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熊貓新妮兒

鎖定
新妮兒,雌性,2007年9月28日生於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譜系號692。媽媽是大熊貓優優,兄弟姐妹是芊芊、朵朵、香蘆、大熊貓知春冰華月月半半,子女有華妮華寶新寶 [1] 
新妮兒還有個名字叫“晴晴”,是終生認養人給她起的名字。 [1] 
2016年2月26日,新妮兒因患十二指腸梗阻,經手術治療無效死亡。 [2] 
中文名
新妮兒
出生日期
2007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2016年2月26日
母    親
優優
兄弟姐妹
芊芊、朵朵、香蘆、知春、冰華、月月、半半
子    女
華妮、華寶、新寶

大熊貓新妮兒熊生經歷

2007年9月28日,出生於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
2008年7月21日,搬家至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峯峽基地。
2015年3月31日,搬家至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 [1] 
新妮兒和她的孩子
新妮兒和她的孩子(5張)
2016年2月初,三隻大熊貓幼崽正式參與2016年的野化放歸培訓,分別是新妮兒仔、思雪仔和喜妹仔。這三隻大熊貓幼仔將與媽媽一道在核桃坪的第一階段野化培訓圈內生活,學習初步的野外生存技能。新妮兒和她的幼崽就是其中一對母子。 [8-9] 
2016年2月3日,參與野化培訓的的大熊貓新妮兒在核桃坪基地出現嘔吐症狀,病情不斷加劇,情況危急。連日搶救後,2月26日,經手術治療無效死亡。 [2] 

大熊貓新妮兒生育子女

華妮,雌性,2013年7月13日生,譜系號869。2016年3月3日,和園欣一起旅居韓國三星愛寶樂園。 [3-4] 
華寶,小名新小胖,雄性,2015年6月25日生,譜系號949。2017年9月15日出差至保定市愛保野生動物世界。 [5] 
新寶,小名新小野,雄性,2015年6月25日生,譜系號950。2017年9月15日出差至保定市愛保野生動物世界。 [6] 

大熊貓新妮兒因病去世

2016年2月,新妮兒因患十二指腸梗阻,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連日治療搶救無效去世。
2017年2月12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發佈《關於大熊貓遺體進行塑化標本製作的情況説明》,全文如下:
“2016年2月3日,農曆春節前夕,參與野化培訓的的大熊貓‘新妮兒’在核桃坪基地出現嘔吐症狀,病情不斷加劇,情況危急。經保護研究中心獸醫和相關專家會診和CT檢查,確診為十二指腸梗阻(高位腸梗阻為致死率較高的疾病)。‘新妮兒’飼養醫療團隊經過連續抗戰10天10夜,通過科學治療和精心護理,‘新妮兒’病情明顯好轉,梗阻的糞便已全部排出體外,並開始採食少量竹筍和竹葉。2月23日,工作人員觀察到‘新妮兒’再次出現嘔吐症狀,沒有進食,有抬尾排便動作但無糞便排出,經確診為復發腸梗阻。2月26日,‘新妮兒’經手術治療無效死亡。‘新妮兒’的離去為保護研究中心2016年春節塗上灰色色彩,全體工作人員感到無比痛心與惋惜。
2016年,經批覆,保護研究中心與大連鴻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大熊貓塑化標本製作保存及保護教育展示合作,是保護研究中心開展大熊貓醫學知識學習培訓和公眾科普展示的一次嘗試。合作旨在開展大熊貓獸醫學知識培訓和醫學教學,同時通過塑化標本科普展示大熊貓的演化,生理結構和生命奧秘。保護研究中心高度重視大熊貓疾病防控研究並致力於提升大熊貓獸醫人員技術水平,保護研究中心與國內外相關單位共同組織了對大熊貓獸醫行業的技術培訓。為便於對大熊貓生理結構,內部器官的進一步瞭解及醫學培訓,特進行此次大熊貓塑化標本製作。其次通過展示標本的內部結構也可以更好地揭示熊貓的演化和適應環境的結構特點。對於向公眾普及生物知識,提高保護意識,提高科學素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新妮兒被製成全球首隻塑化大熊貓標本,於去世兩年後,2018年4月25日,在成都天府廣場展出。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