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沙頭機場

鎖定
大沙頭機場為廣州八個老機場之一,位於今天大沙頭三馬路、四馬路一帶,南起沿江東路,北至大沙頭新市場。今天的大沙頭北二街一至五巷,東船上街一至四巷,綠蔭路和綠蔭后街一、二巷等,以前均是大沙頭水陸兩用機場的範圍。 [1] 
大沙頭機場建於1917年7月,當時孫中山在廣州建立護法政府,在大沙頭建設機場,主要用於飛行訓練。1918年,當時的中華民國軍政府在廣州大沙頭修建水陸兩用機場,用來訓練飛行隊抗擊北洋軍閥。1923年,孫中山在機場附近興建了廣東飛機制造廠,並於1923年成功研製試飛了第一架軍用偵察機“樂士文號”。20世紀30年代,廣州白雲機場、天河機場建成,30年代末,廣東空軍遷往天河機場、白雲機場後,大沙頭水陸兩用機場被廢棄。
中文名
大沙頭機場
外文名
Guangzhou Dashatou Airport
建    於
1917年7月
用    途
水陸兩用
成    就
中國航空事業的搖籃,中國第一架軍用飛機的誕生地
位    置
中國廣州市大沙頭

大沙頭機場飛機制造

大沙頭之所以被視為中國航空事業的搖籃,是因為這裏是中國第一架軍用飛機的誕生地。
據記載,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大沙頭機場由草地及土場構成,場站及勤務設備簡陋。而大沙頭三、四馬路一帶,南起沿江東路、北至大沙頭新市場都是大沙頭水陸兩用機場的範圍。
當時,大沙頭飛機場分水上飛機場和陸上飛機場。水上飛機場即大沙頭南岸對開江面,停泊在碼頭的水上飛機可由碼頭開到江面,在水上滑行起飛。陸上飛機場則是一條東西向的跑道,在大沙頭島中間,與大沙頭三馬路、四馬路成直角相交。
據介紹,當時大沙頭機場一帶防衞嚴密,機場四周遍插紅旗,水上以水火罐為界,陸上則以紅旗為界,除大本營及航空局派出的艦艇及人員外,其他任何人和船隻均不得進入界內。如有擅自闖入者,駐軍可以開火迎擊。
1923年,孫中山任命華僑飛行家和飛機制造師、被譽為“中國空軍之父”的楊仙逸為中華民國大元帥府航空局局長兼廣東飛機制造廠廠長。
當時,楊仙逸身邊既無圖紙,也缺少製造飛機的專業人才。楊仙逸回到航空局,着手設計圖紙,他要用中國人的圖紙及中國的設備和材料,製造出真正中國化的第一架飛機。
一天,楊仙逸在家修改圖紙累了,正靠牆休息,孫中山和宋慶齡前來看望他,孫中山説:“仙逸君,航空局製造飛機所需經費,我已經囑咐財政部接濟,以利進行。製造飛機雖至關重要,但仙逸君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才對啊。”
就這樣,大沙頭“紅樓”成為孫中山大元帥府第一個飛機制造廠。楊仙逸及其同伴們利用征戰空襲,經過近3個月不捨晝夜的艱苦探索和辛勤勞作,“樂士文”第1號飛機制造完成,這是我國第一架軍用飛機。該機為雙翼、雙座軍用偵察、教練機,裝有1台美國寇蒂斯公司生產的OX-5型8氣缸活塞式螺旋槳發動機。飛機翼展10.16米,機長6.40米,總質量為730千克,最大時速為120千米,乘員人數2人,可攜帶4枚25千克的炸彈。

