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縱湖

鎖定
大縱湖,湖泊名,屬裏下河水系。位於江蘇鹽城市鹽都區泰州興化兩地,當地又名平湖,為古射陽湖經分化解體後的殘跡湖之一。大縱湖地處裏下河平原腹地,是運東湖羣中地勢最為低下的地區。湖形略近橢園形,面積為2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6平方公里 [1]  ,屬碳酸鹽類鈉組Ⅰ型淡水湖 [2] 
中文名
大縱湖
外文名
Large vertical Lake
別    名
平湖
縱湖
所屬水系
裏下河水系
地理位置
鹽城、泰州兩市之間
流經地區
鹽都,興化
主要支流
蟒蛇河
主要支流
朱瀝溝
東渦河
岡溝河
湖泊長度
6.00公里
湖泊寬度
5.5公里
進水河道
南西部的鯉魚河、中引河、大溪河
開放時間
8:00-17:00
門票價格
60元 [17] 

大縱湖地理位置

[3]  大縱湖位於鹽城鹽都區西南邊陲,距鹽城市區45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119°43′至119°50′,北緯33°7′至33°13′;東與鹽城市鹽都區大縱湖鎮濱湖街區相接,北與鹽城市鹽都區樓王鎮北龍港街區相接,西與泰州興化市沙溝鎮相接,南以大縱湖與泰州興化市中堡鎮相接。交通便利,雙新大道高等級公路直達,K5路空調公交車也到當地,去遊玩十分方便!
大縱湖
大縱湖(80張)
大縱湖旅遊區地處蘇中裏下河腹部,位於鹽都區大縱湖鎮,距市區4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度假區內的大縱湖是裏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素有“水鄉澤國”之稱。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6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度假區內不僅擁有一望無垠的湖蕩水面、清澈透明的二級水質、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四季分明的宜人氣候等良好的湖蕩濕地生態資源,而且擁有“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卧冰處、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學家陳琳之墓、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宋曹的故居、“揚州八怪”之一的書畫家鄭板橋教書館等獨特的人文資源。 大縱湖自古為鹽城名勝,縱湖秋色列入鹽城新十景之一。她以寧靜致遠的意境、恬淡秀美的風光、清雅綺麗的魅力吸引着眾多遊客前來觀光。
大縱湖旅遊度假區以大縱湖水面為核心、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厚重的裏下湖文化為底藴,重點發展特色旅遊項目,進一步豐富人文內涵和湖蕩景觀,建設成集湖蕩觀光、休閒度假、民俗採風、生態教育、科考探秘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型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首期核心區開發面積3.5平方公里,已於“十一”對外開放。建有入口廣場、水上風情、歷史人文、佛教文化、蘆葦迷宮等功能區,形成濕地生態、興湖晚照、江楓漁火、綠嶼隱秀、禪寺鐘聲、荷影伏波、蘆蕩驚雁、仙島瓊閣八大景觀,其中蘆葦迷宮為世界之最,已申報了吉尼斯記錄。. [4] 

大縱湖自然資源

縱湖雪景
縱湖雪景(14張)
在鹽都區和興化市交界處,有一個碧波盪漾的湖泊,這就是大縱湖。
大縱湖面積為2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6平方公里 [1] 
大縱湖為過水型湖泊,南部和西部的鯉魚河、中引河和大溪河等為主要進水河道,東北部的蟒蛇河為主要出水河道。湖盆淺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微傾,深水區位於湖的西南部。常年平均水深為1.02米至1.5米之間。湖底平整,土質堅硬,多為雞骨土,很少淤泥,湖水清澈見底,可見魚蝦水草,天然餌料豐富,適宜各種水生動、植物的生長。
大縱湖鎮因其境內的大縱湖是蘇中裏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而得名,素有“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的美譽。大縱湖又名平湖、縱湖,原由古瀉湖演變而來,約形成於南宋以前,距今800多年。

大縱湖生態環境

大縱湖
大縱湖(1張)
湖形略近橢圓形,水位1.42m,長6km,最大寬5.5km,平均寬4.67km,面積28.02km2;最大水深1.50m,平均水深1.02m,蓄水量0.286×108m3
湖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温14.3℃,1月平均氣温1.0℃,7月平均氣温27.1℃。多年平均降水量1060mm,6~9月佔全年降水量的64.2%。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350h,輻射總量506500J/cm2,無霜期221天。主要承受郭正湖、得勝湖蜈蚣湖等周圍湖蕩來水,經由西部的大西河以及南部的中引河、鯉魚河入湖,調蓄後由東北部的蟒蛇河及東部的興鹽運河下排,是裏下河地區滯蓄洪澇的主要場所。洪澇災害頻繁,旱災亦不鮮見。1954年洪水最高水位3.09m;1932年大旱,湖泊乾涸,湖底塵土飛揚。
大縱湖1
大縱湖1(79張)
湖水透明度65cm,pH值8.4。礦化度351.16mg/L,陽離子Na+、Ca2+、Mg2+、K+含量分別為36.23、45.5、14.25、1.85mg/L;陰離子HCO3-、Cl-、SO42-、CO32-含量分別為159.81、48.04、38.23、6.00mg/L,屬重碳酸鹽類鈉組Ⅰ型淡水湖。DO2.62mg/L,TFe0.02mg/L,TN1.2mg/L,TP0.04mg/L,SiO23.22mg/L;NO3--N1.16mg/L,NO2--N0.04mg/L,PO43--P0.03mg/L。屬草型湖泊。
大縱湖水亞硝酸鹽0.01毫克/升,溶解氧平均5.5-7.5毫克/升以上,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微量元素,非常適合螃蟹等水產品生長。

