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理象牙參

鎖定
大理象牙參(Roscoea forrestii Cowley)直立草本,株高15-25釐米;根簇生,肉質,稍增粗,多少呈紡錘形,長2-3釐米或更長;莖短縮,葉緊接,葉片3-4片,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5-22釐米,寬1-2 釐米,無毛,摺疊及鐮狀彎曲。穗狀花序有花1-4朵,總花梗近於無或極短;苞片披針形,長3-5.5釐米,寬0.3-1釐米;花白色或玫瑰紅,紫色或天藍色;花萼長2-4釐米,狹管狀,膜質;花冠管略較萼管為長或超出萼管近半,長達4.5釐米,花冠裂片長2.5-3釐米;側生退化雄蕊長2-2.5釐米;唇瓣倒卵形,長1.5-2.5釐米,寬1.6釐米,頂端2裂。花期:7-8月。
中文名
大理象牙參
拉丁學名
Roscoea forrestii Cowley [1]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
姜目
姜科
象牙參屬
大理象牙參
分佈區域
中國大理、麗江、寧蒗、西藏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近危 )

大理象牙參 形態特徵

大理象牙參
大理象牙參(4張)
直立草本,高15—25釐米,具無葉片的葉鞘3—4枚。葉1—3枚,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9—22釐米,寬2—4釐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兩面無毛;葉舌近半圓形,長約3毫米。花序梗隱藏於葉鞘內;花較小,黃色或白色,2—3(—4)同時開放;苞片長5—6釐米,寬1.6—2釐米,等長或較長於花萼,淡綠色,花萼管狀,長4—4.5釐米,先端具2齒,稀3齒,淡綠色;花冠管較長於花萼,白色,無毛,裂片近等長,背裂片倒卵狀楔形,長2.5—3釐米,寬1.8—2.2釐米,先端具短尖頭,側裂片近長圓形,寬9—11毫米,唇瓣寬倒卵形,長3—3.5釐米,寬3.4—3.8釐米,2裂至中部,裂片全緣或微凹,大於背裂片,具唇柄,無縱條紋;側生退化雄蕊與背裂片的比值較小,不對稱卵形,長1.5—1.7釐米,寬7—11毫米,非中央脈,幹後具短柄;花葯白色,長約7毫米,基部藥隔延長成先端鈍的黃色附屬體,長4—6毫米;子房圓柱狀,長1.3—1.6釐米,綠色,無毛;上位腺體鑽狀,長約4毫米。花期6—7月。多見生於松林下,葉抽出展開後不久從葉鞘中間抽出花葶,花生於3~6枚披針形的葉叢中央,大約4~5釐米,唇瓣長約2.5釐米,紅花翠葉,姣美動人。花1~4朵,與葉相比頗大。6~7月花期時往往坡地林下一片嬌紅滴翠,蔚為壯觀。

大理象牙參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800—3000米的林下。

大理象牙參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由於植株矮小緊湊,花朵豔麗密集,極適合作室內栽培,具有觀賞價值。

大理象牙參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