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遼巾幗

鎖定
《大遼巾幗》是由烏蘭哈達(北京)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國電視劇。
中文名
大遼巾幗(蕭太后傳)
外文名
Liao women
類    型
古代其他
出品公司
烏蘭哈達(北京)影業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
北京等地
編    劇
章祖賢
集    數
48 集
每集長度
47分鐘左右
公示年月
2014年12月
拍攝許可證
乙第01852號

大遼巾幗劇情簡介

遼景宗初年,大遼正處在千瘡百孔、內憂外患之中。耶律賢整飭吏治,革新朝政,立志中興大遼。不料景宗突然駕崩,遼聖宗尚且年幼,由皇太后蕭綽臨朝稱制。蕭太后對內籠絡皇室,以結其歡心,培植股肱之臣;對外吸收漢文化,採納漢制度,對大遼實行漢化改革;同時西結黨項,東擊高麗,使兩翼邊境無後顧之憂。宋太宗為復燕雲,發動了“雍熙北伐”之戰,最終以失敗告終。從此宋朝再也無力北伐,由進攻轉為防禦。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宋真宗即位。蕭太后採取“興師尋盟,以戰迫和”之政策,最終與大宋結下了“澶淵之盟”,從此遼、宋兩國化干戈為玉帛,結為了兄弟之邦。四十餘年間,蕭太后在蕃漢臣僚的輔佐下,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大遼得以中興,將遼朝的國力推向了鼎盛。

大遼巾幗故 事 梗 概

公年969年,遼國正處在千瘡百孔、內憂外患之中。穆宗耶律璟昏庸無道,荒唐暴虐,為求長生不老,聽信高勳、女裏所言殘殺投下軍州的漢民,命其巫師肖古用人膽做藥引子煉丹服用。一時之間,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文武百官人人自危。然而蕭綽率直敢言,屢屢冒觸龍顏,不懼射鬼箭和活埋之刑,先後搗亂肖古設壇作法、以羊尿戲弄穆宗、假扮薩滿真神給穆宗託夢,攪和了個天翻地覆,最終揭穿了肖古的詭計。從而使高勳、女裏煽動叛亂、逼投下軍州的漢民造反的陰謀未有得懲。
穆宗前往黑山遊獵,其花哥、小哥、辛古被高勳利用,穆宗於行宮之中被弒身亡。高勳聯合蕭思温擁戴晉王耶律賢為帝,又藉助皇太妃之力要高蘭入宮為後,因耶律賢鍾愛蕭綽而不為高蘭所動。高勳兄妹為了除掉蕭綽這個絆腳之石,陷害蕭思温是謀害穆宗的兇手,以致蕭思温父女含冤入獄。其間蕭綽受盡屈辱和磨難,逃離生天曆盡難辛來到南京,不料正趕上心上人韓德讓大婚。蕭綽生生的嚥下了沉重的打擊,以力挽狂瀾之勢,協助耶律襄偵破此案。不料高勳計高一籌,以蕭海里做了替罪羔羊。耶律賢迎取蕭綽入宮,冊封為皇后,致使高蘭羞憤自盡。