大縱湖湖泊類型

大縱湖屬重碳酸鹽類鈉組Ⅰ型淡水湖。

大縱湖魚類

大縱湖計有魚類22科60餘種,以鯉科為主。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鯽、鯿、鮊、鱖、烏、黃顙等。湖中亦產青蝦白蝦羅氏沼蝦等。漁業除天然捕撈外,養殖生產發展較快,至80年代末,各類養殖面積已達6.72km2。養殖種類以草、團頭魴、鰱、鱅、鯉、鯽和河蟹為主。

大縱湖水生植物

大縱湖
大縱湖(11張)
水生植被覆蓋率95%。近岸地區以蘆葦、蒲、菰、蓮藕和菱為主;在開敞水域沉水植物遍佈,主要種類有苦草聚草馬來眼子菜輪葉黑藻等。湖中螺、蜆資源豐富,平均數量92ind./m2、生物量150g/m2。

大縱湖歷史文化

大縱湖的成因有沉湖説和瀉湖説二種。
沉湖説稱大縱湖原為一座繁華的東晉城,因突然地陷而被水淹沒。1929年大旱,湖底乾涸,曾發現有許多鍋灶、城牆磚、鋪地磚、瓷瓦罐、罈子等,還見到一根斷旗杆、一眼古井,以及城牆和街道的殘跡。
瀉湖説者考證,大縱湖由瀉湖演變而來,初次成陸後為灘塗,曾有人類活動,後因海水入浸沉沒,海水東退後,此處因地勢低窪,形成湖泊,距今已800多年。
大縱湖雖然地方偏僻。可歷史上卻出了不少名人,人文歷史和文化內涵也十分豐富。
陳琳 陳琳 [3]
陳琳
[5]  陳琳(?—217)字孔璋,古射陽縣人。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長書檄,亦善詩文。初為漢末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欲召外兵誅宦官,陳琳累諫不聽,何進竟敗。董卓乘機率兵入洛陽,陳隨袁紹伐董卓,並掌管書記。
袁紹令他作《為袁紹檄豫州》,指責曹操無德,不可依附。後袁紹敗,因陳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任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建安二十二年(217)病逝,葬於射陽湖畔鹽瀆境(今流均溝西四里)。明萬曆年間,鹽城縣知縣楊瑞雲祭墓詩文。
宋曹
[6]  宋曹(1620—1701) 字彬臣,號射陵。書法家,愛國詩人。生於鹽城南門(今市城區)。幼年受其父博學好古薰陶,7歲開始研帖臨池。
宋曹 宋曹 [2]
宋曹工詩善書,才華出眾,但仕途並不得志,南明弘光時,官至中書舍人。清順治四年(1647)與厲豫等人起兵反清。兵敗,身陷囹圄。營釋後,宋退隱鹽城南門外湯村,閉門養息,會友談藝,造詣日深。康熙元年(1662)至八年間,朝廷兩次徵詔,州官推薦,宋隱居不仕。康熙十七(1978)年,朝廷為纂修明史,徵詔海內名儒,侍郎嚴沆江蘇巡撫慕天顏共舉應試,宋又以母老年事已高固辭不赴。此後,出遊江淮,客揚州、鎮江、崑山、蘇州、杭州等地,與顧炎武等結為好友。
他飽覽南北名碑,吮吸精髓,加以融會貫通,終於自成一體,書成《草書千字文》(時有木刻本,舊藏鹽城兜率寺,道光二十八年(1848),其後裔又事重鐫,復雙勾勒石,嵌藏於家祠內)。宋晚年學與歲俱進,書法更臻精善,又撰成論著《書法約言》。全著含總論、論草書等7篇,對學書要略、文字和楷、行、草各書都有精闢論述。
宋曹的墨跡流傳很廣。淮陰、揚州、鎮江、蘇州、南京、杭州等地皆有收藏。當今日本書道界,亦有研究宋曹書法的學術團體。宋亦善詩文,著有《會秋堂詩文集》、《杜詩解》等。康熙二十二年(1683),兩江總督于成龍特邀他赴南京纂修《江南通志》。志成後,他堅持不列己名。於甚敬重,稱之為“射陵先生”。康熙四十年(1701),病逝家鄉。
太湖秋月
太湖秋月
太湖秋月(1張)
[7]  大縱湖一名太湖,見《明史河渠志》;又名太湖,見《行水金鑑》,康熙《淮安府志》載太湖灝波稱為鹽城八景之一,湖在鹽城縣治西南北宋莊,據乾隆《鹽城縣誌》、康熙《淮安府志》及《天下郡國利病書》皆言湖南北有三十里,東西有十五里。《明史·河渠志》説:方圓六十里,水是匯合高郵、寶應、興化、泰州諸地來水為湖。
在秋高氣爽、金風送暑之際,月夜扁舟,波平如鏡,綠楊倒影,紅蓼花疏,然後灝波潢漾,安翔徐回,確是最佳幽景。
大縱湖2
大縱湖2(80張)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湖不在小,有景則靈。大縱湖自有其壯麗的景色,波光雲影,匯於一湖,四季而不同。至若春明。湖水清澈,湖田葦青,春風吹拂,碧浪翻滾。夏日炎炎,湖堤楊柳如煙,鶯啼蝶舞。接天蓮葉,千頃一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豔。待到八月,春華秋實。藕壯菱飽,稻香蟹肥,湖中又是另一番景色:月滿平湖,光耀千里,螟煙漠漠,瀕露零零。嚴冬臘月,湖中葦白如雪,游魚潛底;來自北國的越冬鳥,不時在湖面出現。

