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田鎮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轄鎮(已撤銷))

鎖定
大田鎮(已撤銷),隸屬於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地處平度市東北部,東鄰舊店鎮,東南接祝溝、雲山鎮,西南連崔召鎮,西依大澤山鎮,北與萊州市接壤,轄區總面積155.8平方千米。2011年末,大田鎮轄區總人口3.4萬人。 [1] 
西漢時,屬鬱秩縣。1994年12月,大田鄉與龍山鄉合併,組建大田鎮。 [1]  2011年末,大田鎮轄6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北大田村。 [1]  2012年,撤銷舊店鎮、祝溝鎮、大田鎮,以原舊店鎮、祝溝鎮、大田鎮行政區域設立新的舊店鎮。 [2] 
2011年,大田鎮財政總收入565.4萬元,比上年增長28.3%。人均財政收入166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01萬元,增值税201萬元,企業所得税8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7%、23.1%、34.7%。 [1] 
中文名
大田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
地理位置
平度市東北部
面    積
155.8 km²
下轄地區
6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北大田村
電話區號
0532
郵政編碼
266749
人口數量
3.4 萬(2011年末總人口)
車牌代碼
魯B

大田鎮歷史沿革

西漢時,屬鬱秩縣。
東漢時,屬膠東侯國。
三國魏時,屬膠東縣。
北魏皇興四年(470年),屬長廣縣。
隋仁壽元年(601年),屬膠水縣。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屬平度州。
清時,屬雲山鄉梁莊社、尹府社和李仙鄉徐里社、龍山社。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平度縣第三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三區崔召鎮、崮山鄉、徐裏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屬平北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屬平北縣大田區、龍山區。
1950年5月,屬平度縣第七區、第十一區。
1956年2月,屬舊店區、崮山區。
1958年2月,屬大田鄉、徐裏鄉。
1958年9月,屬大田公社、崮山公社。
1976年,東王后等20大隊劃入龍山公社。
1984年2月,大田公社改鄉。
1994年12月,大田鄉與龍山鄉合併,組建大田鎮。 [1] 
2012年,撤銷舊店鎮、祝溝鎮、大田鎮,以原舊店鎮、祝溝鎮、大田鎮行政區域設立新的舊店鎮。 [2] 

大田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田鎮轄61個行政村:北大田、土門楊家、北董家、滿家、西葛家、東葛家、胥家、石灰陳家、富澗、東澗、清泉宅科、巴豆子、幫子、澗口、梁家、杏廟、北河東、東趙戈莊、後林家、華山後、後澗、中於家、南大田、東大田、前澗、沙窩、金家溝、青山、彭家、蘭河、口子、河莊口、北張戈莊、郝家、紙坊、小後寨、南董家、簸箕掌、徐裏、前莊頭、大後寨、欒家寨、無名店、鐵匠莊、龍山前、鄧家莊、東龐戈莊、歐戈莊、王福莊、夏家莊、新李、雲山窪、北戰、南戰、大戰、邢家屯、六甲、小馬場、酒館、三甲、大馬場。鎮人民政府駐北大田村。 [1] 

大田鎮地理環境

大田鎮位置境域

大田鎮地處平度市東北部,東鄰舊店鎮,東南接祝溝、雲山鎮,西南連崔召鎮,西依大澤山鎮,北與萊州市接壤,轄區總面積155.8平方千米。 [1] 

大田鎮地形地貌

大田鎮境內屬山丘地帶,地形起伏,地勢北高南低,山丘佔40%,平原佔60%,地面海拔在39—410米。最高峯位於大澤山東麓澗口村,海拔405米;最低點位於三甲村,海拔39米。 [1] 

大田鎮氣候

大田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2.1℃,1月平均氣温-2.8℃,極端最低氣温-18.9℃(2001年1月12日);7月平均氣温25.1℃,極端最高氣温37.7℃(2005年6月22日)。生長期年平均208天,無霜期年平均190天,最長208天,最短162天。年平均降水量674.6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021毫米(200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71毫米(1988年)。 [1] 

