在南宋紹興二十六年,宋高宗在臨安郊祭,敕封媽祖為靈惠夫人。
海祭,是指在海邊奠祭媽祖。
舟祭,是指在船上供奉媽祖神像,在出海時、歸航時或遇大風大浪危急關頭,對媽祖女神進行祭拜。
家祭,是指媽祖信眾在家中設媽祖神位,每逢初一、十五日或媽祖誕辰與昇天紀念日進行焚香,進供膜拜。
媽祖祭典,大多為民間民俗活動,也有官祭。明永樂皇帝,在南京天妃宮,舉行御祭,由太常寺卿主持,配樂舞。 [24] 
媽祖祭典 媽祖祭典
媽祖服飾
“媽祖服飾”,是流行於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一種傳統服飾。其中媽祖頭飾,由帆形髻為主要特徵,寓意媽祖心繫大海。媽祖服飾則以媽祖服、媽祖褲組成,媽祖服對襟飾紅,以海藍色為主調,從格式上可以追蹤到“巫女”和“女道士”的痕跡。媽祖褲俗稱“紅藍三截褲”,藍色代表海水,紅色代表火焰,它是《周易》文化的一種延續。 [3]  [9]  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子項目之一,湄洲女髮飾、服飾於2008年6月被列入《莆田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湄洲女髮髻的技藝承載着媽祖文化的獨特內涵和象徵意義。 [23] 
媽祖服飾 媽祖服飾 [9]
  • 紀念場所
媽祖紀念場所
名稱
簡介
圖片
尊稱湄洲祖廟,始建於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在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有一萬多座媽祖分靈廟,被列入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和全國文明單位。 [31] 
是媽祖信仰的發祥地,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申遺地、遺產地和主要傳承地。在祖廟山頂,矗立着高達14.35米的巨型媽祖石雕塑像,它由雕塑家李維祀蔣志強聯袂設計。
莆田湄洲島媽祖廟 莆田湄洲島媽祖廟
媽祖故居坐落於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湄洲島東蔡上林村 [7]  天妃故里遺址公園內。重建後的媽祖故居,磚木石結構,五開間三進院落,建築風格為仿唐式樣,建築面積達669平方米。媽祖故居將成為媽祖敬仰者全面瞭解媽祖生平、媽祖文化的窗口,成為天妃故里發掘歷史人文內涵、發揮祖地文化優勢的重要平台,為更好地傳播媽祖文化、講好媽祖故事創造有利條件。 [25] 
媽祖故居 媽祖故居
賢良港天后祖祠位於福建省莆田秀嶼區忠門鎮,與湄洲島媽祖祖廟相望。賢良港又名“黃螺港”,今名港裏村,原為莆田縣忠門鎮所轄,現為湄洲灣北岸山亭鄉所轄。賢良港天后祖祠裏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 [5] 
天后祖祠 天后祖祠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坐落在澳門半島的西南面,是澳門的三大禪院之一,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初建於明弘治元年 (1488年),主要建築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廟內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媽祖 [34] 
媽閣廟 媽閣廟

媽祖關係説明

媽祖的關係説明
人物
親屬關係
親屬姓名
職位
媽祖
曾祖父
林保吉
後周統軍兵馬使
祖父
林孚
福建總管
父親
林惟愨
後周王朝“都巡檢”
母親
王氏
-
參考資料: [6]  [8]  [26] 

媽祖史料索引

媽祖的史料索引
作者和朝代
書籍
廖鵬飛(宋)
《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
洪邁(宋)
夷堅志·卷九·林夫人廟》
李俊甫(宋)
佚名(宋)
鹹淳臨安志·卷七十三·祠祀三·外郡行祠·順濟聖妃廟記》
佚名(宋)
仙溪志·卷五·三妃廟》
王元恭纂修(元)
《四明續志·卷九·祠祀篇》
陳夢雷(清)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八》
佚名(清)
《莆田縣誌》
趙翼(清)
陔餘叢考·卷三五》
參考資料: [3]  [16]  [17]  [18]  [19]  [20] 

媽祖形象評價

在中國民間信仰的眾多神祗中,關帝,觀音,媽祖是信眾廣泛的大神,它們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民間長盛不衰,並擁有廣泛的信眾,遍跨許多國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於人避災祈禱的功利實用目的和態度。它們在社會生活中可以給人們精神支柱,起安定社會的作用,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有助於祖國的完全統一和現代化。(蔡少卿《中國民間信仰的特點與社會功能——以關帝、觀音和媽祖為例》評) [13] 
媽祖是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宋建曉《全球治理視野下媽祖文化的獨特價值》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