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葉樹蘿蔔

(中藥名)

鎖定
大葉樹蘿蔔,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紅梗越橘Vaccinium ardisioides Hook. f. ex C. B. Clarke的根。分佈於雲南。具有清熱,利尿,散瘀之功效。常用於肺熱咳嗽,肝炎,水腫,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中文名
大葉樹蘿蔔
別    名
石蘿蔔
拉丁學名
Vaccinium ardisioides Hook. f. ex C. B. Clarke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越橘屬
紅梗越橘
分佈區域
雲南

大葉樹蘿蔔入藥部位

根。

大葉樹蘿蔔性味

味微苦,性涼。

大葉樹蘿蔔功效

清熱,利尿,散瘀。

大葉樹蘿蔔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肝炎,水腫,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大葉樹蘿蔔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大葉樹蘿蔔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收,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大葉樹蘿蔔形態特徵

紅梗越橘:又名紫金牛狀越橘、葉上花、燈塔樹。常綠灌木,高1-2m。根膨大似蘿蔔,長50-60cm,粗8-10cm。幼枝光滑,無明顯的皮孔。葉6-7片,假輪生;葉柄近無;葉片堅紙質,橢圓形、長圓狀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2cm,寬2.7-4cm,先端漸尖,基部變狹,略呈心形,全緣;側脈纖細,多數,與中脈、網脈在兩面略微突起。總狀花序腋生,1-3枚,有花多數,花小,偏向一側;苞片和小苞片早落;花梗棒狀,上部增粗,與萼筒間有明顯的關節;萼筒短柱狀,5裂,裂片1/2以下連合,裂齒三角形;花冠淡紅色或橘紅色,筒狀,長7.5-8mm,先端5裂,裂齒短小;雄蕊比花冠短,花絲無毛或被微毛,藥室背面有2個短小的距。漿果球形,鮮紅色。花期3月,果期5月。

大葉樹蘿蔔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2150m的路旁或密林中濕潤處,有時附生林中樹上。分佈於雲南。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