大田鎮水文

大田鎮境內屬季節性河流,有大戰河、蘭河、豬洞河。豬洞河由南向北流,境內河道長19千米。 [1] 

大田鎮自然災害

大田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霜凍等。 [1] 

大田鎮自然資源

大田鎮境內礦產資源為大理石,面積9平方千米,厚度500餘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2.1億立方米。
2011年,大田鎮有耕地面積5.5萬畝。 [1] 

大田鎮人口

2011年末,大田鎮轄區總人口3.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2萬人,城鎮化率5.9%。另有流動人口180人。總人口中,男性17486人,佔51.5%;女性16449人,佔48.5%;14歲以下5935人,佔17.5%;15—64歲23199人,佔68.4%;65歲以上4801人,佔14.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土家1個少數民族,共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9.47‰,人口死亡率7.08‰,人口自然增長率2.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8人。 [1] 

大田鎮經濟

大田鎮綜述

2011年,大田鎮財政總收入565.4萬元,比上年增長28.3%。人均財政收入166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01萬元,增值税201萬元,企業所得税8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7%、23.1%、34.7%。 [1] 

大田鎮農業

2011年,大田鎮實現農業總產值5.1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0.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1萬噸,其中小麥4.3萬噸,玉米4.8萬噸。經濟作物為水果,2011年,水果產量3800萬噸。
大田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萬頭,年末存欄2萬頭;羊飼養量0.8萬隻,年末存欄0.6萬隻;家禽年飼養量50萬羽。 [1] 

大田鎮工業

大田鎮以大理石開採加工、服裝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31.2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2.4%。工業企業18家,職工18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3億元,比上年增長12%。 [1] 

大田鎮商貿

2011年末,大田鎮有商業網點81個,職工766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4億元,比上年增長18%;城鄉集貿市場13個,年成交額4.2億元,比上年增長3%。 [1] 

大田鎮金融業

2011年末,大田鎮各類存款餘額2.4億元,比上年增長41.3%;人均儲蓄7059元;各項貸款餘額0.7億元,比上年減少3.2%。 [1] 

大田鎮郵電業

2011年,大田鎮郵政業務總量490萬元,其中純收入15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120萬元。 [1] 

大田鎮社會事業

大田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田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729人,專任教師29人;小學5所,在校生2012人,專任教師12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11人,專任教師12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大田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47萬元,比上年增長12%。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3%,比上年增長0.8%。 [1] 

大田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田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1個;各類圖書室58個,藏書6.1萬餘冊。
2011年末,大田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5%。 [1] 

大田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大田鎮有鄉級衞生院1個,門診部(所)19個;病牀5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251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14名,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3.4人、執業(助理)醫師0.3人、註冊護士0.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住院手術零台次,出院病人806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大田鎮社會保障

2011年,大田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户,人數11人,支出2.6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97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1人次,共支出6.4萬元,比上年增長3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10户,人數357人,支出60.1萬元,比上年增長10.1%,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長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08萬元,比上年增長6%。敬老院1家,牀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老人14人。社區服務設施8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萬元,使15人(次)困難羣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4萬人,參保率74%。 [1] 

大田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田鎮有郵政營業所2個,發行報紙、期刊0.5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6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7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4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42.5%;移動電話用户0.8萬部,互聯網用户0.2萬户。 [1] 

大田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大田鎮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45萬立方米;排水管道2.4千米。 [1] 
  • 供電
2011年末,大田鎮有供電所1座。 [1]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大田鎮有花壇2個,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 [1] 

大田鎮交通運輸

大田鎮有平舊路、平萊路交匯於鎮駐地。2011年末,鎮區有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50班次,日均客運量1700餘人次。 [1] 

大田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田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北大田村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482-484.
  • 2.    平度市行政區劃  .平度政務網[引用日期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