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麴堤鎮

鎖定
大麴堤鎮,河北保定蠡縣轄鎮,地處蠡縣東北部,西南距縣城24.5千米,東與高陽縣隔瀦龍河相望,南連留史鎮,西鄰大百尺鎮,北和高陽縣南趙堡村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3千米, [1]  總面積28.65平方千米,2018年末,大麴堤鎮户籍總人口26080人。 [2] 
大麴堤鎮因鎮政府駐地大麴堤村而得名。1953年,始建大麴堤鄉。1961年,析置大麴堤人民公社。1984年,改建大麴堤鄉。2013年11月27日,蠡縣撤銷大麴堤鄉,設立大麴堤鎮。 [1]  截至2020年6月,大麴堤鎮轄12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大麴堤村。 [1]  大麴堤鎮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蠡縣麻山藥的種植地。 [4] 
2013年,大麴堤鎮農業總產值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4210元;工業總產值2.3億元。 [1]  2018年,大麴堤鎮有工業企業40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2] 
中文名
大麴堤鎮
行政區劃代碼
13063510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保定蠡縣
地理位置
蠡縣東北部
面    積
28.65 km²
下轄地區
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大麴堤村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編碼
071400
著名景點
漢賢齊公祠
車牌代碼
冀F
人    口
26080人(2018年户籍總人口)

大麴堤鎮歷史沿革

大麴堤鎮在蠡縣的位置 大麴堤鎮在蠡縣的位置
1953年,始建大麴堤鄉。
1958年,併入留史人民公社。
1961年,析置大麴堤人民公社。
1984年,改建大麴堤鄉。
2013年11月27日,蠡縣撤銷大麴堤鄉,設立大麴堤鎮。 [1] 

大麴堤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末,大麴堤鎮轄大麴堤、陳閻營、北緒口、南緒口、西緒口、高家佐、徐家莊、耿家莊、曲堤莊、小汪、西龐果莊、東龐果莊等12個村民委員會。 [1] 
截至2020年6月,大麴堤鎮轄12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大麴堤村。 [1] 
大麴堤鎮區劃詳情
大麴堤村
北緒口村
西龐果村
徐家莊村
陳閻營村
曲堤莊村
小汪村
南緒口村
東龐果村
高佐村
耿家莊村
西緒口村

大麴堤鎮地理環境

大麴堤鎮位置境域

大麴堤鎮地處蠡縣東北部,西南距縣城24.5千米,東與高陽縣隔瀦龍河相望,南連留史鎮,西鄰大百尺鎮,北和高陽縣南趙堡村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3千米, [1]  總面積28.65平方千米。 [2] 

大麴堤鎮地形地貌

大麴堤鎮地處華北平原,地面平坦開闊。土質均為沙質土壤。
大麴堤鎮地形圖 大麴堤鎮地形圖

大麴堤鎮氣候

大麴堤鎮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顯著。春多風乾燥,夏多雨炎熱,秋天高氣爽,冬乾燥寒冷,四季分明。全年主導風向為南南西風。多年平均氣温12.7℃,無霜期19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28.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68.4毫米。

大麴堤鎮水文

大麴堤鎮境內瀦龍河自徐家莊村入境,由南而北流經高佐、南緒口、北緒口、陳閻,東西龐果莊等村,由東龐果莊村出境,境內河道長8.4千米。 [1] 

大麴堤鎮自然災害

大麴堤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有氣象災害生物災害等。氣象災害包括旱澇、乾熱風、冰雹、霜凍、暴風雨;生物災害包括農作物病蟲害。旱澇災害突發性較強,一場暴雨即決定旱澇。 [1] 

大麴堤鎮人口

截至截至2013年末,大麴堤鎮轄區總人口2439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59人,城市化率6.8%;另有流動人口1777人。總人口中,男性13539人,佔55.5%;女性10858人,佔44.5%;14歲以下4818人,佔19.7%;15~64歲13594人,佔55.7%;65歲以上5985人,佔24.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4014人,佔總人口的98.4%,少數民族有滿族383人。2013年,大麴堤鎮人口出生率5.1‰,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長率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來949人。 [1] 
截至2017年末,大麴堤鎮常住總人口24190人。 [5] 
截至2018年末,大麴堤鎮户籍總人口26080人。 [2] 

大麴堤鎮經濟

大麴堤鎮綜述

2002年,原大麴堤鄉工、農業總產值為3098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71元。
2013年,大麴堤鎮農業總產值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4210元;工業總產值2.3億元。 [1] 
2018年,大麴堤鎮有工業企業40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2] 

大麴堤鎮第一產業

大麴堤鎮的主要經濟特色產業為麻山藥種植業。1998年,原大麴堤鄉麻山藥種植達9個村,總種植面積2500畝。
2013年,大麴堤鎮耕地面積30864畝,人均1.27畝,全部為水澆地,適宜種植玉米、小麥、花生等。2013年特色農業種植為麻山藥,萬畝無公害麻山藥種植每年新投入1200萬元,收入3000萬元。2013年,大麴堤鎮麻山藥種植1.5萬畝,產量3萬噸,年收入12萬元。糧食產量0.4萬噸,其中小麥0.2萬噸,玉米0.2萬噸。
畜牧業以養殖豬、羊、家禽為主。2013年,大麴堤鎮豬飼養量1.2萬頭,羊9365只,家禽飼養14.2萬隻,存欄1.38萬隻。 [1] 