高勳蓄謀奪取朝廷大權,為了剷除蕭思温這個政敵的威脅,於耶律賢前往東京祭祖期間,命蕭海里在盤道嶺將其刺殺。事後高勳串通寧王妃蕭安只,欲擁立寧王耶律只沒為帝。於端午節由寧王邀請耶律賢、蕭綽過府飲宴,以鴆酒毒殺二人,反被蕭綽識破。計劃失敗,高勳帶兵闖入,將蕭安只殺死滅口。高勳的罪行昭然若揭,蕭綽決心將高勳這個國賊連根拔起,她首先頒佈禁賄詔令,將女裏查處,又巧施妙計,令高勳、女裏內訌,從而高勳的罪行浮出水面,他通敵叛國,與宋朝裏應外合,欲竊取大遼江山。而高勳仗着擁有太宗皇帝賜予的鐵券,耶律賢只好勉其一死。然而蕭綽、蕭胡輦、蕭鶯哥三姐妹卻戎裝上陣,於銅州的路上將高勳正法,以報殺父之仇。
皇太妃因高勳之死,怨恨耶律賢言而無信,以桃木人詛咒耶律賢,以致耶律賢中邪突患怪疾,不能上朝理政。於是耶律賢召集諸王商量,認為蕭綽有經國治世之才,由她臨朝主政。蕭綽決心整飭吏治,革新朝政,立志中興大遼。而在韓德讓建言獻策之下,蕭綽對大遼實行漢化改革,以齊王、宋王為首的一些大臣反對漢化改革,並製造暴亂,威逼蕭綽處斬韓德讓以儆效尤。由於暴亂愈演愈烈,蕭綽只有命齊王、宋王親自監斬韓德讓,以作緩兵之計。她發動文武百官上奏“勸進表”隨後帶着“勸進表”率領文武百官前去法場營救韓德讓。在蕭綽的主持下,對大遼實施了漢化改革。
宋太宗收復北漢,乘勝東進,欲收復燕雲十六州。宋軍長驅直入,一路勢如破竹,南京陷入岌岌可危之境。身懷六甲的蕭綽如坐針氈,為了捍衞祖宗疆土,決定御駕親征。韓德讓鎮守南京,城內民眾暴亂,將士譁變。韓德讓一邊安撫軍民,一邊拚死抵抗,令宋軍無法攻下城池。蕭綽率領大軍援救南京,出奇制勝,於高梁河畔大敗宋太宗。由於蕭綽操勞過重動了胎氣,產下一個皇子,隨即夭折了。過去蕭綽接連生了兩個公主,使耶律賢並無子嗣以延血脈,承繼皇位,加上病情日益嚴重,為了社稷江山,蕭綽唯有將韓德讓的兒子抱走,取名耶律隆緒,立為太子以安天下。
宋王耶律喜隱與皇太妃沆瀣一氣,謀權篡位,東窗事發,皇太妃被賜自縊,耶律喜隱被打入祖州大牢。耶律賢身體痊癒,決定親自統兵南征,立誓收復關南失地。由於接二連三南征,屢攻不克,以致積鬱成疾,在焦山病逝。年幼的耶律隆緒於靈前繼位,由蕭綽臨朝稱制,韓德讓、耶律斜軫為輔政大臣。宋王之子留禮壽藉機發動政變,聯合漢軍攻打焦山行宮、襲占上京迎救宋王皆失敗,於是自立為帝,不料耶律斜軫攻入金鑾殿,不幸將留禮壽失手打死。由於蕭太后未有治罪耶律斜軫,同時下旨賜死宋王,殺夫喪子之仇以致蕭鶯哥恨之入骨,與蕭太后反目成仇。
蕭鶯哥與耶律魯斡聯手造謠製造事端,聲稱蕭太后、韓德讓因苟且之事被耶律賢察覺,以致二人將耶律賢毒害。諸王受其蠱惑而被利用,帶兵闖入朝堂向蕭太后、韓德讓興師問罪。齊王妃蕭胡輦出面勸説,命耶律襄徹查此案,最終查明韓家煉製的“百歲蟲草丸”確實含有劇毒,韓德讓難脱干係。為了了結此案,息事寧人,蕭胡輦與諸王達成一致,將全部責任推到韓德讓身上,命蕭太后親自監斬韓德讓。蕭太后迫於無奈,只好下旨將韓德讓問斬作為緩兵之計,與此同時,傾盡全力繼續徹查此案,耶律襄在晉國公主的協助下,使蕭鶯哥與耶律魯斡內訌,案情終於水落石出,一切都是蕭鶯哥栽贓陷害,從而判處蕭鶯哥終身軟禁。
