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浦站

(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境內隴海鐵路原終點站)

鎖定
大浦站位於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猴嘴街道大浦社區,始建於1921年。 [4]  1935年前曾為隴海鐵路東端的終點港口站。 [3] 
1945年,由於臨洪河道淤積嚴重,大浦港被廢棄,車站停止使用。1948年12月,徐(州)海(州)地區解放後,車站設備被拆除,供隴海鐵路徐州至連雲港段搶修之需。 [3] 
中文名
大浦站
投用日期
1925年7月1日
所屬地區
江蘇省連雲港市
主要線路
隴海鐵路
站台規模
1台3線 [3] 

大浦站歷史沿革

《隴海鐵路旅行指南》中的隴海線東段線路圖 《隴海鐵路旅行指南》中的隴海線東段線路圖
1905年,新浦地區的大浦作為海州的商埠開放;
1921年2月,大浦以“膠海關海州分關”的名稱正式對外開放,隴海鐵路徐州至海州段開工建設, [4]  因資金匱乏,無力向東修築至老窯(今連雲站)海岸邊,遂將鐵路由新浦站迆北修至大浦,於臨洪河口設立大浦車站並建木碼頭3座; [3] 
1925年7月1日,大浦站隨隴海鐵路運河站(今邳州)至海州大浦段建成通車。 [1]  每日由徐州、大浦兩地對開客貨混合車1列,牽引定數為600噸,為開封——徐州——大浦交路; [3] 
大浦港成為了隴海鐵路的終端港口。大浦港經過多年的營建,開埠時已有五座碼頭(位於今大浦鎮西端的擋海堤外),3000噸的貨輪可以進口停泊。新浦、大浦的開放,更加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新浦和大浦兩相依託,河海雙向聯運,更促進經濟繁榮和城市建設的發展; [2] 
而大浦港所在的臨洪口是沭河的主要入海口。歷史上受黃河奪淮的影響,薔薇河口上游的青伊、桑墟諸湖,日漸淤澱。每當夏秋山洪暴發,客水過境,在原湖區大肆氾濫,致使臨洪口與秦山之間形成攔門沙,河水下瀉,再遇潮汐頂託,交融“凝絮”,極易“海漲沙淤”。
大浦車站
大浦車站(7張)
1930年11月,南京國民政府控制了隴海鐵路,鑑於臨洪河口(大浦)淤塞嚴重,疏浚航道代價大、效果差,漲潮時也僅容500噸以下船舶出入,而隴海鐵路西線展長貨運日漸興旺,若不建設海港難以發展路運,遂鐵道部決定於隴海鐵路新浦站至大浦站之間增設新浦旗站(今新浦東站),修築隴海鐵路新浦旗站向東延伸至老窯(今連雲站)段及連雲港港口 [1]  [3] 
1932年8月5日,隴海鐵路新浦旗至老窯(今連雲站)段開工建設,新連段由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撥款117萬元,隴海鐵路管理局自籌183萬元; [3] 
1933年,位於孫家山、老窯(今連雲老街)的新鐵路碼頭(連雲港港)開工建設; [2-3] 
1935年6月,隴海鐵路新浦旗至老窯(今連雲站)段竣工。連雲港港作為隴海鐵路新的終端港投入使用,原新浦旗至大浦段改為大浦支線,全場2.832千米; [2] 
1938年5月,大浦站及線路設備遭日軍侵略破壞後,被略加整修,勉強使用; [3] 
1945年,由於臨洪河道淤積嚴重,大浦港被廢棄,車站停止使用;
1948年12月,徐(州)海(州)地區解放後,車站及大浦支線殘存設備被拆除,供隴海鐵路徐州至連雲港段搶修之需。 [3] 

大浦站車站概況

站場設備:站線3股,總計長1168米(571米、300米、297米);實業岔道(專用線)3股,總計長1439米(657米、468米、314米);站台1座(高出軌頂0.686米,長51.4米,寬7米)。 [3] 
行車設備:手信號、普通路牌。 [3] 
配套設備:貨棧2所,木質碼頭3座。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