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震關

鎖定
大震關,位於陝西省隴縣西50公里的固關鄉關山頂東坡洪家灘,漢初設關,因處隴山,故名隴關(或隴山關)。
中文名
大震關
意    義
防禦吐蕃的要地。
位    置
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

大震關命名由來

在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唐中葉以後為防禦吐蕃的要地。 在陝西隴縣西隴山下,即隴關也。章懷太子曰,隴關,隴山之關也。今名大震關。《元和志》:大震關,後周置,漢武至此南雷震,因名。《唐書地理志》:汧源縣西有安戎關,在隴山,本大震關,大中六年防禦使薛逵築,更名。《通監江》:“自薛逵徙築安戎關,由是汧隴之人,謂大震為故關,安戎為新關。”新關在故關西,與故關併為戍守處。 大震關 亦稱隴關,位於今清水縣東隴山一帶。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漢武帝率百官到崆峒山巡遊,經清水,翻越隴關,因雷震驚馬,後人稱為大震關。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於此設置關隘。
諸葛壘:三國時期,清水一帶處於蜀魏相爭之地,司馬懿在今太石河口修築上募城,又稱司馬壘;諸葛亮在南道河口築起下募城,又稱諸葛壘。兩軍壘遙相對峙。

大震關遺址今貌

唐代原州七關之一,舊號大震關或大振門。在涇源縣城西1.9公里處,香水河北岸,隆德--涇源公路通過。現為涇源縣香水鎮永豐村即官莊。遺址呈正方形,邊長各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開東西二門,東門建有甕城,長49米,寬38米,城址現已被墾為農田,城牆殘高約1米。地面散佈大量唐代磚瓦陶片,也有漢代繩紋瓦片,近年先後出了土唐、宋、元代瓷器及"開元通寶"等銅幣。

大震關歷史作用

周孝王封非子於秦,秦邑初設於今天水境隴山(大震關)西麓,從此秦在隴右開創基業,後又遷邑於今天水市西與禮縣交界的西犬丘。歷百餘年發展,羽翼漸豐,後又歷春秋、戰國時數百年攻伐,終於統一六國。天水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大後方作用。

