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橋彥四郎

鎖定
大橋彥四郎,侵華日軍第三師團步兵第十八聯隊聯隊長,1944年7月25日在長衡會戰中被中國軍隊擊斃。
中文名
大橋彥四郎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地
日本木縣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死亡時間
1944年7月25日
人物生平
大橋彥四郎,日本木縣人。一九一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六期步兵科,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被授予步兵下士官軍銜,開始在陸軍中服役。一九四一年八月二十五日,累升至步兵大佐。一九 四三年三月一日,任近衞師團近衞步兵第二旅團近衞步兵第四聯隊補充隊隊長。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八日,調任中國派遣軍第十一軍第三師團步兵第二十九旅團步兵第十八聯隊聯隊長,隨第三師團一起,參加湖南長衡會戰。
四月上旬在湖北應山縣完成作戰準備,五月十日由應山開拔,十九日經武昌進至蒲析。二十一日從嘉魚附近向南推進,二十三日後陸續渡過陸水河。五月 二十七日,會戰正式開始。大橋大佐率步兵第十八聯隊從左翼發起進攻,當 晚進抵堰市東西一線,二十九日攻克通城以南錫山中國軍隊第二十軍各陣地後繼續南下。六月一日推進到舊水一線。六月六日進至沙市街(瀏陽西北二 十七公里)東北地區,十日開始向瀏陽河、牙際山挺進,因遭到九架美軍飛機的轟炸和掃射,被迫停止前進。十一日凌晨,大橋聯隊等部再次發起進攻, 十二日與中國軍隊第四十四軍主力展開激戰,被阻擊在沙頭橋、九溪洞一線。 十四日日軍突破瀏陽,並將市區燒成一片火海。六月二十日,第三師團從瀏陽南下,在萍鄉以東、以北地區進行“掃蕩”。爾後,大橋聯隊於二十六日向醴陵轉進,途中在浹位橋以北地區與南下的中國軍隊遭遇,經激戰將其擊退。七月二日,開始向茶陵方向攻擊前進,十一日向安仁以南地區轉進,被中國軍隊以優勢兵力所阻擊,被迫轉入防禦。在得到彈藥補給後,於二十三日晨再次向茶陵以東地區的第一五零師進攻。二十五日,在圍殲向縣方向退卻的第二十軍主力的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擊斃。生前,在侵華作戰中獲金鵄四級勳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