大縱湖傳説故事

大縱湖傳説
大縱湖傳説(79張)
[8]  古時候,大縱湖原為一座繁華這一段叫晉城,因突然地陷而被水淹沒。東晉城古時比較繁華。在這個城市裏,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叫宗保子。因家裏比較貧困,還有一個70多歲的老母親,生活的擔子全落在他身上。宗保子靠做豆腐度日,每天上街賣豆腐,回家時都要經過一座祠堂做書房的門前,在這個門兩邊有一對石獅子,石獅子旁邊有一個燒餅攤子,他總要買幾隻燒餅和油條帶給母親,自己一個也舍有得吃。這種孝順母親的精神感動了天上的一位神仙,這個神仙下凡了,就在石獅子跟前等宗保子經過。
這天,宗保子走到石獅子旁邊又買燒餅油條了。那仙家將他叫住,將他的豆腐全買下來,隨即説:“宗保子,你是很孝順的人,這裏要發洪水了,要每天都到這個石獅子面前看看,看看石獅子的眼睛紅不紅,如果紅的話,洪水將要來了,你就趕快馱你媽媽去逃命,這相城要被水淹掉的,”那仙家説完説不見了。這事宗保子雖感到奇怪,但他認為那老人家是仙家,説話不會錯的。於是,他每天挑着豆腐擔子到石獅子跟前,都要看看石獅子的眼睛紅不紅。
這事情被來讀書的學生看見了,問宗保子為為什麼在石獅子面前看得發呆,宗保子就老老實實地説了這件事。學生們聽後就哈哈大笑起來。“石獅子的眼睛會紅嗎?”“你是不是瘋了?”宗保子聽到學生在嘲笑他,就挑着擔子回家了。第二天,有個頑皮的學生偷出先生的硃砂筆,走到石獅子跟前,將石獅子的眼睛塗紅,看看宗保子看見了會怎麼辦。宗保子同往常一樣,走到石獅子面前,看一看石獅子的眼睛,這一看,他大吃一驚,石獅子的眼睛紅了,便放下擔子,飛跑到家,背起母親就跑,果然,天地一聲巨響,颳風下雨,打雷閃電,只聽得後面的嘩嘩哄水洶湧而來,宗保子揹着母親跑呀跑呀,風狂雨大,只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媽媽叫他放下來歇歇,宗保子只得將媽媽放下來,想息口氣再跑,説也奇怪,宗保子把媽剛一放下,風停雨止。
此時,一條大鯉魚從他母子倆頭上跳過,再一看,東晉城不見了,只見他母子腳下留有一個大泥墩子,這個墩子前面也變成了湖。看着前後白茫茫的湖水、滿湖的魚蝦跳躍,母子就落腳在這個土墩子上,靠捕魚捉蝦生活。從此,東晉城就變成了大縱湖,而宗保子落腳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宗保莊(湖東南方向隱約可見的村莊便是宗保莊,即為興化市中堡鎮)。這裏還流傳着一首民謠:“有女不嫁宗保莊,後頭有湖前有蕩,沉不沉、‘乓’不‘乓’,大浪掀上後檐牆,出門無船難動步,隔湖望娘難見娘”。
鎮湖塔的傳説
傳説在古時候,這個大湖很不安寧。乾旱水災連年發生,弄得百姓日不潦生,不知何年,一場地震,房屋倒塌無數,偶有一白髮長鬚老者路經此處,見其淒涼景象,便指點説:這個大湖下有條大蟒蛇,盤在湖的四周,想修成正果,去東海成龍。可它很不安份,常常吸一口能將涓水吸乾,吐一下,使湖水漫天,搖身一動便地震水嘯,你們想安寧,必須在湖東南蛇頭七寸處砌一座五層寶塔。當地老百姓認為這是神仙點化,便找來能工巧匠,日夜建塔。正好建塔的工匠又姓鄭,人們就把這座截取名為鎮湖塔。後來這條大蟒經不住神仙的折磨,便強行向東游去,半路上大蟒的肚皮被一條鱖花魚脊背上的劍刺刺破,大蟒未游到東海,鮮血流盡死去。蟒蛇遊過的地方,便成了一條大河,這條河就是莽蛇河,民間還留有蟒蛇河的傳説。
