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眼斑雉

鎖定
大眼斑雉,又名“青鸞、百眼雉雞”, [6]  是雉科大眼斑雉的鳥類動物。 [7]  雄鳥體長160-200釐米,尾羽105-143釐米;雌鳥體長73-76釐米,尾羽30-36釐米。雄鳥通體褐色,藍色裸露的頭部和頸部相對身體較小,胸上部紅色,次級飛羽長且寬,飛羽上具有淺色眼狀大斑,中央兩片尾羽較長;雌烏通體紅褐色,尾羽較短,眼狀斑也較小。 [8]  其有兩個亞種。 [9] 
大眼斑雉分佈在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 [7]  喜好低山地高大的龍腦香科原始林以及低地的泥炭沼澤林。 [8]  大眼斑雉有着非常奇特的求愛方式,它在求愛的時候要展示巨大的次級飛羽和尾巴。它們的羽毛上有金色的眼狀斑紋。雄鳥會將自己的羽毛展開,來向色彩單調的雌鳥展示它的眼狀斑紋。 [10]  雄鳥常遭到人類捕捉,雌鳥便會更換新的伴侶。 [11]  性格比較謹慎,所以不常見。雌鳥善於飛翔,雄鳥次級飛羽長,運動不便,一般獨立生活。 [12]  以各種植物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8]  大眼斑雉的雛鳥孵化天數為24-25天。 [13]  每窩只產兩枚卵。 [14] 
大眼斑雉,即亞洲青鸞,被認定就是鳳凰,傳説為青色的鳳凰類神鳥,常伴西王母的一種神鳥,又稱蒼鸞。 [6]  大眼斑雉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易危(VU)保護等級。 [15] 
外文名
Great Argus
別    名
青鸞
阿耳戈斯眼斑雉
中文學名
大眼斑雉
拉丁學名
Argusianus arg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雞形目
雉科
大眼斑雉屬
大眼斑雉
亞    種
2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66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大眼斑雉形態特徵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10張)
大眼斑雉體長160-200釐米,雄鳥尾長105-143釐米;雌鳥體長72-76釐米,雌鳥尾長30-36釐米;雄鳥體重2040-2725克,雌鳥體重1590-1700克。體羽總體為褐色,頭及頸均為藍色,上胸赤紅色,冠及頸背的羽毛黑色,腳呈紅色。 [2] 
雄雞是雉科所有種中最大的,長達2米。它們的尾羽很長,雄鳥最特別的地方是有很大、很闊及很長的次級飛羽尾羽,長翼上裝飾着複雜的大眼斑點裝飾。雄性小雞3歲就會有成年的羽毛。 [2] 
雌雄羽色不同。雌鳥羽色較暗,個體小,尾巴和翼羽較短,眼狀斑點亦較細小。兩性都有明顯的裸露的藍色面部皮膚,以及一個黑色的冠冕。僅有2個亞種,婆羅洲亞種要比馬來西亞亞種體型略小一些,在胸部和脖子上被有更多的橙色斑點。 [2] 

大眼斑雉棲息環境

大眼斑雉不遷徙。棲息於低地的原始森林和伐木森林,生活在高而乾燥的地方,從海平面到海拔約1300米之間,但主要在900米以下。 [2] 

大眼斑雉生活習性

大眼斑雉晚上在樹上棲息,白天在林地地面的落葉裏翻尋食物,大部分時間都是孤獨的,除非繁殖期間,雌鳥會聚集起來觀摩雄鳥在求愛場展示。大眼斑雉並不像其他雉科般色彩耀目,但其求愛方式卻十分獨特。雄雞會在森林中清理場地,準備求愛之用。雄雞會大聲啼叫來吸引雌雞,並在雌雞面前張開雙翼成扇狀,展示雙翼上的眼睛,真正的眼睛則藏在當中,注視着雌雞。故此,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為它們取了希臘神話中百眼巨人阿耳戈斯為其學名。 [2] 
主要以樹葉、種子、水果為食,也吃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 [2] 

大眼斑雉分佈範圍

分佈於文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
區域滅絕:新加坡。 [3] 

大眼斑雉繁殖方式

大眼斑雉是一夫一妻制的。雄鳥保持包括求偶的舞蹈場地在內的領地,它們在求偶表演時,會清除葉子、棍棒和樹枝,用鳴叫和歌唱向雌鳥宣傳自己的存在。當一隻雌鳥到達時,雄鳥將自己的翅膀分成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球狀,炫耀出數百個眼斑。交配是多發性的,交配後,雌鳥離開在森林,在地成上的一個僻靜的地方,刮草為窩產2枚卵,孵化期為24-25天,雄鳥不參與築巢、孵化和飼養。雛鳥生長迅速,孵化後不久就會離開巢穴,亞成鳥成長的較為緩慢,到第三年達到性成熟。 [2] 

大眼斑雉亞種分化

<br>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大眼斑雉指名亞種
Argusianus argus argus
Linnaeus, 1766
2
大眼斑雉婆羅洲亞種
Argusianus argus grayi
Elliot, 1865
[4] 

大眼斑雉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有限,由於環境的人為破壞,發生的密度低,是塊狀分佈。適度數量少,並有可能在其分佈範圍內迅速不斷下降,因此被列為近危。 [3] 

大眼斑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3]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5] 
參考資料
  • 1.    Argusianus Gray, 1849  .BioLib.cz [引用日期2017-08-28]
  • 2.    Great argus (Argusianus argus)  .ARKive [引用日期2017-08-28]
  • 3.    Argusianus argus   .The IUCN Red List .2017-01 [引用日期2017-08-28]
  • 4.    Argusianus argus (Linnaeus, 1766)  .Avibase - the world bird database[引用日期2017-09-11]
  • 5.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5-07]
  • 6.    許中文編著,《笠翁對韻》全譯,中國商務出版社,2015.08,第124頁
  • 7.    (英)約翰·古爾德著,亞洲鳥類圖鑑,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3,第510頁
  • 8.    (英)約翰·古爾德著;宋剛,賀鵬,趙敏編,亞洲鳥類 中,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05,第440頁
  • 9.    (英)約翰·科德,張敬著,中國雉類及繁育技術,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10,第7頁
  • 10.    英國Eaglemoss出版公司編,發現之旅 飛翔的鳥,中國和平出版社,2014.06,第6頁
  • 11.    (英)亨利·舍倫著;彭小格譯;輕閲時光出品,極簡動物圖志,中國畫報出版社,2018.09,第208頁
  • 12.    (荷)蓋瑞茨(Gerrits,H.A.)等著;劉明玉等譯,雉類的飼養,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09,第88頁
  • 13.    (英)亞瑟·安德森·布朗(JohnCorder),(英)蓋瑞·羅賓斯(RichardEdgell)著,新孵化手冊,中國社會出版社,2019.11,第304頁
  • 14.    盧欣主編,中國青藏高原鳥類,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1,第76頁
  • 15.    大眼斑雉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用日期2023-06-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