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葉樟

(多種植物別稱)

鎖定
大葉樟(學名:華南桂,拉丁學名: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 T. Chang)是樟科樟屬喬木,高5-8(16)米,胸徑可達40釐米;樹皮灰褐色。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條的葉腋內,三次分枝,分枝最末端通常為3花的聚傘花序。果橢圓形,果託淺杯狀,邊緣具淺齒,齒先端截平。花期6一8月,果期8-10月。產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區。生於山坡或溪邊的常綠闊葉林中或灌叢中,海拔630-700米。
中文學名
華南桂
拉丁學名
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 T. Chang
別    稱
大葉樟,野桂皮,肉桂,華南樟
二名法
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 Ranales
樟科 Lauraceae
亞    科
樟亞科 Subfam. Lauroideae
樟族 Trib. Cinnamomeae
樟屬 Cinnamomum
華南桂
分佈區域
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區
肉桂組 Sect. Cinnamomum

大葉樟形態特徵

喬木,高5-8(16)米,胸徑可達40釐米;樹皮灰褐色。一年生枝條圓柱形,粗約3毫米,黑褐色,具縱向細條紋,被微柔毛,當年生枝條多少壓扁,略具稜角,具縱向條紋及溝槽,被貼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頂芽小,卵珠形,長3-4毫米,芽鱗緊密,極密被貼伏而短的灰褐微柔毛,葉近對生或互生,橢圓形,一年生枝上的老葉長14-16釐米,寬6-7.5(8)釐米,當年生枝上的新葉長6.5-8.5(12)釐米,寬3-4(5)釐米,先端急尖,尖頭長5-10(15)毫米,基部鈍,薄革質或革質,邊緣軟骨質,內卷,上面綠色,晦暗或略光澤,新葉上面被灰褐色微柔毛,老葉上面變無毛,下面色較淡,晦暗,新葉與老葉下面均密被貼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三出脈或近離基三出脈,側脈自葉基0-5毫米處生出,稍彎向上伸至葉端之下方消失,與中脈在上面稍凸起下面十分凸起,向葉緣一側常發出8-10條支脈,支脈在上面不明顯下面多少明顯,靠近葉緣互相拱形連結,橫脈波狀,近平行,相距2一3毫米,上面不明顯,下面凸起,葉柄長1-1.5毫米,腹平背凸,密被貼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條的葉腋內,長9-13釐米,寬5-7釐米,三次分枝,分枝最末端通常為3花的聚傘花序,總梗長(3-4.5) 6-7.5釐米,與各級序軸略壓扁,密被貼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花黃綠色,長約4.5毫米;花梗長約2毫米,密被灰褐色微柔毛。花被內外兩面密被灰褐微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2毫米,花被裂片卵圓形,長約2.5毫米,外輪寬約1.5毫米,內輪略狹,先端急尖。能育雄蕊9,花絲全長及花葯背面被柔毛,第一、二輪雄蕊花絲無腺體,藥室4,內向,第三輪雄蕊花絲中部有一對無柄的近圓形腺體,藥室4,外向。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長約1毫米,三角形,具柄,被柔毛。子房圓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5毫米,柱頭盤狀。果橢圓形,長約1釐米,寬達9毫米,果託淺杯狀,高約2.5毫米,直徑達5毫米,邊緣具淺齒,齒先端截平。花期6一8月,果期8-10月。 [1-2] 

大葉樟分佈範圍

產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區。生於山坡或溪邊的常綠闊葉林中或灌叢中,海拔630-700米。 [1] 

大葉樟栽培技術

大葉樟適時栽植

栽植大葉樟的季節宜選擇在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較好,此時氣温回升,但温度又不太高,且未到黴雨季節,雨水適中,最適於移植。3月前栽植,會遭遇倒春寒危害,而在4月中旬後栽植,則氣温太高,易使苗木失水失重,影響成活。也可選擇在冬季11月至翌年2月栽植,但需採取防寒措施。近幾年全球升温,冬季栽植的成活率大有提高。 [3] 