龍興寺的傳説
龍興寺
龍興寺(1張)
[9]  龍興寺的前身叫龍興庵,座落在北宋莊(今大縱湖鎮政府所在地)東南,朝陽河上“東閘橋”畔。相傳大明天啓四年(1625年)初秋,山西五台山一個雲遊和尚身背一尊蹺腿長鬚、一手拿板的文殊菩薩,一路化緣到南海修煉。一天,途經大縱湖北濱的北宋莊歇腳,入夜,忽見莊東南藕池塘盛開的荷花上端坐着一尊彌陀大佛。一覺醒來,已是清晨,和尚來到莊東南,見有一片四、五畝大的荷塘,周邊有五條小溝向不同方向延伸。
和尚看罷心想,這地方真是寶地,若將荷塘填平建廟,豈不成為五龍戲珠?妙哉!妙哉!夜裏所夢,莫非神靈點化於我,隨即打聽到荷塘主人乃北宋莊宋氏十三世祖大富户宋復隆。便向宋説明心意:“我不再往東海化緣修煉,願在荷塘上建一座廟宇供世人修行,普渡眾生,今日與你結個緣,望你讓出荷塘。”主人答應施捨荷田數畝建廟,從此,和尚挑土填塘。日復一日,肩頭磨起了“肉瘡”,仍堅持不懈。廟墩挑好後,和尚便以化來的錢財購買木料,模仿南海廟形,以木樁打基礎,建起了“龍興禪院” 。據北宋莊梅賦堂《宋氏宗譜》記載:逸史射陵諱曹公(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為之序並手書:“因除之曰龍興禪院,其義蓋取諸騰飛焉”。後又改名為“龍興庵”。
龍興庵計有樓房瓦屋35間,主體是前後兩大殿,後有藏經樓。前殿即韋陀殿、後殿即大雄寶殿,東西兩側為東鎖馬居和西鎖馬居。東西鎖馬居樓上立有紅、黑木馬各一匹。據説夜間常出來偷吃莊稼,後被人用鐵釘將四腳釘住得以安寧。大廟兩側建有廂房,除供佛徒食宿外,分別設有兩個“理堂”,一日叫“同善堂”,一日叫“益興堂”。佛徒叫“在理”。凡參加佛教的人都必須在此兩堂戒煙酒、戒性慾,學坐禪,練修身養性之功。大廟東廂房東側為一巷道,巷道東另有兩幢樓房,前為文昌閣,後為魁星樓。前後殿天井間有一座小花園,遍植梧桐、銀杏綠竹、曲徑通幽,清靜幽美,天井中間立有丈餘鐵鼎香爐一座,旁邊不遠處放有石頭一塊,此石放到水裏不沉,人卻搬不動,出家人都把它當着一塊仙石,坐此石上削髮燙戒疤。後來,人們便把這塊石頭叫“求戒石”。

大縱湖旅遊文化

大縱湖自古為鹽城名勝,縱湖秋色列入鹽城新十景之一,她以寧靜致遠的意境、恬淡秀美的風光、清雅綺麗的魅力吸引着眾多遊客前來觀光。
縱湖美景
縱湖美景(80張)
大縱湖不僅擁有千里蘆蕩、水波浩淼、侯鳥遷徙等自然景觀,更有水上長廊、寶塔、龍興寺、水月觀音、板橋書屋、水車羣、魚鷹捕魚等十多處人文景點。
大縱湖有其壯麗的景色,波光雲影,匯於一湖,四季而不同。至若春明,湖水清澈,湖田葦青,春風吹拂,碧浪翻滾。夏日炎炎,湖堤楊柳如煙,鶯啼蝶舞。接天蓮葉,千頃一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豔。待到八月,春華秋實,藕壯菱飽,稻香蟹肥,湖中又是另一番景色:月滿平湖,光耀千里,螟煙漠漠,瀕露零零。嚴冬臘月,湖中葦白如雪,游魚潛底;來自北國的越冬鳥,不時在湖面出現。
大縱湖雖然沒有滾滾長江的舉世聞名,沒有滔滔黃河的一瀉千里,更沒有廬山瀑布的飛流直下,但她端莊秀麗、雍容大度、秀外慧中,比之西湖亦毫不遜色。

