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玉戈

鎖定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質儀仗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1974年武漢市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的大玉戈,出自商代前期,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見,堪稱“玉戈之王”。 [1]  收藏於湖北博物館
該器長94釐米、寬14釐米、厚僅1釐米。 [2] 
中文名
大玉戈
館藏點
湖北省博物館
所處時期
商代前期
出土時間
1974年
出土地
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

大玉戈簡介

盤龍城遺址宮殿復原圖 盤龍城遺址宮殿復原圖 [3]
1974年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的大玉戈,出自商代前期,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見,堪稱“玉戈之王”。 [1] 
出土大玉戈的盤龍城遺址是中國商代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武漢市盤龍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約1.1平方公里,距今約有3500年曆史,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古城之一,也是商代遺址中保存最好的一座。考古工作者在城內發現了宮殿區、手工作坊區、生活區和墓葬區等,遺址內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除了這件全國最大的大玉戈之外,還有一件青銅鉞也十分著名。 [3] 
李家嘴2號墓出土的一件長73釐米的玉戈、是目前觀眾所能見到的最大玉戈展品,玉質為蛇紋石類,雖然無實用價值,但屬於祭祀禮器,與出兵征戰時的祭祀大典有關。“李家嘴3號墓出土過一件長94釐米的大玉戈,是目前所見中國曆代玉戈中最大的一件,因為屬國家特級文物,從未對外公開展出過”。 [4] 

大玉戈文物特徵

大玉戈 大玉戈 [5]
大玉戈整體呈碩長形。玉質成青黃色,長94釐米、寬14釐米、厚僅1釐米,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最長的,堪稱“玉戈之王”。玉戈整體呈扁長形,通體光素,由刃和柄兩部分組成。刃部的一邊平直,一邊略成弧形,兩邊均有刃,頭部較為尖鋭。柄部略成長方形,上下兩側有稍微凸起的脊。刃部和柄部相交之處有一個圓孔,在使用的時候以繩子穿過圓孔,將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 [3] 

大玉戈文物價值

大玉戈 大玉戈 [3]
大玉戈屬禮儀用玉,主要用於古代高級貴族的儀仗之中,象徵着權力和地位。
大玉戈的出現,證明盤龍城在商代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正因此,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佈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大玉戈就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1] 

