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連長山羣島國家級海洋公園

鎖定
大連長山羣島國家級海洋公園是遼寧省獲批的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1]  保護區劃分為重點保護區、生態與資源恢復區、適度利用區和預留區四個功能區。 [2] 
中文名
大連長山羣島國家級海洋公園
地理位置
遼東半島東南側的黃海海域
總面積
51939.01公頃
所屬區域
大連市長海縣
主要保護對象
大長山、小長山和廣鹿島及其周邊海島的海洋生態系統
保護區位於遼東半島東南側的黃海海域,由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三個鄉鎮級海島及其附屬海島和周邊海域組成。整個保護區總面積51939.01公頃,其中,海域面積43848.01公頃,島陸面積8091公頃。保護區內有海島(礁)84 個,其中有居民海島11 個,擁有海島、沙灘、湖泊區、島岸岩礁等眾多景觀帶。 [2] 

大連長山羣島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為大長山、小長山和廣鹿島及其周邊海島的海洋生態系統。 [2] 

大連長山羣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大連市長海縣,地理座標介於39°08′N~39°18′N、122°17′E~122°49′E之間。 [2] 

大連長山羣島國家級海洋公園生態環境

保護區內每個海島都相對成為一個獨立的生態環境地域小單元,生態系統具備典型的温帶季風氣候特點,又因受海洋的調劑,氣候温和適中,是遼寧省無霜期最長的地區。一些海島沒有或很少受人類活動干擾,其生態環境維持較為原始的自然發展狀態,保存有較好的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由於海島的渦動作用,易形成上升流,把底層營養鹽帶到表層,這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物多樣性豐富,多在海島周邊海域形成漁場。 [2] 

大連長山羣島國家級海洋公園景觀資源及歷史民俗

保護區內的海島歷史文化悠久,大長山島上馬石遺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尤其是當年廣鹿島小珠山貝丘遺址的發現,將遼寧地區6000 多年的人類活動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 多年。長山羣島是北黃海珍貴海洋生物和地理種羣的主要棲息地,海蔘、鮑、蝦夷扇貝、海膽均屬於該區域的特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