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足石刻

(位於重慶市的世界文化遺產)

鎖定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大足區境內141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含多寶塔)、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巖;市級有尖山子、千佛巖、峯山寺、聖水寺、陳家巖、普聖廟;區級有板昌溝等61處。造像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雕刻類別主要是高、淺浮雕,少數圓雕,極個別陰線刻。石窟造像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敦煌莫高窟相齊名。 [6] 
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羣,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以集釋(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為一體,世所罕見;以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從唐末至宋代中國石窟藝術的風格以及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4-6] 
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5] 
中文名
大足石刻
外文名
Dazu Rock Carvings
地理位置
重慶市大足區
所處時代
唐至清
佔地面積
167 km²
保護級別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開放時間
全年 09:00-18:00(最晚入園16:30)
公佈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大足石刻歷史沿革

大足石刻石窟背景

石窟藝術源於古印度,自公元三世紀傳入中國後,分別於公元五世紀和七世紀前後(魏晉至盛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峯,但至公元八世紀中葉(唐天寶之後)走向衰落。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峯,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石窟藝術建設史上最後的一座豐碑。 [5]  [13] 

大足石刻建設週期

  • 肇始於唐
唐永徽年間(650~655年),大足石刻開始於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後200多年間新開鑿有聖水寺等摩崖造像。唐景福元年(892年),昌州刺史靜南軍節度使韋君靖,在城區北面龍崗山(今北山)營建"糧貯十年,兵屯數萬"的永昌寨的同時,在北山鑿造北方天王、千手觀音等石刻造像,摩崖造像方漸大興。 [5] 
  • 初具規模
五代十國時期(907~965年間),造像主要集中在北山石刻,此時期造像具有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紋飾漸趨繁麗的特點。 [5] 
  • 北宋造像
北宋初期,大足境內主要為寺院圓雕造像。北宋中後期,石刻造像再度重興。
北宋乾德至熙寧年間(965~1077年),摩崖造像停滯,至今大足區境內未發現一龕當時的紀年造像。此時寺院內供養石刻圓雕造像興起。今有遺蹟可尋或有文可徵者,縣東有大鐘寺,縣西有石壁寺,縣北有延恩寺等多處。至20世紀80年代,僅大鐘寺一處,就出土佛教圓雕紀年造像100多件。
北宋後期的元豐至南宋初期的紹興、乾道年間(1078~1173年),大足石刻造像掀起第二個高潮。自南宋元豐五年(1082年)大莊園主嚴遜舍地開鑿石篆山釋、道、儒“三教”造像區起,大足區境內摩崖造像此起彼伏,先後開鑿出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2處。南山、石門山造像區和北山多寶塔均於此間建成。始鑿於唐景福元年(892年)的北山造像區,歷時250多年,亦至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建成。 [6] 
  • 中興南宋
南宋初期,大足石刻造像之風蔚為大觀,北山轉輪經藏窟美神薈萃,可以説是石窟藝術寶藏中的一顆亮麗的明珠。南山、石門山、妙高山等地的儒釋道造像,體現出三教融合深入民間。
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1252年)的70餘年間,蜀中名僧趙智鳳,清苦70餘年,四方募化,在寶頂山主持開鑿佛像近萬尊,建成了中國佛教密宗史上唯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場,使大足石刻造像達到鼎盛。 [6] 
  • 落日餘暉
明、清時期的500年間,大足境內造像之風得以延續,有千佛巖、光明殿等摩崖造像39處,其中造像雖不乏一些佳品,但雕刻技藝、規模等方面不及唐宋時期,造像題材更具有世俗特點。 [6] 
大足石刻發展時間軸

大足石刻建築格局

大足石刻是大足區境內141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含多寶塔)、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巖;市級有尖山子、千佛巖、峯山寺、聖水寺、陳家巖、普聖廟;區級有板昌溝等61處。造像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餘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歷史人物、供養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頌偈、題記10萬餘字。雕刻類別主要是高、淺浮雕,少數圓雕,極個別陰線刻。 [5] 
大足石刻分佈圖 大足石刻分佈圖