大沙頭機場重要人物

1923年8月,“樂士文一號”在大沙頭機場首度起飛。孫中山及夫人宋慶齡參加了試飛典禮。當孫中山先生環顧左右,問誰願意隨機試飛時,孫夫人宋慶齡出人意料地應聲而出。飛行員黃光鋭力勸宋慶齡不要冒險。“我相信我們飛機制造廠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宋慶齡説,“我很榮幸能成為第一個參加飛機試飛的中國婦女。”這位畢生憂國憂民的偉大女性,戴上飛行帽和眼鏡,登上了飛機。
飛機穩穩地滑上跑道,轉眼升上了天空,在廣州市上空飛行了兩圈後,徐徐降落在大沙頭機場,全場掌聲雷動。
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敬意,楊仙逸等人當場聯名向孫中山提出請求,要求以宋慶齡在美國讀書時用過的英文名字譯音來命名這架飛機(宋慶齡上小學時有個英文名字叫ROSAMONDE,中文譯為樂士文,意思是“玫瑰世界”、“美好前程”)。
“樂士文一號”就這樣非同凡響地誕生了。之後,孫中山與宋慶齡在飛機前合影留念,並親自題寫了“航空救國”四字以資鼓勵。
當時,英國外交部代表詹姆士德芮肯之子Paul Draken也是“樂士文一號”的首批乘客之一,他在日記《第一次飛行》中詳細地寫下了當時的情形:
“我們自機場起飛到達廣州市的上空,華南夏季的潮濕悶熱在空中頓時變得清涼舒爽。我探頭往下看,底下的建築物變得好小,連廣闊的珠江也都變成如同一條緞帶,江面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船隻停泊,一艘中國的小炮艇緩緩地往下游行駛;當飛機轉向一定角度時,陽光就會在水面泛出耀眼的光芒,令人睜不開眼睛。”
“樂士文一號”試飛後,交航空隊使用,曾參加攻擊惠州陳炯明部的戰鬥。
同年10月底,陳炯明派奸細深夜潛入大沙頭飛機庫縱火,“樂士文一號”和一部分飛機器材同遭焚燬。在北京的中國航空博物館裏,仍然可以見到它的複製品。

大沙頭機場廣州號長途飛行

碩大的紅樓紀念碑矗立在路邊,路人行色匆匆,或許因為是太過熟悉的地方,反而被人忽視了它的過往和將來。
紀念碑的碑身已經斑駁,專門用於塗抹“牛皮癬”的顏料已經把碑身的側面、背面刷出了幾大片白色,黑色油筆塗寫的電話號碼還依然隱約。
來來往往的人們,似乎沒有幾個人知道大沙頭機場,當然,更不會知道銘刻在歷史上的一項中國航空史的紀錄——中國近代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長途飛行,便是從大沙頭機場起飛的。
1928年,國民政府航空處向美國瑞安飛機公司購入當時較有名的瑞安B-5型“四輪馬車”(Brougham)5座單翼飛機水陸型各一架。當年夏天,飛機運達廣州裝配,陸上型命名為“廣州”號,水上型命名為“珠江”號。
經訓練後,決定籌措長途飛行創舉。
首航機“廣州”號由張惠長為機長,與第二隊隊長楊官宇、航校教育長黃毓沛、隨機機械師楊標組成機組。1928年11月11日8時15分,“廣州”號在廣州大沙頭機場起飛。到機場歡送的有廣東軍政要員、中外各界代表、以及航空處、航空學校、飛機修理廠等共數百人。場面極為隆重。
當天,“廣州號”飛行目的地為漢口。由於中途遇到了惡劣氣候,直到14時30分才降落武昌附近的南湖機場。
11月15日9時50分,“廣州”號從漢口直飛南京。13時30分降落南京明故宮機場,受到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總司令馮玉祥將軍和從廣州專程趕到的李濟深,以及孫科、吳鐵城、何應欽等當時南京政府軍政界頭面人物及各界代表數百人的熱烈歡迎。
11月19日,“廣州”號離開南京飛往北平(現北京)。抵達時曾在北平上空繞城飛行四圈,然後安全降落。機組成員在北平受到熱烈歡迎,並遊覽多日。
11月26日晨,“廣州”號飛離北平。當天下午降落奉天(現瀋陽)。當時,奉系統治東北,仍沿用北洋時代的舊國旗五色旗,而“廣州”號的機翼、垂尾均塗有國民黨的飛機標誌,東北當局能否接受,尚無把握,沒料到竟受到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航空界人士及當地政府官員的熱烈歡迎。事隔不久,東北宣佈易幟。
12月1日,“廣州”號飛離奉天,於15時21分到達天津,降落東局子機場,受到傅作義將軍為首的各界及天津兩廣同鄉會的盛大歡迎。
12月4日,“廣州”號離開天津飛抵上海。12月17日9時,“廣州”號攜帶紀念長途飛行郵件回航廣州,途中因天氣不佳,便在南昌降落停留一宿。次日9時離南昌飛回廣州。14時安全降落大沙頭機場,所攜帶的郵件均蓋有12月18日14時的郵戳。
這次長途飛行全程約5890千米,空中分段飛行的時間總計為49小時,在那個時代,這無疑是一樁了不起的創舉。
大沙頭從當年荒涼開闊的航空港變成萬人登陸的大碼頭,又從萬人登陸的大碼頭變成極具地方特色的商業重地,每一次變化都是大刀闊斧而又處在風口浪尖上。
沿着昔日軍用機場的框架和脈絡——南北走向的大沙頭三馬路往前走,這裏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機場跑道,直到軍用機場遷徙沒落之後,才變成菜地,新中國成立之後又變為碾米廠以及倉庫的用地。
往江灣橋方向走去,規劃中的港灣廣場正在轟隆隆地施工。不久之後,一羣標誌性的、現代化的建築將在這裏崛起。
也許在許多廣州人的眼中,輝煌一時的大沙頭機場,不過是歷史前進腳步的一個淺淺腳印,歷史教科書裏的幾行隔膜而生疏的文字。幾十年的重量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的,並不僅僅是沿江路421號的命運。隱藏在繁華都市的歷史廢墟,何止一個“紅樓”紀念碑……

