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筒子

鎖定
因主奏樂器為大筒子胡琴而得名,又稱“拉胡戲”。因其藝術形式和演出規模小於舞台演出的漢調二簧和漢調桄桄戲,又大於小棚子的皮影戲,也叫“二棚子”。
中文名
大筒子
中    心
漢陰安康、旬陽
流行於
石泉、寧陝、西鄉、嵐皋
人    物
何易剛

目錄

大筒子簡介

大筒子戲,以漢陰安康、旬陽為中心,流行於石泉、寧陝、西鄉、嵐皋、紫陽、鎮安、山陽等地。
大筒子戲的起源未見文字記載。據何易剛(時年80歲)等藝人口述: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從湖南、湖北、四川遷移到旬陽、安康、漢陰、鎮安、山陽等山區的一批移民,他們當中有人善唱大筒子戲。起初為愛好者的自演自樂,多在雨天、冬閒、夏夜乘涼、春節前後進行地攤坐唱或表演唱。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開始由自樂性地攤演唱發展為半職業性活動,漢陰縣先後出現了郭老六班、蔣機匠班。他們四處奔波,常為鄉紳富户的紅白喜事搭低台棚子(不能超過大戲台子)演唱。演出的劇目主要有《藍橋汲水》、《桑園配》、《賣羊肉》、《保娃子打草鞋》等,僅有生、旦、丑三門腳色。文場,為大筒子胡琴;武場有小鑼、板鼓、鐃鈸等。

大筒子發展歷史

同治至光緒年間(1862-1908),大筒子戲進一步發展,除了繼續為民間節慶喜事演出外,開始承擔廟會、堂會演出。同治元年(1862)郭老六班傳給趙德恩領班,取名為“公義班”。主要藝人有趙德展(旦)、汶新連(生)、易正明(醜)等。漢陰縣黑龍洞寺戲樓上有“同治四年公義社在此一樂”字樣。光緒年間(1875-1908)公義班傳給了第三代龔應晶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