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清國一號界碑

鎖定
大清國一號界碑位於北侖河出海口的小山坡上,碑高1.7米,寬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產的海蝕巖鑿成。界碑正面書“大清國欽州界·知州李受彤書·光緒十六年二月立”,塗着紅漆的莊嚴雄渾的大楷碑文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凜然正氣。這塊飽受長年風吹日曬雨淋而益顯滄桑的巨石,一直昂揚地巍然屹立着,向每一個遊客訴説着100多年來的每一段歷史。
1885年6月9日,清政府與法國在天津簽定的《中法越南條約》規定,兩國邊界自竹山起,循北侖河出海口逆流而上,以河心為界線。防城港市與越南的邊界線,從竹山的北侖河口至峒中的北崗隘,長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為標誌,共立1至33號界碑。竹山界碑是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所立的第一塊界碑,故稱大清國一號界碑。100多年來,竹山一號界碑歷盡滄桑,屹立於北侖河口巋然不動,顯示了中國領土的神聖不可侵犯,故竹山一號界碑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大陸海岸線東起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西南至廣西東興市北侖河口,全長18400多公里。因北侖河口地處中國陸地邊境線和海岸線始終端,是中國大陸最西南端,同時亦是廣西沿邊公路的起點,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北侖河口擁有“中華之端”的美稱。 [2] 
中文名
大清國一號界碑
地    點
北侖河出海口
1885年6月,清政府和法國(越南當時為法國殖民軍佔領)在天津簽定《中法越南條約》,條約規定,兩國邊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侖河自東向西,以河心為界線。其中以河為界的,雙方各於已方河岸相對立石,以山為界的則雙方共立一塊界碑,一面書“大清國欽州界”(當時東興屬欽州府轄),一面書“大南”(即越南)。大清國一號界碑位於東興市竹山村,奕稱竹山村一號界碑,該碑高1.7米,寬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產的海蝕巖鑿成。上面正楷陰刻的字為“大清國欽州界”。大清國欽州界界碑在東興市內共有八塊(廣西境內共有33塊,碑文“大清國欽州界”,系清界務總辦、四品頂戴欽州直隸知州李受彤所書)。據史料記載,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間,清政府清政府欽差勘界大臣、鴻臚寺卿鄧承修與法使會勘疆界。開始,法使仗勢欺人,要將白龍半島一半劃出中國,在白龍半島上豎埋第一號界碑。鄧承修正氣凜然,據理力爭,終將起界定在竹山,維護了國家主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