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膜蓋蕨

(腫足蕨科大膜蓋蕨屬植物)

鎖定
大膜蓋蕨(學名:Leucostegia truncata (D. Don) Fraser-Jenk.)是腫足蕨科大膜蓋蕨屬植物。
中文名
大膜蓋蕨
拉丁學名
Leucostegia truncata (D. Don) Fraser-Jenk.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龍膽目
腫足蕨科
大膜蓋蕨屬
大膜蓋蕨

大膜蓋蕨形態特徵

生活型:
土生蕨類;
株:
高30-70釐米;
莖:
根莖粗壯,長而橫走,木質,密被鱗片及黃棕色柔毛,鱗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近全緣,棕色;
葉:
葉疏生:葉柄長20-35釐米,禾稈色或棕禾稈色,直立,草質,無毛;葉片長三角狀卵形,長25-38釐米,基部寬17-25釐米或稍寬,三回羽狀,羽片10-12對,基部1對對生,有柄,長〔角形,基部1對長12-20釐米,寬6-12釐米,具淺裂尾尖,上部羽片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一回小羽片約10)對,互生,上先出,有短柄,斜卵形或橢圓形,基部下側1片長5-8釐米;末回小羽片5-8對,互生,無柄或有短柄,近菱狀卵形,長1-2.5釐米,寬0.6-1.2釐米,圓頭或鈍頭有鈍齒,基部上緣淺裂,裂片2-3片,卵形或倒卵
果:
孢子囊羣位於近裂片基部上側缺刻處,着生小脈頂端,每末回小脈1-2枚;囊羣蓋橢圓形或腎形,灰色,全緣,基部着生,宿存;

大膜蓋蕨生態習性

國內產地:
台灣、廣西(象縣)、雲南(麻栗坡、蒙自、佛海、臨滄、嵩明 、雙柏、騰衝、馬關、景東、賓川)、西藏(樟木、錯那);
國外分佈:
廣泛尼泊爾、印度北部、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波利尼西亞等亞洲熱帶地區的山地;
生境:
山地混交林下或灌叢中;
海拔:
1800-2800m;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