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蠍

鎖定
《大蠍》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大蠍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卷十一)第十三篇
文學體裁
小説

大蠍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3] 

大蠍簡介

拼音:dà xiē
含義:一是指成年的蠍;二是指較大的蠍
探源:蠍,一種蛛形動物,體長,頭胸部的鉗肢和腳須均呈螯狀;棲於乾燥地帶。中醫學上以乾燥蟲體入藥。《國語·晉語一》:“雖蠍譖(音:贈),焉避之?”韋昭注:“蠍,木蟲也。譖從中起,如蠍食木,木不能避也。”
語出:《聊齋志異》(卷十一)第十三篇

大蠍原文

明彭將軍宏[1],徵寇入蜀。至深山中,有大禪院,雲已百年無僧。詢之士人,則曰:“寺中有妖,入者輒死。”彭恐伏寇,率兵斬茅而入。前殿中, 有皂雕奪門飛去[2]:中殿無異;又進之,則佛閣,周視亦無所見,但入者皆 頭痛不能禁。彭親入,亦然。少頃,有大蠍如琵琶,自板上蠢蠢而下。一軍驚走。彭遂火其寺。 [1] 

大蠍註釋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1]彭宏:待考。
[2]皂雕:黑色雕。 [1] 

大蠍譯文

明代時,彭宏將軍率軍隊征伐流寇,進入四川。到一深山中,發現一座大寺院,據説已經一百多年沒僧人居住。詢問當地人,回答説:“寺裏有妖怪,人進去就死。”彭宏恐怕裏邊埋伏強盜,便率兵披荊斬棘,進入寺院中。到前殿,一隻黑雕奪門飛了出去;中殿沒有異常情況;又繼續往前走,則是佛閣。到閣中四下一看,什麼也沒有,但凡是進去的人便頭疼不止;彭宏自己進去,也是這佯。不一會兒,只見一個像琵琶那樣大的蠍子從天花板上蠢蠢爬下,士卒們驚得一鬨而散。彭宏便命令放火燒了那座寺院。 [2]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資料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5-12]
  • 3.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