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陽溝派出所

鎖定
大陽溝派出所成立於1950年,是新中國第一批公安派出所,地處重慶市解放碑中央商務區CBD核心,所址位於渝中區左營街6號,與七星崗、朝天門、南紀門、望龍門派出所毗鄰。2011年2月,原大陽溝派出所與較場口派出所、解放碑派出所整合為新大陽溝派出所,是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下轄最大的派出所。現有在編警力123人,平均年齡37.5歲。
中文名
大陽溝派出所
行政區域
渝中區左營街6號
所屬公安局
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分局
級    別
一級公安派出所
成立時間
1950年

目錄

大陽溝派出所轄區

大陽溝派出所地處重慶市最繁華的解放碑中央商務區。

大陽溝派出所榮譽

自1953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愛民模範派出所”以來,先後獲得“人民滿意派出所”、“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範公安派出所”、“全國公安戰線廉政愛民先進集體”等140多項各級榮譽,榮立公安部集體一等功。近年來,派出所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始終“秉承一個所訓、實現一個目標、踐行兩大任務、塑造三種形象”(即:始終秉承“廉政愛民”所訓,切實實現“平安解放碑”的目標,努力踐行維護社會長治久安和維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兩大任務,大力塑造民警言行規範、禮儀文明的自然氣質形象;塑造剛毅威嚴、勇猛頑強的執法能力形象;塑造親民愛民、熱情周到的為民服務形象),譜寫出新時期人民警察愛民、為民的和諧篇章。
2019年11月29日,公安部決定命名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大陽溝派出所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1] 

大陽溝派出所警力

派出所現有在編警力123人,平均年齡37.5歲。全體民警均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研究生46人。自成立以來,先後有22任所長及600多民警在這裏工作,派出所年均加班1100餘小時,總共排憂解難420000人次,處理急難險情6萬餘次,利用節假日幫羣眾解決事情68400次,幫扶1500老人,資助兒童2200餘人,民警自發籌建愛心基金30萬餘元。

