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鱗大馬哈魚

鎖定
大鱗大馬哈魚,中文學名大鱗鈎吻鮭(學名:Oncorhynchus tshawytscha),又稱帝王鮭(英語:king salmon)或切努克鮭(Chinook salmon),是鮭形目鮭科麻哈魚屬的一種輻鰭魚,主要分佈於北太平洋和北冰洋(東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周邊的寒帶/亞寒帶淡水、半鹹水及海水水系,從北海道、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沿岸到阿拉斯加、太平洋西北和美國西岸的沿海水域。帝王鮭是高經濟的價值食用魚,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另可做為養殖魚、遊釣魚及觀賞魚。
帝王鮭的種小名tshawytscha源於俄語чавыча,是對堪察加語叫法的音譯。“帝王鮭”的叫法源自阿拉斯加方言,因為其體長可達150釐米(59英寸),是所有太平洋鮭中體型最大。美國英語中使用的“切努克鮭”的叫法是致敬了哥倫比亞河下游的切努克人,哥倫比亞河南岸俄勒岡州的州魚也是帝王鮭。
中文名
大鱗大馬哈魚
拉丁學名
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別    名
大鱗鈎吻鮭
帝王鮭
切努克鮭
外文名
king salmon
Chinook salmon
動物界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鮭形目 Salmoniformes
鮭科 Salmonidae
麻哈魚屬 Oncorhynchus
帝王鮭 O. tshawytscha
中文學名
大鱗大馬哈魚
類    型
十大凶猛淡水魚

大鱗大馬哈魚形態特徵

帝王鮭的頭背部為藍綠色、紅色或紫色,側面為銀色,腹部為白色,尾部和軀幹上半都有黑點。雖然粉紅鮭的尾部也有黑點,銀鮭和大馬哈魚的尾部也有銀班,但太平洋鮭中只有帝王鮭是兩者都有。帝王鮭的另一個明顯特徵是鹹水和淡水形態的嘴邊都有黑色的唇線[1]。成年魚的平均尺寸為61-91釐米(24-36英寸),但最大可以達到150釐米(58英寸);平均體重為4.5-22.7千克(10-50英磅),但最大可達59千克(130英磅)。根據食源的不同,帝王鮭的魚肉可以是粉色或是白色。
帝王鮭是太平洋鮭中體型最大的,在阿拉斯加科乃河(Kenai River)的成年魚平均體重為16.8千克(37英磅)[2]。現今帝王鮭的休閒捕魚世界紀錄是1985年5月17日在科乃河捕捉到的一條重97.25英磅(44.11千克)的魚,而商業捕魚的記錄是1970年代末期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里弗斯灣(Rivers Inlet)捕到的一條重126英磅(57千克)的魚[3]

大鱗大馬哈魚棲息環境

大鱗大馬哈魚自然棲息區

處於產卵期的雄性帝王鮭
歷史上帝王鮭在北美的棲息區北至阿拉斯加的科策布峽灣,南至加利福尼亞的文圖拉河(Ventura River)[4],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帝王鮭海城自然棲息於聖克拉拉谷的瓜達盧佩河(Guadalupe River)流域[5],但現在棲息範圍已經減少了大約四成[6][7]。帝王鮭在一些地區的內陸棲息地已經被完全切斷(主要是被水壩和認為改造),比如南加利福尼亞、加州和俄勒岡境內的太平洋海岸山脈以東、以及斯內克河和哥倫比亞河上游流域的廣大地區[8]。在一些地區,比如加州的薩克拉門託-聖華金河三角洲,只有極少數(不到1%)的帝王鮭幼魚仍在存活[9]
在西太平洋,帝王鮭的分佈範圍南至東日本北部(北海道),北至北冰洋東西伯利亞海的帕利亞瓦姆河口[8],但只在東北亞的堪察加半島有一致的存在,其它地區的信息十分有限。帝王鮭在阿納德爾河流域和楚科奇半島部分地區也有零星分佈,在俄遠東馬加丹州北部的舍利霍夫灣和品仁納灣也有一定魚羣,但是研究資料匱乏[8]