大足石刻主要建築

大足石刻北山

北山大門 北山大門
北山,古名龍崗山,其摩崖造像為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書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892年),後經五代至南宋紹興年間,歷時250餘年。北山造像以佛灣為中心,包括觀音坡、佛耳巖、營盤坡等處,為中國晚期石窟重要代表作之一。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佔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都是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頁(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對歷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斷代分期、歷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較高價值。 [5]  [7] 
  • 佛灣
佛灣為北山造像集中區,長500米,巖高7米,共264個金窟(編為290號),造像約6000餘軀,題記和造像記55則。造像分為南北兩區,南區多晚唐及五代作品,北區多兩宋作品。南區編號3、5、9、10等的造像,為此間晚唐典型作品。刻有乾寧、光化等紀年的50、51號盒,人物造型豐潤華麗,富於寫實。5號毗沙門天王像亦為晚唐刻造,高2.5米,寬0.83米,面南而立,形象雄健,頭戴高方冠,身後有火焰和圓形祥光,身着甲,腰佩刀,右手平伸,左手上揚,雙足下二夜叉。主像左右側為侍者和部屬,形象各異。北山晚唐造像豐滿圓潤,氣質渾厚,衣飾簡素,具有輕快流暢的特色。
此外,佛灣尚有碑碣6通,經幢8座。唐《韋君靖碑》對研究中國古代書法等有重要價值。題記中還保留有古代匠師名字,除穎川胥安外,還有伏氏一宗,如伏元俊、伏世能等。 [5]  [7] 
  • 北區
北區是北山造像的精華,其中136號轉輪經藏窟,高4.05米,寬4.1米,深6.79米,平頂方形,中央刻八角盤龍轉輪藏。下層為須彌山,山上刻蟠龍,首尾相交於正面。正壁為釋迦坐像,雙手置於胸前,做説法狀。左右為觀音、大勢至。南壁為文殊、玉印觀音、如意輪觀音。北壁為普賢、日月觀音、數珠手觀音。
窟壁間尚存題記5則,刻於南宋紹興十二至十六年(1142~1146年)。其他紀年像,有北宋鹹平、靖康及南宋建炎等。宋代造像精品,還有125號“數珠手觀音”113號“水月觀音”155號“孔雀明王”及117號“地藏變”等。 [5]  [7] 
155號“孔雀明王” 155號“孔雀明王”

大足石刻舒成巖

舒成巖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中敖鎮大屋村,屬道教摩崖造像,原有道觀已被毀壞。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又沿巖舊基建半邊長廊,保護造像,故而又名半邊廟。開鑿於南宋紹興十三年至二十三年(1143~1153年),崖面全長38米、高6.5米,共有11窟。現存造像70餘尊、銘文13則。主要題材有淑明皇后、東嶽大帝、紫微大帝、三清、玉皇等道教神祗,展現了東嶽世家的演變發展,在道家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舒成巖摩崖造像與大足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區域道教造像形成了以“三清”“四御”為主導的完整道教神靈信仰體系,是中國宋代道教石窟的重要遺存,對研究道教發展演變歷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該摩崖造像銘文確切,歷史信息豐富,極具考古價值,其造像人物造型、服飾體現宋代造像世俗化的審美取向,為研究宋代服飾提供了重要實例。 [5]  [7] 
舒成巖西壁 舒成巖西壁

大足石刻妙高山

妙高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季家鎮曙光村。山頂原有古廟妙高寺,故名妙高山。妙高山摩崖造像是以佛教造像為主,僅有一窟為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妙高山摩崖造像面長35米、高13米,共有8個窟龕,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
妙高山摩崖造像內容豐富,題材多樣,主要有阿彌陀佛、釋迦孔子老子三聖、西方三聖、十聖觀音、十六羅漢、水月觀音等。造像佈局與構圖將雕塑藝術與繪畫藝術表現手法有機結合,層次分明,主題突出,極具觀賞性。第2號窟為釋迦孔子老子三聖同龕的造像,是國內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該摩崖造像保存完整,紀年明確,題材豐富,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巴蜀地區中小型石窟羣中的優秀代表,具有重要的歷史、宗教和藝術價值。 [5]  [7] 
妙高山摩崖造像 妙高山摩崖造像

大足石刻南山

南山,古名廣華山,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城南2千米。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但無確切開鑿年代。南宋紹興年間開鑿三清古洞造像,洞口留有題記。明代仍有雕鑿,清代至民國增補不少碑刻。為道教石窟,共有6個窟龕。主要洞窟有“三清古洞”“三聖母洞”“龍洞”。明正德年間又鑿“真武祖師洞”。“三清古洞”是南山摩崖造像的代表。窟龕的方柱正面設龕,雕玉清、太清、上清像,龕左右雕六道君像,洞壁浮雕天尊220身。造像總數約500尊。南山摩崖造像區前有玉皇觀,現存前殿、三清殿、太清亭等古建築,多數為20世紀90年代遷建或重建。原有老君閣,內列十二弟子石像,民國時塌毀。南山摩崖造像內容豐富,生動地反映了宋世道教之神系,是研究道教史的實物形象資料。 [5]  [7] 
南山有碑刻題記28件。其中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的《何光震餞郡守王夢應記》碑記載了13世紀中葉四川東部遭蒙古軍攻掠後的社會政治歷史的基本情況,保存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具有“以碑證史中國“以碑補史中國“以碑斷代”的重要價值。其餘碑刻題記,多屬上乘之作品。 [5]  [7] 