大陽溝派出所責任

——以弘揚傳統為法寶,鑄就“廉政愛民”不變警魂
1950年建所之初,重慶新生政權尚未鞏固,部分居民羣眾對民警敬而遠之,第一代大陽溝民警用“廉政愛民”的實際行動去爭取人民羣眾的信任與支持。1953年,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大陽溝派出所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愛民模範派出所”榮譽稱號。上世紀以來,大陽溝派出所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廉政愛民”精神始終代代相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藴涵了不同的內涵:建國初期,嚴厲打擊舊社會的殘渣餘孽,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就是“廉政愛民”;困難時期,公而忘私、舍已為民就是“廉政愛民”;改革開放時期,拒腐蝕永不沾,維護安定團結就是“廉政愛民”;在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打牢“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思想,建設和諧渝中就是“廉政愛民”!60餘年來,派出所始終堅持把“廉政愛民”的大陽溝精神作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線,作為政治建警、凝聚警心、服務羣眾的制勝法寶。
——以政治建警為根本,三項舉措強化隊伍建設
派出所以政治建警為根本,堅持以“三項舉措”加強隊伍建設。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大陽溝人,始終秉承“廉政愛民”的歷史傳統,以不甘居人後的作風爭創一流基層派出所。重温歷史,傳承愛民情懷。讓每名新分配到派出所的民警接受“三個一”傳統教育。上一堂課,參觀榮譽室,重温派出所六十年來紅旗屹立的光榮歷史;讀一本書,閲讀集中展現派出所幾十年如一日愛民為民先進事蹟的傳記文學《警魂》;訪一批人,走訪所裏的英模代表、老先進和轄區居民。讓“廉政愛民”精神始終薪火相傳,指引從警之路。純潔思想,培育愛民情操。圍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強化使命感、責任感和忠誠度,大力培育人民警察“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組織民警到煤礦和長江信號台等特殊崗位進行體驗,在艱苦的工作和生活場景下換位思考、磨礪意志;組織領導和民警到星級酒店觀摩,掌握禮儀知識、學會微笑服務。珍惜榮譽,根植愛民理念。大陽溝人十分珍惜“60年紅旗不倒”至高榮譽,大力根植人人廉政愛民、人人為所爭光的理念,派出所創新推行“爭光獎”激勵機制,在派出所網站開闢“光榮榜”專欄,對為民愛民、為派出所爭得榮譽的民警予以網上公示,以典型引路進一步根植全所民警廉政愛民理念。同時建立完善“對照先進找差距”制度,對有損廉政愛民形象的人和事進行公開批評,並責成當事民警對照先進找差距,時刻提醒和鞭策民警不斷提高廉政愛民意識和能力。
——以做實羣眾工作為基礎,四法三工程提高羣眾滿意度
羣眾工作是基層派出所工作的核心,構建和諧警民關係事關公安工作長遠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派出所通過多年“廉政愛民”的警務實踐,總結出羣眾工作“四法”:調解糾紛做到“四得”當好“四員”。即:當好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宣傳員”;當好定紛止爭的“調解員”;當好為民解憂的“勤務員”;當好維護穩定的“戰鬥員”。人口管理做到“一卡三關五上門”。即:一張警民聯繫卡,關愛老人兒童、關心弱勢羣體、關注社會知名人士,居民新遷入必上門、刑滿釋放人員落户必上門、租賃暫住人口登記必上門、羣眾求助必上門、工作對象幫教必上門。社區入户做到“六個一”。一身警服、一張笑臉、一聲你好、一張警官證、一張警民聯繫卡、一份持之以恆的執着。接待羣眾方面設立“一區一台”。即在大廳設立了便民服務區,提供了飲用水、醫藥箱、便民傘、報刊等便民服務;在户籍辦理窗口,提供上門辦證綠色通道等服務。
為當好人民羣眾的貼心人,派出所推出服務百姓“三項工程”,即:“温暖工程”服務社區。每到逢年過節,全所民警集資對轄區的部分困難户進行走訪慰問,迄今已發放幫扶資金30萬餘元。“關愛工程”服務耄耋。在渝中區小泉老人福利院建立扶老關愛基地,定期組織走訪看望,已累計照顧轄區48户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愛心工程”服務兒童。組織青年民警對轄區困難學生“一助一”活動,已累計關愛睏難學生60餘人。
——以扞衞平安為目標,兩套重拳着力提升羣眾安全感
派出所以打造“平安解放碑”為目標,“三套重拳”組合出擊,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控制,努力為重慶CBD中心商務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治安環境。優化巡邏力量,強化治安防控。派出所抽調20餘名警力成立專職巡邏隊,以警情指導警務,警力跟着警情走,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開展巡邏防範。同時,組織轄區300人的專業社區巡防隊,“白天控街區、晚上控社區”,有力震懾各類違法犯罪活動。2013年以來,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4.8%。打造案偵尖兵,嚴打違法犯罪。派出所對於突出治安問題和違法犯罪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派出所制訂崗位目標考核評比機制,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2012年,派出所超額完成打擊任務,同比上升12%。2013年以來,派出所打擊、破案、追逃等主要業務指標均列分局前茅。
——以羣眾需求為導向,五項創新再譜和諧新篇
為進一步發揚“廉政愛民”光榮傳統,派出所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推出四項新舉措,賦予“廉政愛民”新的生機和活力。率先推出全功能社區警務室。在社區建立全功能警務室,通過增強警力、設備配備,進一步將警務平台向羣眾延伸,實現警務平台前置,把社區警務室建成了“羣眾家門口的派出所”。率先推出“警務QQ”、警務微博。設置“我為社區工作獻一計”、“生活麻辣燙”、“遠親與近鄰”、諮詢台等欄目和話題,加強了警民互動,轄區羣眾還提出社會治安和社情意見建議,得到轄區羣眾一致好評。率先推出警務諮詢服務枱。為避免羣眾多走冤枉路,派出所在值班前台設置警務諮詢服務枱,開展“接待羣眾、開具證明、查詢檔案、預約服務”,累計接待羣眾2600餘次,羣眾滿意度明顯提高。率先承諾365天開門辦證。2013年9月開始,針對學生上班族在工作日不便辦理各項證件,專門抽調4名專職民警實行全年365天開門辦公,方便羣眾辦理證件,累計接待羣眾2000餘次。率先推行警民懇談會。每月邀請轄區內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督員、企業法人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羣眾代表等各界人士召開“共話平安?請您建言”警民懇談會,社區民警每半月邀請轄區內部分羣眾代表召開一次警民懇談會,徵求工作意見建議,傾聽羣眾呼聲,對徵求的意見建議,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近兩年來,派出所共召開警民懇談會200餘場,得到了轄區羣眾的高度讚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