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陸板塊

鎖定
全世界被劃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大陸板塊指對海洋地質、海洋地貌和地球物理等資料進行分析後建立的一種新的大地構造理論。
中文名
大陸板塊
外文名
The continental plate
劃    分
六大板塊
最早板塊
迪尼亞古大陸
最大板塊
盤古大陸
形    成
大陸漂移説、板塊構造説等
全世界被劃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每一板塊均是一種巨大而堅硬的活動的巖塊,其厚度50—250公里不等,它包括地殼和與地幔一部分。大陸板塊每天都在以微小的變化在運動着,地震、火山爆發、海嘯、海溝的形成等都是大陸塊運動引起的。
大陸板塊
大陸板塊(10張)
大陸板塊指對海洋地質、海洋地貌和地球物理等資料進行分析後建立的一種新的大地構造理論。它認為岩石圈構造單元是板塊,板塊的邊界是洋中脊、轉換斷層俯衝帶地縫合線。由於地幔的物質的對流,使板塊在洋中脊處分離、擴大,在俯衝帶和地縫合線俯衝、消失。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首先提出大陸漂移學説,後來被證實。 [1] 

大陸板塊早期大陸板塊

大陸板塊最早的大陸板塊

最早的大陸板塊稱之為羅迪尼亞古大陸,形成於元古宙——中元古代——拉伸紀,時間為距今約1000百萬年到850百萬年。拉伸紀期間首次出現大型具刺凝源類,形成了古大陸(羅迪尼亞泛大陸)。

大陸板塊最大的大陸板塊

盤古大陸(Pangaea或Pangea),又稱「超大陸」、「泛大陸」,原文為希臘文Παγγα?α,有「全陸地」(all earth)的意思。盤古大陸是指在古生代中生代期間形成的那一大片陸地。而這個名字是由提出大陸漂移學説的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所提出的。
現今地球有七塊大陸,更早的六億五千萬年前,相當於地質時代埃迪卡拉紀震旦紀)時,曾形成一次超大陸,這個大陸在一億年後開始分裂,在泥盆紀時,由於大陸間彼此的碰撞,約在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地球上的陸地又相連在一起,此時相當於地質時代的三疊紀,科學家將之稱為盤古大陸。 [2] 

大陸板塊分佈情形

盤古大陸經過三個階段的分裂,形成現今大陸的分佈情形。
第一階段: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侏羅紀中葉。
第二階段:由於今北美東岸,非洲西北岸和大西洋中央的火成活動,將北美推向西北方。
第三階段:南美和北美的分離,形成墨西哥灣,南極和馬達加斯加邊界的火山活動,使西印度洋逐漸生成。
由於板塊運動不斷地進行,地質學家預測大陸將會再度形成一個超大陸,這個超大陸被稱為終極盤古(Pangea Ultima),預測在二億五千萬年後形成。

大陸板塊大陸漂移説

大陸漂移説認為,在距今2億年前,地球上現有的大陸是彼此連成一片的,從而組成了一塊原始大陸,或稱為泛古大陸。泛古大陸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做泛大洋。在距今1億8千萬年前,泛古大陸開始分裂,漂移成南北兩大塊,南塊叫崗瓦納古陸,包括南美洲、非洲、印巴次大陸、南極洲和澳洲;北塊叫勞亞古陸,包括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以後,又經過上億年的滄桑之變,到了距今約6500萬年前,泛古大陸又進一步分裂和漂移,從而形成了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而泛大洋則完全解體,形成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勞亞古陸,這是由加拿大地盾格陵蘭地盾波羅的地盾(包括科拉半島)和西伯利亞地台俄羅斯地台)組成的。巨大的岡瓦納古陸當時大約位於南極點到南緯30之間。到1.5億年前的時候,岡瓦納古陸又分裂瓦解,其中的印度板塊甚至遠渡重洋,碰撞在古歐亞大陸上,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
今天北冰洋的加拿大海盆是0.8億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由於板塊擴張而開始出現的,而歐亞海盆更年輕,才剛剛0.53億歲。那麼泛古大陸和後來的岡瓦納古路為什麼會裂解?岡瓦納古陸在其5億年演化歷史中,是否在2~3億年前曾與勞亞古陸又一次聚合成聯合古陸?它們是怎樣一步步分裂、漂移,又聚合,並最終形成現今地球的海陸格局?地質學家甚至進一步追索更早的聯合古陸是怎樣形成的,聯合古陸以前的幾十億年曆史中,地球是個什麼樣子?他們的思索進而一直延伸到地球的形成,天體的演化,甚至宇宙的本質。 [3] 

大陸板塊板塊構造説

在“大陸漂移説”,“地幔對流説”,和“海底擴張説”的基礎上,1968——1969年,法國的勒比雄(X.lePichen),英國的麥肯齊(D.P.Mckenzin),美國的摩根(W.J.Morgan)又進一步把陸地和海底統一起來考慮,認為洋底和陸地都是岩石圈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而提出一種全新的大陸構造學説——“大陸板塊學説”。
該理論給出了世界板塊分佈圖,以擠壓性(兩側板塊相對運動)的海溝、引張性(兩側板塊向背離去)的全球裂谷系、剪切性(兩側板塊向背滑過)的轉換斷層3類構造帶為界,接整個地球的岩石圈劃分為6個板塊,即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板塊、非洲板塊、美洲及南極板塊。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完全為海洋地殼外,其餘板塊都由陸塊和洋盆共同構成。
板塊構造説認為,相對剛性的板塊塊體漂移在上地幔的塑性軟流層上,因地幔流對流、海底擴張的驅動,各自作大規模的水平運動。板塊在大洋中脊處分離和增生,在海溝處俯衝和消減,如此週而復始,循環往復。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有分離、會合和平移(剪切)3種,起到相互拉張,擠壓和摩擦的作用。板塊內部相對穩定,其周圍邊界是岩石圈較為活動的地帶,地震、火山和斷裂等活動比較活躍。板塊之間常以大洋中脊、大陸裂谷、島嶼、海溝及轉換斷層等地殼構造活動帶為其邊界。
板塊構造説描繪了一幅生動活潑的地球畫像,力求從整體上把握全球的地質運動規律。該學説提出後立刻引起巨大反響,被一些學者稱為“新全球構造學説”。新理論的崛起,得到了古地磁、海洋地貌、海底構造、海洋沉積、地震等領域一系列重大發現的驗證,綜合了固體地球科學個分支領域的研究成果,能較好地解釋全球性的大地構造極其演化問題,有效的揭示礦產的分佈規律,也能合理地闡明全球地熱、地磁、地震和火山活動等規律,回答了一部分過去認為是疑難的科學之謎,因而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家的承認。 [4] 
參考資料
  • 1.    吳玉珍.非常地球百科: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5:72
  • 2.    膳書堂文化.地球的年輪:中國畫報出版社,2012:80
  • 3.    武慶新.尋蹤 科學的奇妙殿堂: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146
  • 4.    武慶新.尋蹤 科學的奇妙殿堂: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