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花藿香薊

鎖定
大花藿香薊是菊科藿香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3]  植株叢生而緊密,上部多分枝;葉卵圓形,基部心形;頭狀花序,聚傘狀着生於枝頂,花序較大,花色有藍、淺藍、雪青、粉紅和白色。花期7-12月。 [4] 
大花藿香薊原產於墨西哥和秘魯。大花藿香薊喜温暖及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對土壤水分和肥料要求適中。適應性較強。 [4]  大花藿香薊以播種、扦插繁殖。 [3] 
大花藿香薊花朵繁茂,色彩淡雅,株叢有良好的覆蓋效果,是夏秋常用的觀花植物,優良的花壇花卉,可叢植、片植於林緣和草地邊緣,點綴於岩石園或盆栽。 [4] 
別    名
心葉霍香薊,熊耳草,何氏勝紅薊
中文學名
大花藿香薊
拉丁學名
Ageratum houstonianum Mil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菊科
藿香薊屬
大花藿香薊
分佈區域
墨西哥、秘魯
類    別
草花

大花藿香薊形態特徵

菊科藿香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3]  作一、二年栽培,株高30-50cm左右,整株被毛。植株叢生而緊密,上部多分枝;莖鬆散,直立性不強,節間易生根,基部木質化。葉對生,卵圓形,基部心形,有鋸齒,葉面皺摺。頭狀花序,聚傘狀着生於枝頂,花序較大,半球形,全為筒狀花,呈纓狀,花色有藍色、淺藍、雪青、粉紅、淡紫色、白色或淡紫紅色。花期7-12月,或4-5月。瘦果 [1]  [4] 

大花藿香薊分佈範圍

大花藿香薊原產於墨西哥和秘魯。 [4] 

大花藿香薊生長習性

大花藿香薊喜温暖及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酷暑期生長略受抑止。對土壤要求不嚴,對土壤水分和肥料要求適中,過分潮濕或氮肥過多則會開花不良。適應性強,耐修剪。 [4] 

大花藿香薊繁殖方法

大花藿香薊以播種、扦插繁殖。 [3]  種子極易發芽,發芽率幾乎達到100航,小苗生長容易。播種時不宜過密,否則會因小苗過於擁擠、通風不良而徒長。在低温、高濕時易得猝倒病。種子發芽喜光,播種後覆土不宜過厚,不露種子即可。播種後在20-22℃條件下,5天小苗可出齊。一般室內育苗在2月末或3月初播種。從播種到首次開花約80天左右,盆栽觀賞時可比露地栽培提前播種2周左右。
幼苗出齊後,4片真葉時移植一次。待幼苗長大後,可根據情況再移植一次。藿香薊幼苗極不耐寒,生長温度不得低於10℃,否則易受凍害,它是一年生花卉中最晚移人室外温牀鍛鍊的種類。6月初將育好的大苗定植於露地,株行距為25-30釐米*25-30釐米。定植初期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減輕緩苗,成活後無需特殊管理。
在夏季7-8月份高温多雨季節藿香薊生長不良,但不甚嚴重,至天涼後可恢復長勢,開花繁茂直至霜凍 [2] 

大花藿香薊主要品種

常用的優良品種有:
“Blue Cap”,花序高15cm左右,花藍色;
“Spindrift”,花序徑高15cm左右,花白色;
另有切花品種“Tall Blue”,莖高45-60cm。

大花藿香薊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大花藿香薊花朵繁茂,色彩淡雅,株叢有良好的覆蓋效果,是夏秋常用的觀花植物,常見花色有:雪青色,紅色,藍色。是優良的花壇花卉,也可叢植、片植於林緣和草地邊緣,點綴於岩石園或盆栽。 用作花壇、地被、窗台花池、花境、盆栽、吊籃、切花等。 [4] 
參考資料
  • 1.    葉劍秋編著,花卉園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01,第22頁
  • 2.    秦瑞明主編,北方花卉栽培技術,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216頁
  • 3.    馬濟民著,花卉生產與鑑賞,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11,第133頁
  • 4.    張樹林,丘榮編著;劉少宗合著,園林花卉實用手冊,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07,第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