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

鎖定
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簡稱“四大”1957年中國在整風和反右派鬥爭中形成。當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整風,號召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廣大人民羣眾批評黨的缺點錯誤,幫助黨整風,在一段時間裏,展開了對共產黨的批評,並在報紙上報道,刊登了發言。人稱這是“大鳴大放”。後來,共產黨認為這是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向党進攻,於是,在全國開展了反右派鬥爭。在反右派鬥爭中,採用貼大字報、開大會辯論等批判鬥爭形式。毛澤東把這些形式歸結為“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作為開展政治運動的手段。1966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又把“四大”作為實行“大民主”的形式,批判所謂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批判反動的學術權威的手段。實踐證明,“四大”不僅不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而且嚴重地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不久,“四大”即被廢除。 [1] 
中文名
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
簡    稱
四大
歸納者
毛澤東
參考資料
  • 1.    洪韻珊等主編,馬克思主義簡明辭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7.06,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