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腔金線傀儡

鎖定
大腔金線傀儡班社。一般以家庭為紐帶,如父子、兄弟、叔侄組成一個班。每個班社按慣例都有一個名稱,如“福興台”、“翠雲台”等,以台為單位。全部服服裝、道具、鑼鼓及傀儡,只用兩籮筐便裝完,合成一擔,故有稱傀儡擔。每一傀儡擔一般只有兩名藝人,如上所述都是有親緣關係的人。年長者(也是技藝較精者)抽傀儡線表演和演唱;年少者在後台手腳並用打鑼鼓並幫腔。舊時,藝人們表演傀儡戲兼做巫道並以此為業。解放後大多轉為務農,閒時做傀儡戲。 [1] 
申報地區或單位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類    別
曲藝
代    碼
07
地    區
福建省南平市
編    號
第一批

大腔金線傀儡表演場所

按當地習俗,傀儡演出都擇無人居住的廟完宇、祠堂及其它寬敞的舊房。因村民們相信傀儡既能驅鬼又會招來野狐孤魂,可能會騷攪人們的平靜生活,有人住的房子不讓演傀儡戲,具體在哪個地方搭台,一般由還“傀儡願”的東家來辦。擇好場所後便用竹、木材料搭一簡易舞台,約一米高、三至四米寬,有一定的深度便可。飾以若干幕布,表演區在台前一米處。表演區正中靠“天幕”處設一微型長方桌,兩邊有微型椅子,桌圍上繡有傀儡擔的台名。抽傀儡者站在“天幕”後操縱表演,打鑼鼓幫腔者則在後台設鑼鼓架。一般在一個村落只設一個點搭台,可供許多還願者還願,附近村落的人也可能就近來此了卻心願。所以,有時可搭一個台演數月。 [2] 

大腔金線傀儡傀儡製作

舊時,本地藝人用樟木自刻傀儡頭,然後用篾扎身軀、四肢。服飾冠帽為家庭婦女刺繡縫製。現今傀儡頭多去泉州購買,戲袍冠帶有自制的也有購買的。
傀儡製作主要按六個行當來區分,傀儡台“請神詞”中有“拜請梨園台上一生、二旦、三醜、四淨、五夫、六未”等詞語。也就是説,傀儡頭是按這六個行當的樣式來刻制的。再按劇情的不同配上相應的冠帶和服飾,就可扮演各種不同角色了。
早期一台傀儡擔只有傀儡二、三十個,如遇劇情需要不夠用時,另準備有不同扔微型面具,臨時替換角色。
現在有的傀儡擔的傀儡數已增加許多。如《新福興台》已有六十幾個。
傀儡線少則五根、多為九根,一般七根,仍處於比較原始狀態。 [3] 

大腔金線傀儡唱腔藝術

藝人們自稱其唱腔是“大腔”,與文獻中對“高腔”的描述相符。即“聲調高亢、後場幫腔、翻高調、只有打擊樂,不用管絃”與贛劇高腔曲牌《駐雲飛》比較,大腔曲牌《一柱茗香》與其有近似之處。一是曲調旋律大致一樣,並在句子後三字翻高用假聲並幫腔。二是二者都是前後兩部分有調性對比,從原調處下四度犯調(以宮為徵)。但是,與本省其它地方的大腔戲、四平戲比較,則沒有這些共同點,原因還待研究。不過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延平大腔除《一炷茗香》外,其它唱腔曲調多似本地三間列三歌,可能半農半藝的藝人們把山歌摻入唱腔,原來的曲調卻慢慢淡出了。 [4] 

大腔金線傀儡劇目形式

金線傀儡的劇目存在三種類型:一是保存了部分元明南戲傳奇劇目,如《李雲娘捱磨》、《白兔記》、《倭袍記》等;二是大量的説史(講小説)劇目;三相當一部分的明清通俗神話傳説劇,如《華光傳》、《陳靖姑捉妖》等。第一種情況已保存得不完整,或只剩下個劇名,很少演出或不能演出。第二種情況是主要的演出劇目,藝人們根據某個小説或連環畫內容自編劇情,分配角色行當,用祖輩留傳下來的通據(劇)本中各種角色通和台詞、唱詞來表演,類似民間劇團演“幕表戲”。值得注意是,藝人們往往在表演中以第三人稱形式説白和演唱,如電影中的“畫外音”。表演者講述故事情節,傀儡表演圖解講述內容。這種表現方式,可能有久遠的歷史傳統。這類劇目有《東周十二國全卷》、《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飛龍記》、《萬花樓》、《粉妝樓》等共十餘種。第三種情況是專為“還傀儡願”者所指定要演的或開台的神仙故事劇目,如“遮台”(開台)儀式中的《太白金星下凡》以及驅邪祛妖的《華光傳》、《夫人傳》等 [5] 

大腔金線傀儡傳承保護

2022年,大腔金線傀儡(松溪路橋)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