大縱湖蘆葦迷宮

[2]  大縱湖蘆葦迷宮位於該湖西北部,蘆葦迷宮一天然蘆葦灘為主,並適當進行了人工擴建和改造。迷宮總面積為140905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約為70169平方米,蘆葦面積約為70736平方米。迷宮內有三條主航道,平均水深約為1米,航道總長度約7650米。由於天然蘆蕩一直處於原生態,該區域內的蘆葦長成後最高可達5米。該迷宮內的蘆葦品種也優於其它蘆葦,具有生長期長等特點。蘆葦長成後最高可達5米,而且葉面闊大厚實、香味濃郁。成熟後的蘆葦具有皮薄、殼黃、光潔度高等特點,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蘆葦迷宮
蘆葦迷宮(80張)
坐船置身於14萬平方米、擁有33個岔口及66條水道的“蘆葦迷宮”中,令人興奮不已。周圍青色的蘆葦就好像一道道密密的圍牆,誰都猜不出這些圍牆後面的秘密,只能懷着一肚子的好奇,隨着船的前進一路探索過去。每穿行過了一道圍牆下的水道,抬眼望去,又似有無數道蘆葦牆錯綜複雜地出現在眼前,而水道則形成了好多個岔口,這些岔口中只有一條是活道,可以繼續前進,而其他的岔口通向的要麼是死道,要麼是循環道,船走了一圈還回到原來的地方。這裏的水道和蘆葦叢組成的迷宮極像一個八卦陣,不熟悉地形的人駕船進入其中,沒有兩三個小時是絕對轉不出來的。
在迷宮中探路探累了,我們乾脆讓船順水漂流,享受春天蘆蕩裏的種種妙處。船行,驚動了蘆葦叢中的各種野鳥,一羣白鷺會突然出現在船頭,優美的身姿十分曼妙,一羣野鴨在船旁與船並駕齊驅。各種不知名的野鳥叫聲此起彼伏,應合着清風吹過蘆葦的颯颯聲,非常動聽。據説運氣好的話,還會有魚從水裏直接跳上船呢。蘆葦散發着濃郁的清香味,深呼吸一下,滿心芬芳。

大縱湖東晉古城

東晉古城
東晉古城(2張)
[10]  大縱湖東晉古城項目佔地面積975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億元,由入口綜合服務區、歷史人文主鎮區、旅遊商品餐飲購物區、特色會所集中區、酒店休閒娛樂區等組成,計劃用兩年時間,將其打造成集旅遊、休閒、度假、商貿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集聚區,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鄉島城。
東晉古城入口服務區建設項目包括城門樓、碼頭、客運站、遊客服務中心和旅遊商品展銷中心等。

大縱湖龍興寺

龍興寺
龍興寺(46張)
[9]  龍興寺位於大縱湖鎮境內的大縱湖畔,原名龍興庵。相傳明朝天啓年間,山西五台山有一和尚沿路化緣,一天至湖濱的北宋莊借宿,夜裏夢見莊東南的藕池塘中,在一片盛開的荷花上,端坐着一尊彌勒大佛。天亮他醒來後到莊東南察看,果有一片池塘,他認為是神靈點化,於是便在此化緣,建起了“龍興禪林大廟”,後改名龍興庵。原庵內建有樓房瓦屋30多間,主體前後兩大殿。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強佔了寺廟,拆除了廟內主體建築,用於構築工事,後均毀於戰火。
1995年11月重建龍興庵為龍興寺。次年9月19日舉行釋迦牟尼大佛開光典禮。江蘇省佛教協會主席、鎮江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大師手書“龍興寺”匾額。鹽都區佛教協會設在該寺內。2000年6月,原佛教徒退俗離寺,新調來廣州廣學寺年輕佛徒6人,唸經誦課。寺內有前後大殿,前殿佛座有大肚彌勒、護法佛陀各一樽。後殿為大雄寶殿,有佛像13樽。其釋迦牟尼佛像高9.6米,東廂房五間,設有五觀堂(齋堂)。全年來寺觀光的香客絡繹不絕,每季有大香期活動,暮鼓晨鐘,可與蘇州寒山寺媲美。寺外建築有長廊,建於1997年,長210米,氣勢磅礴,亭廊相間,令人心曠神怡。
觀湖樓,建於1988年,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手書匾額“觀湖樓”。樓形古樸,飛檐翹壁、雕樑畫棟、四周廻廊,登樓遠眺,賞心悦目。九曲橋,建於1997年,全長220米,號稱雙九曲,雙曲之間設有亭台,名“雲台”,夜幕降臨,雲台霓虹閃爍,如彩虹卧波。興湖塔,建於1997年,7層,高38米,雄姿挺拔。每層有菩薩像一尊,四周蘆葦環生,與寺廟曲徑相通。登塔遠眺,雲低湖闊,浩渺煙波,水天一色,寧靜致遠,美不勝收。

