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龍村

(廣東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大龍村)

鎖定
大龍村位於廣東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20人,外來流動人口7000多人。該村的工農業總產值6.8億元,經濟總收入823萬元。在基礎設施方面,該村積極開展雙百共建文明村的工作,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務;在社會治安方面該村堅持“打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在出租屋和外來暫住人員的管理方面,該村集中資源統一規範出租屋和外來暫住人員的各項管理;在農村保障體系方面,該村深化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改革,新型城鄉合作醫療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
中文名
大龍村
地    點
石碁鎮中心城區
經濟狀況
提高村和生產隊的經濟收入
民生建設
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大龍村地理位置

大龍村地處石碁鎮中心城區,全村共有5個生產隊,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20人,外來流動人口7000多人。近年來,該村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為工作目標,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不斷美化村容村貌,村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曾先後被評為“廣東省衞生村”、“番禺區出租屋外來人口管理先進工作站”、“廣州市計生先進村”等。

大龍村經濟狀況

該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工作核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配合各生產隊發展經濟,協助生產隊解決廠房招商遇到的各類問題,積極開拓發展新局面,大大提高村和生產隊的經濟收入。
該村的工農業總產值6.8億元,經濟總收入823萬元,同年對比增長11%,各生產隊共計經濟收入480多萬元,村及生產隊合計經濟收入1300多萬元。村及生產隊實行兩級分配,村的股份分配每人1000元,另劃拔徵地口糧補償款,分配金額達300多萬元。

大龍村民生建設

該村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解決村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村民的福利及社會保障水平得到了改善,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在基礎設施方面,該村積極開展雙百共建文明村的工作,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務。該村的村內至垃圾中轉站道路硬底化工程正在建設中,該工程全長248米,共分為前後兩段。前段長105米,路面寬達10米,後段長143米,路面寬縮減為4米。該工程有望完工,這將會給該村的村民帶來更多的便利。
在社會治安方面該村堅持“打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狠抓治安隊伍的素質建設和管理,落實“定人、定崗、定責”,並對發案情況作針對性的巡邏伏擊。該村作為區、鎮的試點工程開展視頻建設工作,首批投入18萬元,在龍翔路西巷的40多間出租屋出入口均安裝治安視頻監控探頭,對出入出租屋的人員進行網上監控,從而建立高效的社會治安管理網絡。該村還繼續投入資金建造全村圍閉工程,現在全村已基本完成半圍閉治安管理,治安環境明顯好轉,轄區內各類案件顯現下降趨勢,無重大刑事案件的發生。
在出租屋和外來暫住人員的管理方面,該村積極發揮綜治中心工作站和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站的作用,集中資源統一規範出租屋和外來暫住人員的各項管理,落實個人責任制,督促出租屋主落實消防安全、治安防範、流動人員計生和衞生管理工作。該村出租屋辦證率達100%,符合出租條件達100%,出租屋的管理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
在農村保障體系方面,該村深化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改革,新型城鄉合作醫療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合作醫療費用從每人80元提升到每人110元,為村民購買合作醫療的總金額達20萬元。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除了分紅和股份外,還可以領到600元的老人金。另外,該村順利推進“農轉居”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協助村民購買養老保險。

大龍村文教衞生

該村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促進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該村不斷改善村內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致力為村民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加大對幼兒園的改造力度,改造幼兒園的各項硬件設施經費達27萬元。現在,該村幼兒園的整體環境煥燃一新,幼師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b]
該村大力改善村內居住的環境,自創建廣東省衞生村後,該村繼續為村民營造一個良好的衞生環境和生活環境,加大力度改善村容村貌:一是不斷完善環衞工人日常保潔工作制度,街道實行8小時保潔;二是廣泛開展衞生宣傳活動;三是繼續抓好除“四害”工作,特別是防禽流感工作;四是完善村的衞生管理,全村店鋪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開展“百萬市民清潔家園”和“週末清潔”行動,全村已形成講文明、講衞生的良好氛圍。
該村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堅持舉辦一年一度的孔子誕祭祀、聯誼、紀念活動,來自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孔子後裔、友人、政府官員歡聚一堂,人數達三千多人,規模盛大、場面鬨動,民間文化在這裏得到了弘揚。該村敬老、愛老蔚然成風,已成功舉辦了第22屆敬老大會。每年“國慶節”組織生產隊與村廠企開展籃球比賽,增強了村民的身體素質和加深與廠企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