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良鎮

(天津市武清區下轄鎮)

鎖定
大良鎮,隸屬於天津市武清區,地處武清區東北部,東與崔黃口鎮接壤,東與南蔡村鎮毗鄰,南連大鹼廠鎮,西鄰大孟莊鎮,北接下伍旗鎮,鎮人民政府距區政府18.5千米 [2]  ,總面積77.7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大良鎮有户籍人口42209人 [3] 
1958年,成立大良公社。2010年,大良、海自窪 [5]  、恩家莊、侯家莊、閆莊、北小良、西蘇7個村遷入木秀園小區 [2]  。截至2020年6月,大良鎮下轄1個社區、55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大良村 [2] 
2011年,大良鎮財政總收入1.55億元,比上年增長78%,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787萬元,增值税2047.5萬元,企業所得税8060.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717元,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0元 [2]  ;2019年,大良鎮有工業企業77個,有規模以上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3] 
中文名
大良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天津市武清區
地理位置
武清區東北部
面    積
77.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5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大良村
電話區號
022
郵政編碼
301703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2020人(2017) [2] 
車牌代碼
人    口
42209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大良鎮建置沿革

1958年,成立大良公社。
1983年,改大良鄉。
1990年,大良鄉撤鄉設鎮。
2001年,雙樹鄉併入大良鎮。
2010年,大良、海自窪、恩家莊、侯家莊、閆莊、北小良、西蘇7個村遷入木秀園小區 [2] 

大良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良鎮下轄55個行政村:大良村、南閆莊村、西蘇莊村、侯家莊村、前沙陀村、後沙坨村、龐各莊村、打鐵蘇村、前趕莊村、後趕莊村、張莊村、霍寺村、北窯上村、北小營村、金辛莊村、黃辛莊村、南趙莊村、後營村、東營村、西營村、炒米莊村、楊場村、東崔莊村、北小良村、楊辛房村、海自窪村、向陽村、電底莊村、西趙莊村、鹼土莊村、安家務村、營門趙村、李千户村、小周莊村、馬辛莊村、劉家務村、恩家莊村、前迤寺村、中迤寺村、後迤寺村、雙樹村、蔡各莊村、小王甫村、富官屯村、蒙村、蒙辛莊村、小河村、北趙莊村、田水鋪村、南四百户村、小十百户村、大十百户村、上九百户村、二百户村、北四百户村 [2] 
截至2020年6月,大良鎮下轄1個社區、55個行政村:木秀園社區、大良村、閆莊村、西蘇莊村、侯家莊村、前沙坨村、後沙坨村、龐各莊村、打鐵蘇村、恩家莊村、劉家務村、馬辛莊村、李千户村、小周莊村、營門趙村、安家務村、屯底莊村、西趙莊村、鹼土莊村、後營村、東營村、西營村、炒米莊村、楊場村、東崔莊村、北小良村、楊辛房村、海自窪村、向陽村、北小營村、姚上村、黃辛莊村、金辛莊村、張莊村、霍寺村、前趕莊村、後趕莊村、南趙莊村、前迤寺村、中迤寺村、後迤寺村、雙樹村、蔡各莊村、小王甫村、富官屯村、蒙村、蒙辛莊村、南四百户村、小河村、北趙莊村、小十百户村、大十百户村、上九百户村、二百户村、北四百户村、田水鋪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大良村 [2] 

大良鎮地理環境

大良鎮位置境域

大良鎮地處武清區東北部,東與崔黃口鎮接壤,東與南蔡村鎮毗鄰,南連大鹼廠鎮,西鄰大孟莊鎮,北接下伍旗鎮,鎮人民政府距區政府18.5千米 [2]  ,總面積77.7平方千米 [3] 

大良鎮氣候

大良鎮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日照時間長,乾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雨量減少,天氣晴朗,晝暖夜涼,温差大;冬季乾旱寒冷,西北風多,日照短,降雨偏少,多年平均氣温12.5℃,1月平均氣温-4.2℃,極端最低氣温-19.9℃;7月平均氣温26.3℃,極端最高氣温4.6℃,年平均降水量518.2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080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28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8月最多 [2] 

大良鎮自然災害

大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霜凍、雷擊等 [2] 

大良鎮自然資源

2011年,大良鎮有耕地面積74047畝,人均1.8畝;林地面積2.3萬畝 [2] 

大良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良鎮轄區總人口4.1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60人,城鎮化率10.2%,另有流動人口2360人,總人口中,男性21030人,佔50.45%;女性20650人,佔49.55%;14歲以下6672人,佔16%;15—64歲23435人,佔56.2%;65歲以上11573人,佔27.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1033人,佔98.45%;有滿族300人,佔0.72%;壯族255人,佔0.61%;蒙古族78人,佔0.19%,朝鮮族14人,佔0.03% [2] 
截至2017年,大良鎮常住人口42020人 [1] 
截至2019年末,大良鎮有户籍人口42209人 [3] 

大良鎮經濟

大良鎮綜述

2011年,大良鎮財政總收入1.55億元,比上年增長78%,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787萬元,增值税2047.5萬元,企業所得税8060.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717元,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0元 [2] 
2019年,大良鎮有工業企業77個,有規模以上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3] 

大良鎮農業

2011年,大良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5.2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62296噸,人均1493.9千克,累計造林2.3萬畝,其中防護林0.5萬畝,經濟林1.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6.5萬株,林木覆蓋率37%,水果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1.5萬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梨、杏、李子,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田水鋪青蘿蔔、後趕莊西紅柿 [2] 

大良鎮工業

2011年,大良鎮工業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金屬製造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比上年增長9.6%,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4.5%,規模以上企業6家,職工8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 [2] 

大良鎮商貿

2011年末,大良鎮有商業網點128個,職工1923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8億元;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2.5億元 [2] 

大良鎮社會事業

大良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良鎮幼兒園13所,在園幼兒670人,專任教師21人;小學3所,在校生2852人,專任教師15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50人,專任教師11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340人,專任教師110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6%,比上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 [2] 

大良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大良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152平方米;村文化活動中心55個 [2] 

大良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大良鎮鎮醫院1個,病牀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43張;固定資產總值41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8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 

大良鎮社會保障

2011年,大良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4人,人數260人,支出56萬元,月人均18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人,支出7.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9人,支出4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1家,牀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5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100萬元,基金支出合計60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67萬人,參保率97% [2] 

大良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良鎮有郵政網點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萬份(冊),業務收入120萬元,電信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6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6萬户;移動電話用户0.3萬户;互聯網用户0.8萬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80萬元 [2] 
  • 給排水
2011年末,大良鎮鎮區有自來水廠3座,有深水井4眼及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2萬立方米 [2] 
  • 供電
2011年末,大良鎮鎮區供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1座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大良鎮鎮區有綠化面積1萬平方米 [2] 

大良鎮交通

大良鎮交通運輸境內有武香路、旗良路、廊良路延長線3條公路幹線通過,其中廊良路延長線境內長10千米,雙向單車道,通往廊坊、崔黃口。縣鄉級公路10條,總長70千米 [2] 

大良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良鎮,因鎮政府駐大良村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1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紀恆總主編;吳松林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天津市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9年8月:153-154.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9.
  • 4.    2020大良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7-08]
  • 5.    馬悦齡總纂;武清縣地方史志編修委員會編著. 武清縣誌 天津市[M]. 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