大麴堤鎮第二產業

2013年,大麴堤鎮工業主要是製革業和毛紡織業,有皮革生產加工企業4家,年產各種鞋面革、服裝革11.11萬平方米;毛巾織造企業32個,從業人員0.3萬人,年產各類毛巾1.5億多條。 [1] 

大麴堤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3年末,大麴堤鎮有商業網點107個,職工312人。2013年社會商品零售總年盛億元,比上年增長4%,集貿市場5個,交額0.7億元。 [1] 

大麴堤鎮交通運輸

大麴堤鎮有滄榆高速公路和温留路過境。 [1] 
大麴堤鎮 大麴堤鎮

大麴堤鎮社會事業

  •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大麴堤鎮有初中1所,小學5所。 [1] 
  •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末,大麴堤鎮有鎮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處。 [1] 
  • 醫療衞生
截至2013年末,大麴堤鎮有鎮級醫療機構1個,門診部(所)12個。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事為95%。 [1] 

大麴堤鎮歷史文化

大麴堤鎮名字由來

大麴堤鎮因鎮政府駐地大麴堤村而得名。 [1] 

大麴堤鎮文物古蹟

漢賢齊公祠
漢賢齊公祠
漢賢齊公祠(3張)
漢賢齊公祠,又稱齊氏家祠,位於蠡縣大麴堤村南,為供奉西漢大將軍齊蓋公所建。明萬曆年間,又為齊蓋公新建祠廟,保存有正殿等。漢賢齊公祠曾於清道光十年重修,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再修。 [6]  1978年後,曲堤大隊將該祠堂做為織布廠,屋內所有器物被毀。1990年,齊氏家族又捐資整修。
漢賢齊公祠為北方典型四合院建築風格。大門口為三頂一門,大門外兩側有石獅一對(已被盜,現僅存底座)。大門裏側屏風遮擋,上有垂花門與屏風相互對映。庭院有正殿五間,歇山瓦頂。正門上方有民國總統徐世昌題的匾額“齊氏家祠”描金大字,左右另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字:“澤流東海”,國民政府司法院長居正題字:“莊嚴肅穆”。 [6]  正殿內塑有齊公坐像一尊,牆壁懸有清光緒進士蔣式芬撰聯一副:“漢代衣冠今廟貌,世家門第舊侯封”,左右兩側另有壁畫若干。東西廂房各三間。庭院左側石碑一通,碑文《漢齊蓋廟碑》為唐代昌黎人韓凝所撰,記述了齊公生平及建樹。今碑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複製重刻(原碑是明萬曆年間建廟時所立,因石質“沙糠”損毀)。
2001年2月7日,漢賢齊公祠(齊蓋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大麴堤鎮地方特產

蠡縣麻山藥,河北省蠡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大麴堤鎮為種植地。
蠡縣種植麻山藥已有2000餘年歷史。蠡縣麻山藥,棒藥:莖塊規則,粗細勻稱,長約50釐米左右。根鬚細密且長,嘴子子短,約10至15釐米,皮薄,質脆肉白,粘液濃稠,掰開能拉出細絲,口味綿甜酥麻,温潤爽口,藥食兼用。紫藥:塊莖呈圓柱形,長40至80釐米,直徑1.5至4釐米,嘴子15至20釐米,外皮黑褐色,淺色皮上有紫色斑痕,鬚根稀;塊莖肉質肥厚,質地堅實,斷面色白,掰開能拉出細絲,粉性足,味香甜可口,藥食兼用。小白嘴:塊莖呈棒棍狀,長40至80釐米,直徑1.5至5釐米,麻山藥嘴子15至20釐米,根鬚細,外皮薄,肉質細而發麪,掰開能拉出細絲,味香甜可口,食藥兼用。
2005年2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蠡縣麻山藥”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4] 
蠡縣麻山藥

大麴堤鎮著名人物

齊蓋,字副世,博陵(現河北蠡縣)人。西漢平帝元始年間(1~5年)封北平大將軍、險瀆侯,又封關內侯,兼知河北道事。平帝以其為社稷之臣,賜字“漢賢”。蓋生五子稱五房(今五坊),世居蠡縣境內,有“蠡縣無二齊之説”。宋末,齊氏後裔齊復初由五坊村遷居大麴堤村定居。
西漢元始五年(5年),王莽篡漢,齊公“憤氣填胸”“獨步戎場”,大戰叛將鄧鬱,效死疆場。其後劉秀恢復漢室,“追諡公號禮也”,葬於今蠡縣南莊村東南,屯裏村之西北,欽命建廟崇祀。唐大中二年(848年),修漢賢廟於側,韓疑撰碑文銘於石。

大麴堤鎮榮譽稱號

2002年,原大麴堤鄉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河北麻山藥之鄉”稱號。 [1] 
2003年11月,原大麴堤鄉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授予“中國麻山藥之鄉”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