大縱湖退圩還湖

引江入湖
大縱湖
大縱湖(1張)
大縱湖是裏下河地區最大的湖泊,也是鹽城大市區水源地——鹽龍湖的上游水源地。大縱湖水流向蟒蛇河,蟒蛇河水流入鹽龍湖。因而,淨化大縱湖的水質,對於蟒蛇河沿岸的居民,以及飲用鹽龍湖水的市民,影響深遠。
長期以來,由於“重開發、輕保護”,湖泊被圍墾、過度養殖等問題日益嚴重。2.64萬畝湖面被266個養殖户“瓜分”,魚蟹飼料令湖水富營養化成分升高、水質退化。圍墾、過度養殖等問題嚴重,湖泊功能和生態環境嚴重下降,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大縱湖可能變成一潭死水。淺水區域船早已開不進去了,已經淤掉了。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呼籲,要還老百姓一個生態環保的乾淨大縱湖。
2010年,相關政府部門想挖深大縱湖2米的想法,把“南水北調”工程之一的沙黃河水引入大縱湖,一方面可以改善大縱湖水質,一方面也起到抗旱排澇作用。2011年,迎着沿海開發的重大機遇,“退圩還湖”工程被鹽城市政府納入沿海開發戰略。此後,省政府辦公廳批覆了鹽城市政府《關於請求審批大縱湖(鹽城市域)退圩(圍)還湖專項規劃的請示》。
大縱湖
大縱湖(80張)
退圩還湖工程的總體目標,就是要恢復大縱湖的行、蓄洪能力,改善水源水質,逐步修復和提升湖蕩生態服務功能,建立優化的湖泊資源保護和開發模式,改變過去的污染局面。
“引江入湖”工程,即在大縱湖向西疏浚河道,引南水北調重要水道——沙黃河的江水入湖。為增加引江水量,又在湖中開挖長5公里、寬100米、深2.5米的湖中河,藉助江水淨化湖水,改善市區水源質量,再現大縱湖“平湖秋月”的秀美風貌。過去,大縱湖水是泰州興化境內大興河、鯉魚河兩條大河的尾水,“引江入湖”工程竣工後,大縱湖水主要是長江水了。改變了過去多年的水源結構,打通了與沙黃河的接口,大縱湖將直接受惠於“南水北調”工程。
大縱湖
大縱湖(1張)
不僅如此,蟒蛇河口也被拓寬成面積約300畝、深3米的“喇叭形”入口,大縱湖水流向蟒蛇河,可謂“一往無前,暢通無阻”。這增加了水流量,使大縱湖水和蟒蛇河關係更加緊密。其實,蟒蛇河沿岸的居民都將受益,包括市區飲用鹽龍湖水源的居民。這是一個根本的改變。
興化沙溝鎮上的鹽西大橋往西為興化,往東即鹽都,經過疏浚整治的水利工程面目一新,來自長江的沙黃河水從腳下靜靜流過,源源不斷地流向鹽都境內的大縱湖,流向蟒蛇河,流向鹽龍湖。
保護與適度開發結合
這些從湖底挖出來的淤泥,比一般的本地淤泥黑且硬,但淤泥並不會浪費掉,而是用來填充附近廢棄的大小池塘,形成一個個小島嶼,在上面栽上樹,周邊種上水生植物,起到生態淨化水的作用。已經在湖中綠地、小島種植了上千畝蘆葦、伊樂藻等淨化水質的植物,對湖灘進行生態修復。同時,將景區所有的生活污水,通過8公里長的管道輸送到大縱湖鎮污水處理廠,確保湖區24平方公里陸地不產生新的污染源
大縱湖
大縱湖(79張)
這一民生工程以維護湖泊健康生命為前提,重點滿足區域防洪除澇、供水需要,着力保護生態環境,兼顧水產養殖濕地旅遊,引導大縱湖的科學開發利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這項系列工程竣工後,將極大地改善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同時,在保護的基礎上,穩妥發展現代農業、生態養殖業和旅遊業,將對促進大縱湖區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美麗鹽城、綠色鹽城產生極為重要的意義。
退圩還湖,不僅是為囤一湖清水。如何將這一國家4A級風景區的保護利用與適度開發相結合,借景做大旅遊業,這是一個新課題。據鹽都和興化兩地的縣誌記載,大縱湖底沉睡着南宋東晉古城”遺址,藉此淵源,“中國大縱湖水上影視城”項目即將竣工,一個再現東晉文化風貌的“東晉古城”也正在積極打造中。
大縱湖景區已成功申報並被批准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並積極爭取通過國家5A級景區的驗收。
有着800年曆史的大縱湖,正欣慰地見證這一切。
解決養殖户的出路
大縱湖清風閣高清組圖
大縱湖清風閣高清組圖(10張)
這裏的養殖户大多是本地人,在家鄉圍網,靠湖吃飯,逐漸地,大縱湖變成了一個“養殖湖”。在工程改造的同時,養殖户的出路,也成為地方政府必須考慮的實際問題。
很長時間以來,鹽城境內的大縱湖湖面上已有266户養殖户,其中160多户屬圍網養殖,且面積都在百畝以上,退圩之後政府專門闢出一塊漁業觀光區,讓一直在湖面為生、在岸上沒有土地的養殖户保留他們的老本行。儘管各家養殖面積縮小了,但更成規模。再加上區政府給出的補貼優厚,絕大多數養殖户都已接受。
比起傳統“一家一户、缺少規劃”的養殖模式,科學合理的養殖模式更有長遠性。眼光不能再侷限於當下,而是要放眼今後。保護湖水,才能可持續性地搞養殖,才能長遠造福當地養殖户。
大縱湖以旅遊觀光景區聞名,同時養殖業在過去多年也聲名遠揚。在漁業觀光區保留圍網養殖後,按照“科學合理、規範有序、現代生態“的要求,養殖模式將得到優化,健康的生態養殖已成為今後的主要趨勢。