大足石刻多寶塔

多寶塔始位於重慶市大足區龍崗街道。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至二十五年間(1148~1155年),塔高33米,為磚石結構密檐樓閣式八角塔。塔內外各級鑲嵌石刻高浮雕像140餘龕,造像記、碑刻70餘則。雕刻之精美,堪稱宋世佳品。 [5]  [7] 

大足石刻石篆山

石篆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三驅鎮佛會村,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北宋紹聖三年間(1082~1096年),是嚴遜出資,由文氏工匠開鑿的一處儒釋道三教造像聚於一區的造像。原發現有9龕500餘軀,有“珂利帝母”“志公和尚”“文殊普賢”“地藏與十王”和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等。其中,有前代石窟罕見的“三教”造像,如“文宣王洞”“三身佛龕”“老君龕”等。還有“孔子及士哲像”,實為珍貴。
宋代碑刻和造像題記證實,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嚴遜於元豐五年至紹聖三年間(1082~1096年)開鑿。元、明少有續鑿。宋元豐五年(1082年)開鑿三身佛像龕;元豐六年(1083年)開鑿老君像龕;元祐三年(1088年)開鑿孔子及十哲龕;元祐五年(1090年)開鑿文殊普賢龕;紹聖三年(1096年)開鑿地藏及十王和二司官龕。僧希晝撰《嚴遜記》碑證實,佛惠寺在宋元豐年已經存在。後於明永樂年間重修,後屢有興廢。文革期間部分被毀。
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其中,第6號為孔子及十哲龕,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十大弟子。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鳳毛麟角。第7號為三身佛龕。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鑿中國道教創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據造像記知,以上3龕造像均為大莊園主嚴遜出資開鑿,同為當時雕刻匠師文惟簡等雕造。 [5]  [7] 

大足石刻寶頂山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寶頂鎮。以大佛灣為主,包括小佛灣、廣大山、龍潭、松林坡等處,鑿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70餘載。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崖壁上,共有31幅巨型雕像,碑刻17則,造像崖面約3600平方米,其中除毗盧洞及圓覺洞外,均為摩崖羣雕。造像有“護法神”“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釋迦涅槃聖蹟”“釋迦降生”“孔雀明王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大方便佛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六耗圖”“地獄變”“柳本尊行化道場”“十大明王”“圓覺道場”“牧牛道場”等。在每幅作品中,多數刻有經文、偈語和頌詞等。 [5]  [8] 
遠眺寶頂山 遠眺寶頂山
  • 大佛灣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毗盧庵、千手觀音像、佛傳故事、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洞、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三清龕、道祖山君龕、玉皇王母龕、寶頂福壽山水佳處字、柳本尊正覺像、圓覺洞、牧牛圖、慄呫婆子圖。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複。大都為密宗造像,為宋代石窟造像代表作之一。 [5]  [8] 
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摩崖造像
  • 小佛灣
小佛灣在聖壽寺左側,現存造像2000餘軀,有“父母恩重經”“十大明王”“地獄變”“柳本尊行化”及浮雕小像等。在毗盧庵前,有三級方形石塔1座,上兩級刻釋迦諸佛及趙智風像,第一級四周滿刻經目,故名經目塔。其中有趙智風所造新字數十個,為字書所不見。該處有宋碑1塊,刻“唐柳本尊傳”,字跡部分可識,相傳為趙智風轉刻於此,可考柳本尊軼事。
大、小佛灣旁有釋迦真如舍利塔和轉法輪塔,此外周邊尚分佈十餘處結界造像。 [5]  [8] 
  • 聖壽寺
聖壽寺地處寶頂山大佛灣右後側,是由南宋高僧趙智鳳於宋淳熙五年(1178年)始建的一座密宗禪院,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原稱“五佛崖”。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現存主要殿宇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8] 
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摩崖造像
  • 廣大寺
廣大寺距聖壽寺裏許,造像刻於廣大寺外的懸崖上,為三軀半身像,頭有螺髻,戴冠。龍潭摩崖造像距聖壽寺約2千米,下部一坐像,頭戴笠,束帶,反首仰望。另有觀音菩薩等像及殘題2則。 [5]  [8] 
  • 松林坡
松林坡距聖壽寺約1千米,摩崖龕,刻佛、菩薩等像。 [5]  [8] 