大葉樟帶冠科學移植

栽植大葉樟時大都採取重截冠或不帶冠方法。初植時,只見一排排杆子,不見樹冠,嚴重影響景觀,且在短期內難以發揮觀賞和遮陰的功能,降低了綠化質量。因此,應採用帶冠移植的方法,使行道樹當年成蔭。 [3] 
大葉樟行道樹用苗,選擇胸徑8~10cm、長勢健壯、樹皮青綠色、無病蟲害的最好。此種苗木正值生長旺盛時期,易恢復、生長快,成型迅速。如選材太大,移植成本高,成活率低;太小,不利於成型,均不可取。 [3] 
移植前先行修剪,幹高3m截幹,上部留3~5個主枝,每個主枝帶若干側枝,去除全部葉片。主幹用草繩細密纏繞,不可過緊(草繩卷杆可起保濕、防曬的作用)。土球直徑60~70cm,高度40cm左右,用草繩包紮成桔子形,保護土球不散坨,以最短的時間運至工地。運輸之前,對苗木全面噴灑少量的水保濕,並蓋好苫布。 [3] 
樹穴需在苗木運來之前準備妥當,否則誤工誤時,做好這道工序至關重要。土穴規格為1m×1m×0.8m(長×寬×深),除去穴內的大石塊、砼石、瓦礫和其它雜物,土質太差的要全部更換種植土。 [3] 
栽植的深度以樹幹基部的土印與地平面相平為準。定植前,測好土球的高度,穴底填入粗砂土,再依次填入種植土,離土球底部10cm時,均勻灑入2.5kg左右的枯餅作為基肥,然後覆土,剪斷土球草繩(尤其是根頸部),舒展根系,按原生長朝向,立在穴中央,邊填土邊踩實、保持樹幹垂直地面,做好圍堰。 [3] 
注意:不可使枯餅肥直接接觸樹根,樹幹上的草繩不能除,儘量保證樹幹挺直。如果苗木有損壞情況,定植前應剪除裂枝、斷根,必要時可在每株樹根上噴灑生根粉。新植的大葉樟,已施了底肥,不用再追肥,生長兩年以上,有明顯缺肥症狀的樹木,則需追肥。 [3] 
水分管理
大葉樟定植後要立即澆定根水,水要澆足澆透,但不能過多,以不漫過圍堰為度,防止苗木受澇。同時,全面噴灑樹幹,使草繩濕透,起到保濕的作用。澆完水後要扶正樹幹,防止歪斜,土球完好、被截乾的大葉樟重心較穩,一般不用支撐物,如有必要,可用木棍支撐。如果天氣乾燥,1周後再澆水1次,同時噴濕草繩,以後依天氣狀況而定。 [3] 
栽植的第1年是成活的關鍵時期,最大的考驗是高温乾旱的季節,因此,做好炎熱季節的抗旱澆水工作尤為重要。澆水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澆水時同樣不能忽略給樹幹和葉片噴水保濕。 [3] 
多次澆水後,樹盤內種植土有明顯下陷的,應及時加土填平,防止樹根裸露,同時,及時清除雜草。行道樹盤一般用預製的樹圈覆蓋,透水透氣,也可在樹盤內栽植麥冬草覆蓋,用來保水保濕,夏季抗旱的效果不錯。 [3] 
整形修剪
適時修剪非常重要。新植帶冠苗木應及時抹芽去萌,集中養分,促使主枝粗壯,儘快成型。已形成一定樹冠的,每年都要進行整形修剪,時間宜選擇初春或冬季。修剪方法:一是培養骨幹枝,選取5~8個較粗壯的枝條(注意枝條的發展方向,應東南西北均勻分佈),作為主枝培養,每個主枝留3~5個側枝,如此形成骨幹枝,去除其餘枝葉。二是疏剪枝葉,對過密的樹冠疏剪部分枝葉,使其通風透光,增強抗病能力。三是加強巡查,隨時剪去枯枝、病枝、斷枝,提高樹木的觀賞性和樹下行走的安全性。 [3] 

大葉樟病蟲害防治

隨着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生物多樣性貧乏,天敵減少,加上道路環境特殊,大葉樟作為行道樹栽植,其生境質量較之野外明顯下降,致使病蟲侵害頻繁。本地大葉樟較少發生病害,但蟲害嚴重;新栽樹木螟類幼蟲危害較多,老樹則蚧殼蟲、葉蟎等危害嚴重。 [3] 
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基本方針,以防為主,噴藥為輔。從進行合理的肥水養護和修剪入手,使大葉樟生長旺盛,通風透光,以增強其抗病蟲能力,再輔以物理、化學防治 [3] 
樟叢螟(樟巢螟
若蟲多發生於春季,約4月中旬至5月下旬。幼蟲吐絲綴葉結巢,在巢內咀食葉和嫩梢,嚴重時將樟葉吃光,特別是對春季萌發的新鮮枝葉危害嚴重,並在樹冠上結鳥巢狀的蟲苞,影響大葉樟的生長與觀賞。 [3] 
防治方法:加強管理,冬季清理枯枝落葉及樹圍內雜草;及時摘除蟲苞並集中燒燬。 [3] 
成蟲和若蟲固定在枝幹、葉片上吮吸樹液危害,嚴重時密集成片,佈滿整株枝葉,白花花的一片,導致樹體長勢衰弱,在通風透光不佳的樹體上尤為明顯。本地若蟲孵化盛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3] 
防治方法:結合冬季修剪,剪除被蚧殼蟲侵害的枝條,刮除樹幹上成蟲;在若蟲孵化活動期用速能蚧、新蚧達或強觸殺劑噴灑,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次;注意保護和利用草鈴、瓢蟲等天敵。 [3] 
桔刺粉蝨
成、若蟲羣集於葉背吸食汁液,並誘發煤煙病,致使大葉樟枝葉發黑、枯死。第1代若蟲孵化活動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 [3] 
防治方法:冬、春季剪除徒長枝、病蟲枝及內膛枝,使通風透光;抓好第1代若蟲防治,可選用25%亞胺硫磷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5.4樟葉蟎成、若蟲主要在葉面刺吸汁液,造成大葉樟葉片發黃、焦落,致使整株樹體葉片灰暗,嚴重失綠。若蟲孵化活動期為4月下旬至6月下旬。 [3] 
防治方法:勤除雜草、病枝、枯枝、落葉;化學防治可用洗衣粉加柴油乳劑200倍液或73%克蟎特1500倍液噴灑。 [3] 
其它預防病蟲害的方法,11月初可採取樹幹塗白,冬季、初春全面噴灑1次石硫合劑波爾多液(2種藥液不可混用)等。 [3] 

大葉樟主要價值

樹皮作桂皮收購入藥,功效同肉桂皮;果實入藥治虛寒胃痛。枝、葉、果及花梗可蒸取桂油,桂油可作輕化工業及食品工業原料。葉研粉,作薰香原料。 [1] 
其生長速度快、冠形好、葉大光亮、病蟲害少、深受人們的喜愛,為湖南廣泛推廣應用的園林綠化新樹種。 [4] 
參考資料
  • 1.    華南桂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華南桂  .中國植物圖像庫[引用日期2017-01-11]
  • 3.    孫建新.淺談大葉樟的栽植及養護技術:現代園藝,2008:30-31
  • 4.    黎玉才.大葉樟的種類及栽培技術:園林科技信息,19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