大縱湖美食特產

[11]  大縱湖美食之——“鹽城八大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鹽城經濟落後,鹽城人上街喜歡買肥肉。鹽城位於揚州徐州之間,既有南方人的好面子,也有北方人的豪爽,鹽城人吃菜喜歡半湯半菜。所謂鹽城八大碗,就是二十年代前鹽城人家裏辦事情,過生日、婚喪嫁娶、請人割稻栽秧、挑擔挖溝等等,招待客人的八道菜。一桌菜的調味品是:香葱、生薑、食鹽、白糖,簡簡單單,味道純正。
第一道菜:膘。也叫肉皮雜燴。無膘不成席,號稱“江北頭道菜”。
第二道菜:肉圓。一桌8人,一碗25個,1人3個,碗裏還餘1個,富餘之意。
第三道菜:漲蛋糕。
第四道菜:紅燒肉。經濟好的人家,一大碗純肉(肋條肉);經濟一般的人家,暖天用冬瓜襯在下面;冷天用茨菰或者芋頭襯在下面。
第五道菜:大雞抱小雞或者雞絲粉絲。
第六道菜:淡菜蘿蔔粉絲。
第七道菜:蝦米羮(茨菰切成丁,加蝦米做成羹)。
第八道菜:紅燒魚。另加起菜冷盤和收菜甜食。
冷盤由鹹鴨蛋(條件好的人家用卞蛋)、蘿蔔、茶幹、醬大蒜、花生米、羅皮(或海蜇)、香菜等。甜食往往是鹽城特產藕粉圓
大縱湖醉蟹 大縱湖醉蟹 [11]
大縱湖醉蟹是江蘇省裏下河地區的傳統名菜。蟹,個大、黃多。洗淨後,配以鹽城麴酒米酒淮鹽、花椒等原料醉制。該品具有外觀似活、肉質細嫩、味醇濃郁、醉氣惹人、佐酒品鮮、營養豐富、不需烹調、攜帶方便八大特色,為宴席、旅遊、饋贈的佳品。
據清乾隆七年(1742年)《鹽城縣誌》載:鹽城食品“春有條蝦”“秋有湖蟹,產於西鄉湖蕩中,味較他處獨美。至秋時淮揚販載而往,無閒晨夕”。所説產湖蟹的湖蕩主要是大縱湖。大縱湖面寬水深,螃蟹個大、膘肥,一般三、四隻一斤。大者重達半斤,只只青背白肚、黃毛金鈎。用大縱湖的蟹,配以優質麴酒、米酒、淮鹽、花椒、大料浸泡醉制,外觀似活蟹,肉質細嫩,風味獨特。醉味濃郁,香氣沁人,為佐酒佳品。
1910年,在國際南洋勸業會上被評為一等獎,並獲獎章一枚。有詩句稱頌:“菊黃桂子飄香早,淮揚競誇湖蟹好”。

