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理二中

鎖定
大理二中坐落在蒼山五台峯下,面臨洱海,旁傍萬花溪,學校大門坐北朝南,東面圍牆恰好與大麗公路接界。
中文名
大理第二中學
創辦時間
1939年11月11日
類    別
高級中學
所屬地區
雲南省大理市

目錄

大理二中概況

學校總面積37334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積9580平方米,有完善的體育場地和學生活動場地。校園分三個區,西區為教學區,東區為體育活動區,北區為生活區,整座學校翹首在喜洲鎮上頭。
大理二中前身為五台中學,始建於1939年11月,至今已歷經七十二個春秋。五台中學是社會集資辦起的一所私立學校,在招生、辦學管理、教師聘用、課程設置方面有獨到的特點,在前輩人的努力下,學校形成民主、求實、嚴謹、上進的校風學風,從而成為滇西片一所享有盛譽的學校。
1952年12月,五台中學由人民政府接管,並更名為大理第二中學,校名沿用至今。從1952年起,學校不斷髮展壯大,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是學校的輝煌時期,各方面工作得到長足發展。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校舍建設,教學設施得到很大改觀,特別是近幾年來,政府投資近600多萬元,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有力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發展。1995年經省教委評審,評定為”雲南省二級完全中學”。

大理二中貢獻

大理二中繼承和發揚五台中學的優良傳統,開創了民族教育的新局面,使廣大白族兒女在這裏就學深造。六十多年來,學校培養出高、初中畢業生近四萬名,為國家,為本地區輸送了大量人才。他們中有省、州、市各級各界領導人,有著名的詩人和歌唱家,有知名的歷史學家和教授,有高級工程師和研究員,這些人遍及省內外,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學校為本地區培養了大批基層幹部、農業科技人才和中小學教師,為地方民族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作出重大貢獻。

大理二中規模

截至2014年,學校有18個教學 班,都屬於高中,在校學生1000人左右。現有教職工81人,其中教師64人;教師中本科學歷35人,專科學歷29人;高級教師10人,一級教師26人,是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師嚴謹治學,認真開展教學研究,幾年來,幾十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在省、州、市有關報刊上,有多篇論文獲省、州級獎勵。學生刻苦學習,努力上進,2000、2001年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市第二名,高考成績逐年上升。學生參加各科競賽也取得好成績。2000年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先進學校”、”目標管理一等獎”,2001年被市教育局評為”中考升學獎”、”目標管理一等獎”。

大理二中發展

如今,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原有五台中學時期舊房已全部拆除,新建的東、南、西三幢教學樓巍然聳立,校內花草樹木交錯,亭台水塘輝映,加上白族民居式大門,儼然一座花園式的學校。設備方面,建立了微機室語音室、電教室;圖書館的藏書近三萬六千多冊,這一切為以後的教育教學的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今後,大理二中作為基礎教育的基地,擔負着培養喜洲、灣橋、挖色三個鄉鎮和其他地方子弟的重任,在新的歷史時期,他將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地區民族教育、文化的振興,為民族經濟的騰飛,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