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樂村

(雲南省紅河縣開遠市大樂村)

鎖定
大樂村位於瀋陽市城東六十里處,隸屬瀋陽市東陵區王濱鄉。北部與後溝村搭界,西南部與王濱村為鄰,南部與八家子村為鄰,東部與撫順縣劉山鄉鴿子峪村隔河相望。全村呈稜形,總面積約七千畝,耕地為二千五百八十畝,水田為三百二十畝,平地為九百畝,砂土地為七百畝,黃土地為六百五十畝。
全村共有一百八十户,七百六十人,勝產清水大米,是個風景優美景色秀麗的地方
中文名稱
大樂村
所屬地區
雲南省紅河縣
面    積
4.76平方公里
海    拔
1040米

大樂村村情概況

大樂村隸屬於樂白道辦事處舊寨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樂白道辦事處南邊,距離舊寨村委會2公里,距離樂白道辦事處16公里。國土面積有 4.76平方公里,海拔1040米,年平均氣温 22℃,年降水量 800.7毫米,適宜種植稻穀、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801畝,其中人均耕地0.79畝;有林地3408.54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户159户,有鄉村人口587人,其中農業人口587人,勞動力37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28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3.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1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

大樂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13户通自來水,有24户飲用井水。有137户通電,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32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84.57%、0和81.48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94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33户(分別佔總數的 58.02%和 20.37%)。
該村到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含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44輛,摩托車1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33户;裝有太陽能農户3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3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67.33畝,有效灌溉率為36.14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67.3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6畝。
衞生所 衞生所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户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3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8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5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大樂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3.7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0.9萬元,佔總收入的 57.22%;畜牧業收入54.42萬元,佔總收入的 20.6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3頭,肉牛1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46.4萬元,佔總收入的 17.59%;工資性收入12萬元,佔總收入的 4.56%。農民人均純收入 29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佔勞動力的5.35 %),在省內務工20人。

大樂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市內。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6.2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70.6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冬早包穀、蔬菜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冬早包穀、蔬菜產業。

大樂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59户,共鄉村人口587人,其中男性274人,女性313人。其中農業人口587人,勞動力374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65人,彝族122人,其他民族16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21人,占人口總數的3.58%(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59 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39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樂白道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2公里,距離樂白道衞生院1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户96户,佔農户總數的60.38 %。

大樂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舊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田心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2公里,距離中學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3人,其中小學生112人,中學生91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

大樂村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財務。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6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39.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59萬元,有固定資產5.29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5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大樂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0人,黨員中男黨員16人,女黨員4人。

大樂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民意識差,集體觀念淡薄,集體經濟簿弱,排灌設施有待進一步改善。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創辦小企業,多方建立集體經濟實體,依靠科技部門組織科技培訓,使村民的科技意識提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