大縱湖民俗風情

端午節龍舟競渡
端午節龍舟競渡
端午節龍舟競渡(2張)
[12]  提起龍舟賽大多數人知道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而源遠流長的羣眾性娛樂活動。而在水鄉大縱湖,龍舟競渡也是這裏不可缺少的民俗風情之一。其實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劃龍船”、“龍船賽會”等,其起因歷來説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説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陽》)吳越交戰,勾踐敗而被俘,在吳國過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回國後,他卧薪嚐膽,立志雪恥,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終於在數年後,一舉消滅吳國。後人為了昭彰勾踐這種堅韌不撥的精神,便效仿越國水師演練時的情景,於五月五日這一天划船競渡,以示紀念。
二説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曹娥。傳説伍子胥因遭讒言誹謗,被吳王夫差命人拋於錢塘江波濤之中,有曹娥駕舟去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曹娥碑》)。後世遂划龍舟,作救伍員狀。
三説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這種説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記載始見於南朝梁人撰寫的《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這些説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沒有説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不管是為了紀念某某人,還是為了“迎夏至”、“避惡日”,為什麼偏偏要舉辦“龍舟”競渡呢?也就是説,為什麼要賽“龍舟”而不賽其它什麼“舟”呢?回答這個問題,得從龍的基本神性入手。我們説過,龍有喜水、好飛、善變、徵瑞等神性和興雲佈雨、司水理水的神職。既然有這樣的神性和神職,被生活在江瀆四流、湖泊星羅的水鄉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崇拜意識必然要外化為具體行為。這些行為包括:祭神,將人間美味敬獻給神靈,並伴之以香火,讓其款款享用;娛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兒讓神快樂;擬神,模仿神的舉止形態,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關係,自己身上已秉賦了“神性”,從而能夠“神靈活現”。這大概是“龍舟競渡”的深層動因。人們相信,通過聲勢浩大的競賽龍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龍心神感應而大娛大悦,從而煥發神性,克盡神職,保佑一方水土風調雨順,稼漁豐成。同時,也使人們自身秉賦龍性,像龍那樣強悍矯健,進而怯邪彌難。至於紀念某某人云雲,只不過是一種附會。
鹽阜地方淮劇
鹽阜地方淮劇
鹽阜地方淮劇(5張)
[13]  淮劇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又名江淮戲。源於清代,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區。清代中葉,江蘇鹽城、阜寧、淮安、清江市兩淮地區和寶應、海陵、高港、興化等老揚州部分裏下河地區,民間流行着一種由農民號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説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稱之為二可子,僅以竹板擊節。淮劇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之後,又受徽戲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了淮劇。
淮劇從唱法表演還可以分為“西路淮劇和東路淮劇”,西路淮劇主要是淮安和寶應地區,該地區是早期淮劇的發源地,表演唱法以“老淮調”為主調,表演略顯生硬;東路淮劇以鹽阜地區為主要發源地,表演唱法以“自由調”為主調,表演靈活。
魚鷹捕魚
魚鷹捕魚
魚鷹捕魚(8張)
[14]  魚鷹又叫鸕鷀,魚鷹捕魚是我國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這項技藝在大縱湖的漁民中也世代相傳着。
一葉扁舟出沒於碧水之中,矯健的魚鷹、迅捷的魚兒、黝黑的漁夫、碧綠的湖水、清脆的吆喝,這是大縱湖上一幅動人的和諧畫卷。大縱湖的魚鷹捕魚具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承,這項古老的技藝需要勇氣、技藝、人與鷹的無間合作,是大縱湖以及蘇中裏下河地區野性、力量與傳統的象徵。
蘇北漁家水上婚禮
蘇北漁家水上婚禮(3張)
[15]  “水上婚禮”自古就有,在蘇中裏下河地區,由於水網密佈,河湖縱橫,加之祖輩習俗代代相傳,“水上婚禮”在這裏尤為盛行。而在大縱湖一帶,大抵水網密佈的近水漁家,多半喜歡以水道代街巷,以扁舟代花轎,於是便有了將婚禮喜事挪到水上進行的慣例,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蘇中漁家水上婚禮”。婚禮過程中有“跨火盆”、“撒銅錢”、“睬秤砣”、“揭蓋頭”等諸多融合地方傳統文化的婚禮儀式,有着都市婚禮所不可比擬的喜慶與熱鬧勁。

大縱湖交通指南

[16]  鹽城大縱湖地址:江蘇鹽城市西郊大縱湖鎮濱湖街道
1、上海——沿江高速(A12滬嘉瀏高速)——江陰大橋——寧靖鹽高速——(大岡出口)——向西穿越大岡集鎮區——右拐上寧鹽公路北行5分鐘至步湖路左拐西行——穿越尚莊集鎮區——西行十五分鐘至大轉盤橋南即達大縱湖湖區(全程約3-3.5小時)
2、上海——南通——沿海高速——鹽城南(鹽城經濟開發區下)——轉步湖路一直向西途徑伍佑鎮、岡中鎮、尚莊鎮直達大縱湖湖區
3、汕頭温州蘇州無錫常州——江陰大橋——寧靖鹽高速——大岡出口下——寧鹽公路——轉步湖路——西行直達大縱湖湖區(步湖路上大轉盤北為蛟龍賓館,橋南為湖區)
4、青島連雲港——沿海高速——鹽城南(鹽城經濟開發區下)——轉步湖路一直向西——岡中、尚莊——直達大縱湖湖區(至轉盤處停車)
5、淮安——鹽淮高速——鹽徐高速秦南出口下西行達鹽興路向南過北蔣至尚莊鎮右轉上步湖路西向直達大轉盤即至大縱湖湖區
乘車路線市內由鹽城火車站乘開往大縱湖的K5路大容量公交車,18鍾一班,途經鹽城汽車客運站鹽瀆公園等。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