大震關歷史沿革

大震關 位於縣西50公里的固關鄉關山頂東坡洪家灘。漢初設關,因處隴山,故名隴關(或隴山關)。漢太始二年(前95)正月,漢武帝劉徹巡行回中,經隴關遇雷震,改隴關為大震關。北周天和元年(566)改名大寧關,隋代複名大震關。西漢末年,王莽置四關(東函谷關、西隴關、南武關、北蕭關)將軍,遣右關將王福守此關。東漢建武二年(26),大司徒鄧禹戰赤眉義軍於隴山。唐武德五年(622),突厥入侵原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攻陷大震關。天寶十五年(756),大震關使郭英乂在此斬安祿山使高嵩。廣德元年(763),吐蕃入大震關,盡取河西、隴右之地。大曆三年(768),鳳翔節度使李抱真部將李晟率兵五千,出大震關,破吐蕃於臨洮。
安戎關 在縣西40公里的固關鄉關山溝二橋。唐大中六年(852),隴州防禦使薛逵奏,“……伏以汧源縣西境切在故關,昔有堤防,殊無制置,僻在重崗之上,苟務高深。今移要會之中,實堪控扼。舊絕井泉,遠汲河流;今則臨水挾山,當川限谷,危牆深塹,克揚營壘之勢,伏乞改為安戎關……”。
自薛逵徙築安戎關於隴山下後,大震關稱故關,安戎關稱新關。大震關與安戎關相距10餘公里,同為關防戍守處。此地兩山對峙,當川限谷,形勢險要,為逾越隴山西行的要道。後唐高祖乾元年(948),上景崇叛,以鳳翔附蜀。蜀將韓保貞赴援,出新關,屯軍隴州。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金兵逾隴關,攻取秦、鞏諸州。明初徐達克隴州,逾隴關。1949年7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此關殲滅馬繼援騎兵第14旅,打開西進大門,挺進蘭州。 [1] 
地處陝甘交界的陝西省隴縣,古稱隴州,是歷史上中原連接西域的通道。許多戰事發生在古隴關。馳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張騫通西域,唐玄奘去天竺國取經,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都由隴關道經過。
大震關 大震關
關中諸塞之一的西塞大震關,位於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是聞名古今的著名古代軍事關隘。大震關又稱隴關、大寧關、故關。關西坡面陡峭,四周山巒屏蔽,唯羣峯間一條峽谷可達關隘,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抵”之勢,東距隴縣城40公里,西距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縣城35公里,海拔2312米。其地貌呈“凹”字形,是屯兵之有利地形。關隘的東西道均寬約2米,舊時襯鋪的卵石路面至今可見。
據史料記載,大震關始建於漢代,因處於隴山頂,故名隴關。漢元鼎五年更名大震關,相傳因武帝劉徹登山至此遇雷震而得名。北周天和元年為避諱而易名大寧關。唐宣宗大中六年,隴州防禦史薛逵上疏朝廷:大震關位置偏僻,缺少井泉,遠汲河水;而二橋近臨澗水,依託狹谷,有克物營壘之勢;建議將關址遷至二橋附近。朝廷採納了薛逵的建議,廢除大震關,新設安戎關。因而,當地羣眾將大震關稱之為故關,而稱安戎關為新關。
大震關設於隴山頂,是由隴山的自身特點和其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決定的。隴山山脈橫亙於陝甘之間,西北至六盤山,東南接秦嶺,綿延千餘里,橫跨十餘縣,山勢挺拔,蔚為壯觀,古代就有“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許”之説。詩人稱其為“呼吸近高天,危巒傍日懸”。高大雄偉,使隴山成了陝、甘兩省之自然分界和古代中原漢族與西部少數民族間的天然屏障。但是,由於其東坂千河谷地與關中溝通,隴山自古又是貫通東西的交通要道,翻越隴山之後可南達四川、西去甘肅、北上寧夏,其軍事地位顯赫,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這裏曾發生過一系列軍事事件。公元26年冬,赤眉軍上隴山準備西進,隗囂派鄧禹趕至大震關,截斷了赤眉軍的後路;公元140年9月,東漢朝廷令扶風、天水築隴道塢300所,駐屯軍隊,羌人火燒隴關;公元228年,魏軍由張郃率領,取隴關道打敗了蜀將馬謖;公元332年,秦州刺史遣兵攻打劉曜,經隴山奪取位於今鄭家溝的汧城;公元524年,天水羌人起義,將領莫折天生在隴關大敗前來鎮壓的雍州刺史;公元756年,安祿山遣部將攜物誘惑千、隴將士,被大震關守關使擒殺。
不少以民族大義為重,與少數民族聯姻的公主和傳播、交流文化的僧侶,也曾經過大震關。公元109年,西漢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出大震關,與新疆伊犁河流域的烏孫王成婚;公元627年,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過大震關去天竺取經,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出大震關,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
杜甫、岑參、盧照鄰、王勃、皮日休等許多文人學士經隴關道過大震關,往來於祖國東西,沿途留下了膾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壯美詩句,他們或歌頌祖國美麗山河,或描繪隴山的險峻,或直述隴山的軍事地位,或記載將士的軍營生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成為我們今天研究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大震關還吸引不少帝王來此巡幸。漢武帝就曾數次登隴山,到大震關巡視。
大震關在交通和軍事上的地位,使其久負“關陝鎖鑰”之譽,被視為關中諸塞中的西塞。潘岳在《關中記》中將關中界定為“東至函谷關,西至隴關”。胡三省注《資治通鑑》認為“西有隴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臨晉關,西南有散關”,五關之中謂之關中。
薛逵廢大震關後,新建的安戎關位於關山溝二橋村前,距隴縣城約20公里。此地東南為絕壁,西北是重山,地勢險要,溝壑縱橫,灌木叢生,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為秦隴要衝,歷代都在此設有關隘。1949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北時,在此全殲了國民黨馬步芳的“精鋭鐵騎”騎兵14旅,打開了西進的“大門”。
如今,隨着隴海鐵路和寶天、寶平、西蘭(北線)公路和寶漢高速公路的開通,大震關、安戎關雖已失去了昔日的風姿。然而,作為自然和人文景觀合一的風景名勝,它們卻都不減其魅力。從寶漢高速出隴關收費站,登上大震關,可北望崆峒、西視張(家川)清(水)、南觀寶雞(縣)、東見秦川;北部黃土高原褐黃色的肌膚,西部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南部望不到頭的莽莽林海;東部坦坦蕩蕩的秦川盡收眼底。在這裏,春可觀山花,夏可賞綠湖,秋可聞果香,冬可望雪原。大震關一年四季都有收不完的美景,春夏秋冬,都是一首寫不完的詩章。誘人的景色,加上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使這座古老的關隘如一罈用之不竭的陳釀,惹得一批批學者、文化人來此旅遊,而每次遊覽都使他們陶醉於其中,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新關安戎關則以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令他們流連忘返。
[2] 
參考資料
  • 1.    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隴縣誌 .陝西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3-12:第二十二卷 軍事 第一章 軍事地理 第二節 關隘要塞
  • 2.    關中西塞大震關  .陝西交通報[引用日期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