大足石刻石門山

石門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石馬鎮石門山上,為佛、道、儒三教兼容的摩崖造像,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刻像崖面全長71.8米,崖高3.4~5米,通編為16號,其中有造像12龕窟,造像400餘身。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碑碣、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進等工匠師鐫名。石門山造像為佛教和道教合一的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內容變化多樣,題材特殊。道教代表龕窟有2號、7號、11號、13號龕等,題材有玉皇、千里眼、順風耳、五通大帝、炳靈、山王、地母等。佛教造像的代表龕窟有1號、3號、6號、8號、9號龕等,題材有藥師佛、釋迦佛、觀音、孔雀明王、詞利帝母等。
石門山摩崖造像或仙或釋、或諸鬼神,居於一區,皆玲瓏萬狀,鬼斧神工,精妙絕倫,是大足石刻重要的組成部分。石門山摩崖造像為研究西南地區宗教、歷史、藝術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也為研究中國儒釋道三教融合提供了資料。 [5]  [8] 
石門山摩崖造像 石門山摩崖造像

大足石刻文物價值

大足石刻是公元9至13世紀中國石窟藝術史上最為壯麗輝煌的代表作,是釋(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和諧共處和空前的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實物例證。遺產地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石窟藝術及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是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巔峯之作,也是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豐碑。 [4]  [7]  [8]  [5-6] 
大足地區“五山”摩崖造像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以集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異於前期石窟。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其中國石窟藝術風格及所表現出的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 [4]  [7]  [8]  [5-6] 
大足石刻以其濃厚的世俗信仰,純樸的生活氣息,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把石窟藝術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在內容取捨和表現手法方面,都力求與世俗生活及審美情趣緊密結合。其人物形象文靜温和,衣飾華麗,身少裸露;形體上力求美而不妖,麗而不嬌。造像中,無論是佛、菩薩,還是羅漢、金剛,以及各種侍者像,都頗似現實中各類人物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寶頂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情景之廣泛,幾乎應有盡有,頗似公元十二世紀至十三世紀中葉間(宋代)的一座民間風俗畫廊。無論王公大臣、官紳士庶、漁樵耕讀,各類人物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説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生活畫卷,它從各個側面濃縮地反映了公元九至十三世紀間(晚唐、五代和兩宋時期)中國社會生活,使源於印度的石窟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至此完成了中國化的進程。 [4]  [7]  [8]  [5-6] 

大足石刻文物保護

大足石刻文保單位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碑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碑
1956年和1980年,大足石刻(部分)兩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7] 
1961年,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 
1996年,南山-石篆山摩崖造像及多寶塔歸入北山摩崖造像;石門山摩崖造像與寶頂山摩崖造像合併,兩處文物保護單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1999年,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 
2019年,妙高山摩崖造像、舒成巖摩崖造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山摩崖造像合併。 [10] 

大足石刻法律護守

1998年,重慶市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大足石刻,將現行辦法上升為地方性法規,頒佈了《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管理辦法》。
2017年3月30日,《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條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12] 

大足石刻修復工作

2011年3月,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了中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總體修復方案》,並於當年4月18日開始對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科學系統的一次修復工程。
截止2012年9月13日,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已完成頂層242隻手、9隻手臂及66件法器的修復,修復面積約20平方米,佔本體修復總量的1/4。 [1] 
2015年6月12日,重慶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了千手觀音造像搶救保護性工程竣工儀式,這意味着全國首個石窟修復項目、歷時近8年的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修復工程完成,正式對遊客開放。
2017年5月10日,大足石刻寶頂山上又一處與千手觀音價值等同的珍貴造像——31米的寶頂山卧佛修復方案已編制完成。
2017年5月27日,意大利威尼託文化遺產集羣與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簽約,計劃將在兩年內修復大足石刻考古遺址內舒成巖摩崖造像。
2019年6月底,國家文物局川渝石窟重大示範項目試點大足石刻寶頂山卧佛和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啓動。 [2] 
2021年12月24日, 經過兩年多修繕,大足石刻小佛灣石窟室外遺存本體修復基本完成。 [3] 

大足石刻旅遊信息

大足石刻地址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

大足石刻開放時間

全年 09:00-18:00(最晚入園16:3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