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花藍盆花

鎖定
大花藍盆花(學名:Scabiosa tschiliensisvar. superba)為川續斷科藍盆花屬下的一個變種。
中文學名
大花藍盆花
拉丁學名
Scabiosa tschiliensis Grun. var. superba (Grun.) S.Y.H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川續斷科
藍盆花屬
大花藍盆花

大花藍盆花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60釐米,莖自基部分枝,具白色卷伏毛。根粗壯,木質,長5-15釐米,粗可達2釐米,表面棕褐色,裏面黃色。基生葉簇生,連葉柄長10-15釐米;葉片卵狀披針形或窄卵形至橢圓形,先端急尖或鈍,有疏鈍鋸齒或淺裂片,偶成深裂,長2.5-7釐米,寬1.5-2釐米,基部楔形,兩面疏生白色柔毛,下面較密,老時近光滑;葉柄長4-10釐米,
大花藍盆花
大花藍盆花(12張)
較葉片為長;莖生葉對生,羽狀深裂至全裂,側裂片披針形,長1.5-2.5釐米,寬3-4毫米,有時具小裂片,頂裂片卵狀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5-6釐米,寬0.5-1釐米,先端急尖,葉柄短或向上漸無柄;近上部葉羽狀全裂,裂片條狀披針形,寬1.5-2毫米,下面疏生柔毛。總花梗長15-30釐米,上面具淺縱溝,密生白色捲曲伏柔毛,近花序處最密;頭狀花序在莖上部成三出聚傘狀,花時扁球形,直徑2.5-4釐米(連邊緣輻射花);總苞苞片10-14片,披針形,長5-10毫米,寬1-1.5毫米,具3脈,先端漸尖,基部寬,外面及邊緣密生短柔毛;花托苞片披針形,長3.5毫米,具不明顯的3脈,被短柔毛;小總苞果時方柱狀,具8條肋,肋上生白色長柔毛,長2.5-3毫米(不連冠部),頂端具8窩孔,膜質冠直伸,白色或紫色,邊緣牙齒狀,長約1.2毫米,具16-19條棕褐色脈,脈上疏生短柔毛;萼5裂,剛毛狀,果時長2-2.5釐米,基部五角星狀,棕褐色,上面疏生白色短柔毛;邊花花冠二唇形,藍紫色,筒部長6-7毫米,外面密生白
大花藍盆花
大花藍盆花(4張)
色短柔毛,裂片5,不等大,上唇2裂片較短,長3-4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最長達1釐米,倒卵狀長圓形,側裂片長約5毫米;中央花筒狀,筒部長約2毫米,裂片5,近等長,長約1毫米;雄蕊4,花開時伸出花冠筒外,花葯長圓形,紫色,長2毫米;花柱細長,伸出花外,柱頭頭狀,下位子房包藏在小總苞內。瘦果橢圓形,長約2毫米。頭花在結果時徑約1釐米,卵形或卵狀橢圓形,果脱落時花托成長圓棒狀,長約1.3釐米。花期7-8月,果熟8-9月。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東部、寧夏南部(固原)。生於海拔300-1500米山坡草地或荒坡上。模式標本採自河北小五台山。 [1] 
大花藍盆花
大花藍盆花(5張)
大花藍盆花(變種)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植株較低矮,高10-16釐米;頭狀花序大,直徑5-7釐米;總苞苞片長達2.8釐米,寬3毫米;小總苞長4毫米,方柱狀,具8條肋,肋上具白色長柔毛,膜質冠長2毫米;萼刺剛毛長達3毫米。 [2] 

大花藍盆花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山頂草甸,海拔1600-3200米。模式標本採自河北小五台山。 [2] 

大花藍盆花分佈範圍

大花藍盆花
大花藍盆花(27張)
產河北北部(小五台山、西靈山)、北京百花山和東靈山、山西北部(五台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