大玉戈周禮禮玉

中國是禮儀之邦,尤其在古代人們特別注重禮節性的東西。因此古人在行使禮儀的時候具有專門的禮器,禮玉在玉器史上顯的更為重要。人們將玉器分為佩玉、禮玉、葬玉等類型。禮玉即古代用於祭祀、朝貢與交聘等儀式上使用的玉器,此類玉器以奴隸制度的殷商、周等朝代為盛。據《周禮》記載,禮玉有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六種,通稱“瑞玉”。
玉壁
大玉戈 大玉戈 [3]
為中心有圓孔的扁圓形玉器,自新石器時代晚期起出現。古代依據璧體(肉)寬度與中間的孔(好)寬度的比例又將它們分為璧(中心孔直徑為全璧直徑的三分之一)、瑗(孔為璧直徑的三分之二)、環(孔為璧直徑的二分之一)。玉璧的紋飾隨着時代不同而有所變化。商代璧多飾旋紋,春秋戰國至漢代,玉璧為雲紋、谷紋、蒲紋,間或有螭紋。唐、宋、元以後出現了凹雕螭紋、乳丁紋、獸面紋、花鳥紋等裝飾的玉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有名的璧為春秋戰國時的和氏璧。楚人卞和在荊山和得一玉璞(即玉料),獻於楚王,反被不懂玉之人誣為欺妄國君,二次治罪,被刖(砍)去雙足。卞和在荊山日夜抱璞哭泣,淚盡繼之以血。後來楚武王命識玉之人理璞(琢磨)之後始知為稀世之寶,取名“和氏璧”。後趙惠王得到了這塊玉壁,被秦昭王知曉,以十五城池相換(即“價值連城”一詞的出處)為幌子,意欲奪寶,趙國藺相如自告奮勇,攜璧赴秦,在殿上大義凜然,誓與玉壁共存亡,終於令“完璧歸趙”。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命李斯手篆、巧匠雕刻,將玉壁改制成“傳國玉璽”。玉璽經多世相傳,至後唐李從珂手中時,因契丹人與叛臣勾結攻打京城洛陽,李抱玉璽登玄武樓積薪自焚,自此玉璽失傳。
古代玉璽為貴族的禮器,或作為信物、裝飾物用,漢墓中經常出土大量陪葬品玉璧。
玉琮
為一外方內圓的柱狀管形玉器,外部常與幾何紋飾。據《周禮·考工記》記載,琮的大小規格與其主人地位應配稱,可知為古代儀禮之器。玉琮盛於新石器時代至殷商,如江浙一帶良渚文化遺址所出土的玉琮就最有特色和最著名,其中有的還雕有獸面紋飾。漢朝以後,玉琮極少出現,至明清復有仿古玉琮出現。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
大玉戈
大玉戈(6張)
新石器時代發現較多的良渚玉瓊,玉材為產於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居多,部分黃色,土浸後呈霧狀乳白色。除少數作圓筒狀外,多製成規整的內圓外方形。
商周時期玉琮數量不多,從出土的實物看,這一時期琮的形體普遍較矮小,多光素無紋。玉琮切割規整,中孔較大,琮體較新石器時略薄。春秋戰國時期玉琮的造型與西周相近,形體較小,戰國部分玉琮刻有細緻的獸面紋,勾雲紋等紋飾。漢代玉琮已不再製造。
宋以後出現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飾當時流行的紋飾。明末至清代的偽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體玉琮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時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習慣的不同,偽品多數顯得圓滑有餘而古意不足,熟舊的程度更難做得逼真。
玉圭
上尖端為三角形,身為長方形的玉片。《周禮》記載的多種類型的玉圭,也未曾有過出土。玉圭在殷墓中就有出現,最盛行時為周代,其後直至明清均有製作。《説文》中稱的“剡上為圭”指的是上部尖鋭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圭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工具石鏟和石斧,因此今天古學界將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許多玉鏟及方首長條形玉器都定名為圭。真正標準的尖首形圭始見於商代而盛行於春秋戰國。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禮器,被廣泛用作“朝勤禮見”標明等級身份的瑞玉及祭祖盟誓的祭器。《周禮》記載圭有多種形制、多種用途,考古實證材料還不能予以證實,不少問題有待研究。
戰國以後圭在社會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點綴朝廷的威儀時曾製造過,但絕大多數沒有流傳下來。今日所見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戰國的作品。清代偽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差別
圭的形制特點因時代不同,種類相異而存在較大的差別,新石器時代的“玉圭”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真正的圭。這種長條形,平首帶穿的玉器多見於龍山文化,以素面為多,少數在下端飾有陰線弦紋,精美者刻有獸面紋。紋飾系用利石刻成,有明顯的刻劃痕跡。 [6] 

大玉戈墓地玉器

晉侯墓地的玉器,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大致分為禮玉(包括瑞玉、祭玉)、裝飾玉、葬玉三大類;按形制可分為幾何形、像生形、像器形等。禮玉類包括玉戈、玉鉞、玉璧、玉圭、玉罍、玉鼓等。尤其是玉罍、玉鼓為西周玉器首見。裝飾玉包括各類組佩玉和其它各種裝飾、佩飾玉,這是晉侯墓地玉器中數量最多,也是最為精彩的品類,取材廣泛新穎,造型優美自然,反映了西周治玉業的高超水平。如M63:41一組由玉璜、玉珩、衝牙、玉管、料珠、瑪瑙管組成,共計204件,其中的玉璜數量達到45件,氣勢宏魄,非同一般,玉飾上的紋飾精雕細琢,姿態各異,有雙龍紋、雙首鳥紋、人龍合體紋等,尤其組佩下端的兩件玉雁,昂首展翅,栩栩如生,更增添了此組玉佩的精緻與豪華。這類大型組佩飾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為認識西周時期的佩玉製度提供了確鑿的依據。肖生類裝飾玉器小巧玲瓏,種類繁多,包括了現實生活中的人和常見的各種動物,它們大多數結構準確,製作精美,惟妙惟肖,具有極強的真實感和動感。如M8:184玉人,高9.1、寬3.3釐米,暗綠色,披髮,濃眉,大眼,闊鼻,身着高領衣,右衽,束腰,裳呈梯形,前有垂葉形蔽膝,領、腰、裳周邊飾交叉斜格紋帶,衣飾華貴,應為貴族身份寫照。晉侯墓地出土的葬玉包括了綴玉覆面、玉琀、玉握、踏玉等,其中以綴玉覆面最為精緻,如M62:20,共由48件玉飾組成,面部五官採用24件形狀各異、雕琢精美的玉飾,尤其額角的虎形飾,曲腿蹲踞,回首觀望,頗具動感,整組覆面色彩斑斕,奪人眼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