大鱗大馬哈魚引進種羣

1971年,密歇根州自然資源部(Michigan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將一些帝王鮭引進到密歇根湖和休倫湖來控制自從大西洋入侵的灰西鯡(至1960年代,灰西鯡霸佔了這些湖中九成的生物羣系),而在前一年也引進了銀鮭。整個生態剋制項目獲得了顯著成功,帝王鮭和銀鮭都在捕食灰西鯡的基礎上在湖區繁衍。在此之後,帝王鮭被引進到其它幾大湖內,並且成為了當地釣客十分賞識的遊釣魚[10]
帝王鮭在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水域也成功獲得立足,引進的和從孵魚場逃脱的魚開始在當地河流內繁衍,並且建立了穩定的洄游週期[11],甚至在距離海洋1,000千米(620英里)的阿根廷聖克魯斯河源頭都發現了產卵的魚羣,被認為是1930年左右被放流於下游的一羣幼魚的後代[12]
19世紀晚期試圖將加州麥克勞德河貝爾德孵魚場出口的帝王鮭魚卵引進到新西蘭水域的零星嘗試大致上都失敗了[13]。20世紀早期的進一步努力則更加成功,最終使得坎特伯雷和北奧塔哥地區的河流中建立起了洄游魚羣,比如朗吉塔塔河(Rangitata River)、奧皮希河(Ōpihi river)、阿什伯頓/哈卡特雷河(Ashburton River/Hakatere)、拉卡亞河(Rakaia River)、懷馬卡里裏河(Waimakariri River)、胡魯努伊河(Hurunui River)和懷奧烏瓦河(Waiau Uwha River)[14]。這些後期的引進成功被認為至少部分是因為之前使用的魚卵來自於秋季洄游的魚羣,而之前的引進嘗試沒有考慮到南北半球季節相反,使用的是春季洄游的魚卵[13]。其它鮭魚品種也被引入到新西蘭,但只有帝王鮭建立了客觀的種羣。

大鱗大馬哈魚生活習性

帝王鮭棲息在深度0-375米(0-1,230英尺)的表中層水域,會進行洄游,幼魚孵化後洄游回大海,以昆蟲、甲殼類為食,成魚為大洋性,以魚類、甲殼類等為食,成羣活動,為海洋哺乳類、鳥類及大型魚類捕食。
生命週期:
參見:鮭魚洄游
成熟的卵
帝王鮭在大洋裏生活一至八年(平均三至四年)之後就會洄游產卵[15]。銀白色的身體上開始出現大面積的紅色斑塊,雄魚長出犬齒,上下顎彎曲成鈎狀[16]。為了爭奪交配權,雄魚會攻擊弱小的同類[17]

大鱗大馬哈魚繁殖方式

007年1月,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培軍、徐永立完成的“含有大鱗大馬哈魚生長因子的酵母菌”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該發明是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一種在水產養殖產業技術中作為飼料應用的含有大馬哈魚生長因子的酵母菌。該酵母菌製品能夠增強魚、蝦、貝類生物體免疫和抗病能力,成功解決了工程菌大規模發酵工藝問題和產物處理技術問題,降低了成本

大鱗大馬哈魚保護級別

十大凶猛淡水魚
採集成熟的大鱗大馬哈魚精子,在不同的激活介質、人工精漿(ASP)、pH和温度條件下進行活力觀察.結果表明:用生理鹽水(BSS)激活的精子活力高於用水激活(P<0.05),單尾魚的精子活力高於多尾混精(P<0.05);在ASP A,B和C液中,用ASP C液保存精子的效果最好(P<0.05);保持大鱗大馬哈魚精子活力較強的適宜pH值為8.19~8.40,而活力最強時pH值為8.40;在4℃下保存的大鱗大馬哈魚精子活力最高;大鱗大馬哈魚受精率最高時的温度和pH值分別為4℃和8.40,這與大鱗大馬哈魚精子活力最強時的温度和pH條件高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