大沙頭機場百年回眸

民國9年(1920年)
3月意大利8架飛機訪問廣州。離開廣州時,1架飛機低空向市民告別,觸樹墜毀,飛行員受輕傷。
11月29日孫中山回廣州重建護法軍政府。是月航空局在廣州大沙頭成立,直轄2個飛機隊。朱卓文為航空局局長。
民國10年(1921年)
4月中國第一套航空郵票正式發行。
民國11年(1922年)
3月31日中國民航飛機首次發生飛行事故,14人遇難。
12月廣東護法軍政府在廣州大沙頭設立廣州飛機制造工廠。至1936年日軍入侵廣州前夕,共修造飛機60多架。
民國12年(1923年)
3月1日孫中山從上海返回廣州後組成政府,稱大元帥府,任命楊仙逸為大元帥府航空局局長兼廣州飛機制造廠廠長。
7月廣州飛機制造廠製成的1架小型雙翼、雙座軍用偵察教練機在廣州大沙頭機場舉行命名典禮。孫中山當即為該機命名“樂士文一號”。
9月20日楊仙逸奉命東征惠州,在博羅梅湖白沙灘改裝水雷作為重型炸彈使用,不慎爆炸,以身殉難,百餘人罹難。後經國民政府批准,每年9月20日為“航空紀念日”。
10月廣州大沙頭飛機場倉庫被陳炯明派奸細縱火,“樂士文一號”等一批飛機和器材被焚燬,飛機修理廠遷至東山皮革製造廠(今廣東省委大院)。
民國13年(1924年)
3月1日張學良親自駕機進行奉天(瀋陽)至營口間郵件運輸試航,首開東北民用航線。
7月1日廣東軍事飛機學校在廣州成立,校址設在廣州東山區皮革製造廠舊址,後遷至大沙頭,1933年夏遷至白雲機場。
民國14年(1925年)
10月陳耀在廣州大沙頭機場駕駛飛機,因發動機故障,墜機身亡。
11月民間團體廣東航空同志會在廣州成立。
民國15年(1926年)
7月權基玉在雲南航空學校第一期飛行科畢業,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
民國16年(1927年)
1月1日廣東軍事飛機學校第2期學員畢業,飛行教官丁紀徐在畢業典禮上進行了空中跳傘表演,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空中跳傘者。
6月廣東軍事飛機學校改名為廣東航空學校,張惠長任校長。
民國17年(1928年)
11月11日“廣州號”陸上飛機由廣州大沙頭機場起飛,作國內長途飛行。於12月18日回到廣州,歷時38天,飛行距離5890公里。
12月8日“珠江號”水上飛機由廣州大沙頭機場起飛,作沿海長途飛行。於12月30日回到廣州,歷23天,飛行距離5436公里。
12月9日因廣州大沙頭機場不敷應用,航空處撥款40萬元分期修建天河機場。至1931年建成啓用。
民國18年(1929年)
4月法國殖民者佔據廣州灣(今湛江)期間,於是月開始修建西廳機場,1932年建成。
是年廣東省政府下令動工修建南雄機場,次年竣工。
是年民國政府修建汕頭龍眼村機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