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鰭鼓鰾鰍

鎖定
大鰭鼓鰾鰍是一種大型的鰍科魚類,在分類學上隸屬鯉形目鰍科條鰍亞科,鼓鰾鰍屬,學名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 macroptera(Herzenstein),當地俗稱大頭魚。
中文名
大鰭鼓鰾鰍
動物界
鯉形目
鰍科

目錄

大鰭鼓鰾鰍魚類簡介

該魚體形較為粗壯,頭部寬大,身體向後自頭部往後漸趨細小,兩個胸鰭一般呈扇形展開,且特別大,所以命名為大鰭鼓鰾鰍;體表無鱗,表面有較多分佈不規則的黑色或褐色斑點;該魚是一種鰍科魚類中少有的大型兇猛性肉食性魚類,主要以麥穗等野雜魚、蝦及幼魚為主要捕食對象,生長較快,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完全具有名貴肉食性魚類的美味,是滋補、餐飲的上好佳品;產半粘性卵,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五月中旬。目前該魚僅發現在有胡楊林生長的戈壁沙漠河流---黑河的中下游水域中有分佈,羣體較為集中的僅在我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的居延海(蘇泊淖爾),是額濟納旗和居延海特有的一種大型鰍科魚類。
大鰭鼓鰾鰍是黑河下游生長的一種大型鰍科魚類,俗稱“大頭魚”,是較為稀有的魚類。它以野雜魚為食,最大體重400克左右,肉嫩味鮮,炸、燉和煲湯都是上好魚品。
湖面乾涸之際,“大頭魚”1992年在當地絕跡。
近年來補水後,“大頭魚”又重新現身東居延海。但眼下水面小,“大頭魚”種羣數量急劇減少。近幾年,捕撈到的最大個體重量在150克左右。

大鰭鼓鰾鰍現狀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我區境內黑河斷流,造成西居延海(嘎順淖爾)乾涸,至1992年,居延海也相繼乾涸,使大鰭鼓鰾鰍在這一主要分佈絕跡。2002年,國務院為保護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和治理黑河流域,實施了黑河改水工程,時隔乾涸十年後居延海首次進水,但由於進水量有限,2003年居延海再度乾涸;2004年居延海才正式蓄水,目前蓄水量達到約5000萬方,水域面積達到約37平方公里,基本恢復到了歷史常年平均面積,此後,每年至少補水兩次,補水量約4000—5000萬方,基本本可維持現有面積,水深平均約1.5米,深水處水深2米多,但深水區面積不大。從居延海正式蓄水後,大鰭鼓鰾鰍又在居延海出現,並有小規模的產量,又使當地人民和外來遊客體味到了“觀胡楊林紅葉、品大頭魚美味”的大漠特色。但由於蓄水時間短,魚類資源還未能完全恢復和有效增長,大鰭鼓鰾鰍總體數量仍不大,且大型個體較少,與居延海乾涸前的羣體規模差距很大。而且目前由於蓄水量有限,每年的蒸發量達3000多毫米,使湖水有向鹽鹼化發展的趨勢,加之水較淺,水草叢生,平均每平方米有水草1.15公斤,使該水體進一步有向沼澤化演變的趨勢。
2006年原內蒙古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現為內蒙古自治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為了保護、恢復和開發我區這一特有的魚類品種,立項開展了大鰭鼓鰾鰍的生物學和繁殖特性的研究,先期進行了該魚的種羣資源和生物學及棲息環境條件的調查研究,2008年,內蒙古自治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與阿拉善盟水產站及居延海漁場進行全面合作,在對居延海魚類資源狀況、水質條件、大鰭鼓鰾鰍生長繁殖特性等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以該魚的人工繁殖和增殖試驗,通過幾批次的人工催產試驗,首次突破了大鰭鼓鰾鰍人工繁殖和魚苗孵化培育的技術難關,掌握了大鰭鼓鰾鰍的人工繁殖孵化技術,人工增殖放流魚苗10000餘尾,獲得了人工繁殖、增殖的初步成功,繼我國泥鰍、長薄鰍人工繁殖技術成功之後,填補了又一項我國鰍科魚類人工繁殖領域的空白,技術水平達到了自治區領先水平,為進一步擴大人工繁殖、增殖,實現居延海大鰭鼓鰾鰍的規模化生產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同時也初步對居延海的漁業養殖生產進行了規劃,力圖通過水產養殖的合理放養和捕撈,實現湖內水草及無機鹽的轉化和轉出,遏止和改善居延海的鹽鹼化和沼澤化進程,通過漁業生產為實現居延海濕地生態建設和改良做出貢獻。這項技術的成功也為大鰭鼓鰾鰍這一有地方特色的品種,在我區乃至國內有條件的地區移植和推廣養殖奠定了物質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