為了報仇仍不肯善罷干休的蕭鶯哥,又造謠生事,以蕭太后深夜召韓德讓進宮伴寢、欲居喪改嫁、情願以託國之富招韓德讓入贅為由,逼死了韓德讓之妻李秀容,燕王韓匡嗣因此也吐血氣死。朝中文武義憤填膺,紛紛罷朝,請求辭官。室昉以辭官為名,上奏《尚書·無逸篇》以諫之,令蕭綽剋制自己的感情。蕭胡輦為了保住蕭鶯哥的性命,親自將她五花大綁負荊請罪,上演了一場苦肉計。宅心仁厚的蕭綽為了袒護蕭鶯哥將全部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拿起繩子命諸王將她綁上大理寺公堂,自罰了一百大板以堵悠悠眾口中。毫不感激的蕭鶯哥以姐妹冰釋前嫌為名,邀請蕭太后過府飲宴,竟在酒中下毒,卻未能得手,絕望之下揮劍自刎。
室昉上奏 “魯莊公十年春曹劌論戰條”,以此示意蕭綽親自決獄,審理穆宗朝時遺留下來的冤獄滯案。其中“奚王坑殺戰俘”一案、“西北人口失蹤”一案、“木葉山火災”一案,皆冤案錯案,二十餘年間懸而未決。韓德讓奉旨前往奚族查案,發現了金礦的密秘,奚王為了掩蓋真相強將韓德讓扣押,並傳出韓德讓在赤山命喪虎口的消息。蕭綽久不見韓德讓的迴音,在大臣的建議下巡幸西北,順便打聽韓德讓的下落。得知韓德讓命喪虎口,下旨在赤山建造延芳澱,為韓德讓塑像,落個“明君哭賢臣”之美談。在蕭綽辦案下,三樁案件的真相一一俘出水面,幕後的故事無不驚天動地,令人髮指。
“西北人口失蹤”一案中,蕭綽整治軍隊,廢除營妓之設,以強軍紀、振軍風。同時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宗教信仰、互市貿易、通婚聯姻的政策,以攏絡各部族。而在“木葉山火災”一案中,蕭綽重視鹽鐵的開發,以及騎軍建設,同時揭密了穆宗皇帝不為人知的一段真情真愛。這兩樁案件與“奚王坑殺戰俘”一案,息息相關,可謂峯迴路轉。奚王以坑殺戰俘為名,殺害數百條無辜的百姓,是為了掩蓋金礦的密秘。經過耶律達裏、蕭僕奴同時指證,奚王最終誠認是以金礦充做軍費伺機謀反,以光復奚族,開創奚國。然而韓德讓在奚王手中做人質,蕭綽不顧眾臣的勸阻,雙方交換人質。隨後奚王舉兵造反,大軍壓境,沒想到蕭綽一招制敵,死守滑鹽縣斷了奚族食鹽的補給,令奚人陷入無鹽之困,遂奚軍譁變,不戰自敗。蕭綽卻不費一兵一卒,平定叛亂,將奚王繩之於法。後在韓德讓的建議下,將人眾勢強,故多為亂的奚族,析分成兩部,分東部奚和西部奚,使其互相牽制,達達以力制力,力均則衡的目的。
蕭太后西結黨項,東擊高麗,使兩翼邊境無後顧之憂。宋太宗為復燕雲,發動了空前絕後,聲勢浩大的“雍熙北伐”之戰。數日之間,宋朝東路軍、西路軍、中路軍三路大軍勢如破竹,遼國疆土接連盡失,逼得蕭綽御駕親征。在韓德讓出謀劃策之下,以“空城計”大敗東路軍曹彬,取得岐溝關之戰最大的勝利。宋三路大軍以東路軍為主,東路軍戰敗,中、西二路大軍不戰自退。為了收復失地,蕭太后乘勝反擊,計誘潘美將其擊敗。隨後進軍山西,楊業出奇制勝,將蕭太后一箭射死。不料蕭太后中箭而死裏逃生,為了麻痹楊業而裝死大辦喪事,楊業掉以輕心,中計兵敗,於陳家谷失手被擒,最終絕食而亡。從此宋朝再也無力北伐,由進攻轉為防禦。
