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棘雙邊魚

鎖定
大棘雙邊魚,Ambassis macracanthus,雙邊魚科雙邊魚屬的一個物種。體較高,呈長卵圓形,側扁;背部輪廓弧形,腹部輪廓與其同形;眼上方之頭背部凹入。頭中小。眼中大。
中文學名
大棘雙邊魚
拉丁學名
Ambassis macracanth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雙邊魚科
雙邊魚屬
大棘雙邊魚

大棘雙邊魚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大棘雙邊魚形態特徵

體較高,呈長 [1]  卵圓形,側扁;背部輪廓弧形,腹部輪廓與其同形;眼上方之頭背部凹入。頭中小。眼中大。口大,斜裂;頜骨、鋤骨和齶骨均具呈絨毛狀齒。眶前骨及前鰓蓋骨均雙重緣,具細齒或小棘;眶上骨1棘;鰓蓋骨後緣無棘;間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體被圓鱗,易脱落,頰部2列鱗,鰓蓋亦被鱗;背前鱗數17-22;側線完全。背鰭單一,具深缺刻,背鰭鰭條數VII-1 9-10;臀鰭鰭條數III 9-10;尾鰭深叉形。體透明而散有黑色素點。以前所記載之康氏雙邊魚(Ambassis commersonii)為本種之誤鑑。

大棘雙邊魚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瀉湖、沼澤或紅樹林,通常活動於汽水域,亦可進河川下游淡水域。羣遊性。肉食性魚類,以水生昆蟲及小型魚介貝類為食。

大棘雙邊魚地理分佈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東至巴布新幾內亞,北至台灣南部。台灣發現於西南部及南部海域。

大棘雙邊魚漁業利用

小型至中小型魚類,無食用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