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西祝

鎖定
大西祝(1864-1900),日本明治時代哲學家、倫理學家。
所處時代
日本明治時代
出生日期
1864年
逝世日期
1900年
本    名
大西祝
原姓木全,15歲過繼給叔父,更姓大西。號操山,岡山縣人。東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東京專門學校(現為早稻田大學)、東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1898年留學德國。189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在哲學上,通過對西方哲學、特別是康德哲學批判性的研究,開創了日本學院派哲學。在倫理學上,認為研究倫理學的目的在於確立倫理理想。人是具有意識的自覺的存在,當人能預設自己的目的時,便是理想亦即良心產生之時。辨別人的行為是否與理想一致而產生善惡判斷。實現理想,追求社會進化是人的道德義務。把倫理學研究的方法分類為:舉例分類的方法、歷史比較的方法、闡釋緣由的方法和理想推究的方法,並把倫理學學説分類為直覺説、形式説、權力説、利己的快樂説和公眾的快樂説,被認為是日本近代倫理學的先驅者之一。主要著作有《良心起源論》、《西洋哲學史》、《倫理學》、《當今的衝突論》、《社會主義之必要》等。 [1]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典(修訂本) (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2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