由於遼宋連年征戰,大遼無暇西顧,以致阻卜部乘機崛起,阿魯敦背叛遼朝,欲建國稱帝。蕭胡輦自告奮勇統兵西伐,遭到蕭太后反對,而蕭胡輦卻一意孤行,蕭太后只好應允。命蕭胡輦、蕭撻凜統率十萬大軍,征討阻卜部。歷經三年時間,蕭胡輦、蕭撻凜平定了叛亂,殺死了阿魯敦。而在治理阻卜期間,蕭胡輦結識了一個馬奴,不惜王妃之身私相苟合。蕭太后聞之震怒,下旨蕭撻凜將二人押回京師,二人連夜私逃,卻被蕭撻凜帶兵追回。回到京師,蕭綽、蕭胡輦因為此事鬧的姐妹反目,為了這段感情蕭胡輦以死明志,為難的蕭綽只好予以成全他們,將他們逐出京師。
宋太宗駕崩,宋真宗即位。蕭太后採取“興師尋盟,以戰迫和”之政策,揮師南下,飲馬黃河,兵臨澶淵。宋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堅持,無奈親至澶淵督戰。在王繼忠穿針引線,牽線搭橋之下,最終與大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從此遼、宋兩國結為了兄弟之邦。
蕭胡輦與丈夫達攬阿缽生活在阻卜部,不滿現狀的達攬阿缽一心想當蘭陵郡王,因為蕭胡輦不肯去向蕭太后説情,所以達攬阿缽聯合道士奴謀反。蕭太后依大宋汴梁之制建立中京,政治中心南移,在為中京揭匾之時,不料攬阿缽、道士奴在場中埋了炸藥,為了救蕭太后、遼聖宗,韓德讓被炸傷。當從道士奴嘴中得知是達攬阿缽所為,蕭太后氣怒之下,命天下兵馬大元帥、梁王耶律隆慶發兵征討阻卜部。蕭胡輦為了袒護自己的丈夫,只好舉兵與朝廷大軍對抗,最終失敗。二人逃往骨歷扎國避難,不料被國王帖木爾出賣,與遼軍廝殺中達攬阿缽陣亡,蕭胡輦被擒。
為了給丈夫報仇,蕭胡輦揭發遼聖宗的身世,令遼聖宗、梁王兄弟反目。梁王為了奪取皇位,推翻遼聖宗,帶兵闖入天牢將蕭胡輦救走,返回上京拉籠王室貴族,以及朝中官員,自立為帝。那時蕭太后已經還政於遼聖宗,整日駐居感聖寺吃齋唸佛,一切事務都交由遼聖宗處理。因身事意志消沉的遼聖宗終日借酒澆愁,急得文武百官像熱鍋上的螞蟻,最終在感聖寺法鈞大師的點化下重振龍威。遼聖宗親自統兵征討梁王、蕭胡輦,二人連連潰敗。為了自保,梁王將蕭胡輦五花大綁,打開城門迎遼聖宗入城。然而梁王卻沒有得到遼聖宗的赦免,韓德讓不忍他們兄弟相殘,盜取金鈚令、假傳聖旨,救走梁王。遼聖宗大怒,以致揮淚親自監斬生父。
梁王過着顛沛流離、到處逃亡的生活,受盡了磨難,最終幡然醒悟,大徹大悟。當得知蕭太后因處死蕭胡輦,從而一病不起,日漸嚴重,只好回京自首,趕到刑場救了韓德讓。蕭太后見到梁王浪子回頭,與遼聖宗冰釋前嫌,特別寬慰。為了救治蕭太后的病,遼聖宗建塔鎮災、千里背母沐浴聖泉,當車駕到往南京,蕭太后得知小女越國公主病逝,承受不住打擊,最終撒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