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

鎖定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是八路軍於1938年10月在大青山地區建立的抗日根據地。
中文名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
外文名
Da Qingshan Anti-Japanese Base
地    址
綏遠省(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隸    屬
晉綏抗日根據地
所在部隊
第120師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簡介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位於今天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最高峯海拔2255米,平均海拔1700米。此地距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約70公里,這裏峯巒起伏,山大溝深,地勢十分險要。作為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之一的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就建立在這裏。 [1]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事件背景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建立於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初期。1938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開創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 [1]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歷程

1938年120師一部進入大青山開闢根據地
1938年120師一部進入大青山開闢根據地(3張)
1938年8月,八路軍120師組建的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協同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晉察綏邊區工作委員會和所屬遊擊四支隊,共2300多人開始挺進大青山。10月初,部隊越過平綏路挺進大青山腹地,經過艱苦的努力,逐漸創建起了包括綏東、綏南、綏中、綏西四塊根據地的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從大青山抗日根據地開始創建起,八路軍和蒙漢各族人民就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殊死搏鬥。從1938年9月到1942年10月的4年時間裏,共斃傷日偽軍2000餘人,俘虜近千人。 [1]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意義

大青山根據地有效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牽制了日偽軍的西進南下,成為陝甘寧邊區和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北部屏障。此外,根據地還建立了連接蘇蒙的秘密交通線,成為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聯繫的重要橋樑。 [1]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學生軍

在大青山根據地的抗日戰士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年齡只有15到19歲,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學生軍”。他們就是由山西太原成成中學師生組成的抗日遊擊隊,1937年,經周恩來批准,“成成中學師生抗日義勇隊”成立,隨後又改編為“師生抗日遊擊隊”。成中師生400餘人在共產黨員劉墉如校長的帶領下,舉校從軍,奔赴抗日戰場,挽救民族危亡。1938年6月,全體師生隨同八路軍120師715團轉戰塞北,創建大青山遊擊根據地。8年抗戰中,共有200多位成成中學師生為國捐軀,血沃大青山。“少年強則中國強”,強國論壇網友“享受自然51”表示,“成成中學師生們的英勇表現,展示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中國擁有這樣的年輕人,最終打贏抗日戰爭是必然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