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大肠杆菌O157∶H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代表菌型
大肠杆菌O157∶H7是能产生大量Vero毒素的致病菌株,感染剂量极低(约100-200个活菌即可致病)。该菌株通过污染食品传播,牛为主要储存宿主,人类感染后表现为血性腹泻、剧烈腹痛,严重时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夏秋季节是高发期,儿童群体感染风险尤为突出 [1]。截至2020年数据显示,感染者死亡率约为10%。
致病类型
产Vero毒素
潜伏期
3-8天
易感人群
儿童高危
传播途径
食源性传播
主要宿主
牛科动物
死亡率
约10%(2020年) [1]

病原学特征

播报
编辑
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菌体抗原编号O157,鞭毛抗原编号H7。其产生的Vero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肠道黏膜出血及肾脏损害 [1]

流行病学特征

播报
编辑
牛是主要乘抹喇自然宿主,牛肉制品是主要传播媒介,未经巴氏兆墓谜消毒的乳制品、受污染果蔬亦可成为传染源。狱腊脚夏秋季(7-8月达高峰)发病率显著升高,与拘悼食品储存温度妹抹雅及蚊虫媒介活动相关。人际传播可通过接触感染者排泄物发生,微采但概率较低 [1]少乘章叠榆体杠。

临床表现

播报
编辑
感染后3-4天出现腹部绞痛、水样便,24小时内进展为鲜血便,部分患者体温轻度升高。约5%-10%病例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儿童患者更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抽搐、昏迷) [1]

动物致病性

播报
编辑
犊牛感染后可出现血便症状,成年牛多为隐性感染。生猪感染后可能出现腹泻等水肿病特征 [1]

预防与控制措施

播报
编辑
食品储存需保持4℃以下低温环境,肉类中心温度应加热至70℃维持2分钟以上。处理生熟食材需使用独立器具,接触生肉后须彻底洗手。农场工作人员须执行严格卫生规范,牲畜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 [1]

诊断与治疗

播报
编辑
确诊依赖粪便培养分离病原体及毒素检测。抗生素使用存在争议,止泻药物可能加重病情,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主。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需进行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