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絨鼠

鎖定
大絨鼠(學名:Eothenomys miletus),是倉鼠科、絨鼠屬的動物。大絨鼠體型偏小而短粗,四肢和尾都短,體背面深赤褐色,體腹面藍灰色或灰色。
大絨鼠以夜間活動為主,洞棲,雜食性,每年繁殖2-3次,每胎通常2-4仔,棲息於海拔1330-1618m的灌木叢和耕作區以及周邊的荒草地中,僅分佈在中國。
大絨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1] 
外文名
Yunnan Red-backed Vole
別    名
小亞細亞絨鼠
中文學名
大絨鼠
拉丁學名
Eothenomys mile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齧齒目
倉鼠科
亞    科
田鼠亞科
絨鼠屬
大絨鼠
亞    種
2個
分佈區域
中國
命名人及年代
Thomas,1914

大絨鼠形態特徵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3張)
大絨鼠較黑腹絨鼠大,體型偏小而短粗,吻短而鈍,四肢和尾都短,眼、耳均小,尾長短於頭體長之半。成年體長多數大於110mm。 [2]  [3] 
大絨鼠體背面深赤褐色,體腹面藍灰色或灰色,有時略帶土黃色,足背面和尾上面暗褐色,尾下面較淡。 [3] 
大絨鼠顱骨較粗厚和較窄長,全長大於25.5mm。眶間寬平,鱗骨眶後突明顯。顴骨不很發達,顴寬和後頭寬均較窄,分別佔顱全長的57.82%和44.85%。聽泡較小。 [4] 
大絨鼠第1上臼齒的內側4突角,外側3個,內外的最後突角基部融合。第2上臼齒的內外均3個突角,後2對基部融合,第2對大小相等。第2上臼齒的內側4個突角,外側3個,前橫葉後2對突角基部分別融合,最後是三葉狀的後葉,後跟略長。第1下臼齒內側5個突角,外側4個;後3對在基部分別融合。 [4] 

大絨鼠棲息環境

大絨鼠棲息於海拔1330-1618m的灌木叢和耕作區以及周邊的荒草地中,也見於山麓區的林緣和灌叢地帶。 [4]  [5] 

大絨鼠生活習性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1張)
大絨鼠以夜間活動為主,1日有2個高峯:黃昏前(19-21時)和黎明前(5-7時)。覓食活動與棲息場所食料豐缺有關。缺乏時可暫時遷移至有食物的地方;糧食入倉,田間缺糧季節偶也遷入室內。 [2] 
大絨鼠是洞棲的鼠類,洞多分佈於灌叢根部、樹根及雜草叢下,洞系除臨時洞外均較複雜,洞口和岔道均可以很多。洞口多向東向南開,洞口外有成堆細土,幾個洞口間及外圍有明顯的外鼠道。洞型結構較為複雜,洞道分叉較多,洞口可多至數十個。洞道可長達2.5-6m,甚至10餘米,洞道可分岔,洞口可有10餘個或更多。窩巢直徑10-15cm,鼠巢有的築在地表草叢中,深的可在離地面50cm。鼠巢以野草、谷稈、樹葉等築成,一般雌雄同居。 [2] 
大絨鼠是雜食性的鼠種,但以綠色植物的嫩葉、幼芽、含水量較高的植物莖、花及種子為主,它有在洞穴中儲糧的習性,尤以秋末為甚。 [2] 

大絨鼠分佈範圍

大絨鼠是中國特有種,僅分佈在中國(湖北、四川、雲南)。 [6] 

大絨鼠繁殖方式

大絨鼠產仔不多,每胎通常2-4仔。每年繁殖2-3次,一年中除冬末春初外均是繁殖期,但仍顯現夏峯期(約5月)和秋峯期(約9月),以秋峯期繁殖率最高。 [4]  [3] 

大絨鼠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大絨鼠湖北亞種
Eothenomys miletus aurora
G.M.Aflen,1912
2
Eothenomys miletus miletus
Thomas, 1914
(資料來源: [4] 

大絨鼠種羣現狀

種羣分佈不零散。該物種的具體數據尚不明確,種羣數量發展趨勢也未知。 [6] 
據中國劍川地區調查(1974-1978),在有大絨鼠分佈的地區捕到的齧齒類24種中,以該鼠為最多,佔34.83%。 [3] 

大絨鼠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6] 
參考資料
  • 1.    Eothenomys miletus  .planet-mammiferes[引用日期2016-02-15]
  • 2.    俞東征主編,鼠疫動物流行病學,科學出版社,2009.08,第423-424頁
  • 3.    高共,王升文主編,中國鼠疫宿主動物及其防治,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84頁
  • 4.    羅蓉等編著,貴州獸類志,貴州科技出版社,1993.10,第227-229頁
  • 5.    曾昭慧 李厚忠主編,植保實用技術新編,科學普及出版社,1993年02月第1版,第673頁
  • 6.    Eothenomys miletu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