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棒政策

鎖定
美國第26屆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提出實行武力威脅和戰爭訛詐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説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諺語:“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來説明他任內(1901~1909)的外交政策,後發展成所謂“大棒加胡蘿蔔政策”。 20世紀初,美國憑藉其大為增強的軍事經濟力量,積極推行向外擴張計劃,加強了對拉丁美洲,特別是加勒比海地區的侵略。羅斯福根據A·T馬漢的制海權理論,主張以武力為後盾,迫使拉丁美洲國家“循規蹈矩”,聽命於美國。
中文名
大棒政策
外文名
Big Stick Policy
提出者
西奧多·羅斯福
方    式
武力威脅和戰爭訛詐
突出事例
霸佔巴拿馬運河區

大棒政策歷史背景

西奧多·羅斯福
西奧多·羅斯福(10張)
美西戰爭後,美國成了新興的世界強國,它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美國獲得古巴波多黎各等地,加強了它對加勒比海地區的控制。英國於1901年與美國簽訂《海—龐斯福特條約》,承認美國有權在中美洲單獨開鑿運河和進行管理,並於1902年將它在加勒比海的艦隊撤走,實際上,將這一海域的制海權交給了美國。隨着美國在這一地區的經濟和戰略利益的增長,美國借歐洲列強對拉美國家武力索債之機,大肆進行武裝干涉,竭力謀取在這一地區的優勢地位。
美西戰爭 美西戰爭
繼麥金萊上台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1901—1909年在任),就是推行帝國主義干涉政策的代表人物。他多次對加勒比海國家進行粗暴的干涉,並公然鼓吹在與任何國家進行談判交涉時都應以武力作為後盾。1900年,西奧多·羅斯福在一次講演中説,他總是喜歡這一西非諺語:“説話要温和一些,但要攜帶一根大棒,你就會成功。”後來,人們用這句話生動地將他在執政期間所推行的帝國主義侵略政策概括為“大棒政策”或“大棒外交”。

大棒政策大棒政策內容

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
1901—1905年,西奧多·羅斯福在多次演説中,尤其是在1904—1905年致國會的年度諮文中,提出了干涉拉美各國內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據。他對“門羅主義”做了新的解釋,以運用於帝國主義時期。他認為,任何美洲國家拒絕償還歐洲國家的債務,勢必會遭致後者佔領美洲國家領土;美國為了維護門羅主義,有責任干預這種衝突,必要時以武力來防止歐洲的武裝干涉。他在1904年12月6日致國會的諮文中寫道:“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樣,終將需要某一文明國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國之奉行門羅主義,迫使美國……行使一種國際警察的權力。”這在歷史上被稱為西奧多·羅斯福對門羅主義的“引申”,也就是“老羅斯福主義”。
1902年,英國、德國和意大利藉口索取委內瑞拉政府所欠債務,用海軍封鎖了委內瑞拉的港口。阿根廷外長路易斯·M·德拉哥立即對此行動發出抗議,説任何國家不得藉口追索欠債對債務國進行武裝干涉,這便是拉美外交史上著名的《德拉哥宣言》。西奧多·羅斯福借維護《德拉哥宣言》的原則,公開出面干涉,並強迫英、德、意接受美國的仲裁。美國從中漁利,在委內瑞拉乘機擴張美國的勢力。 1904年,當多米尼加共和國遭到法、意、德、比等債權國武力索債時,西奧多·羅斯福提出“根據門羅主義的引申”,反對它們的武力恫嚇,並派遣海軍艦隻進入多米尼加領海。1907年,美國和多米尼加簽訂一項條約,迫使多米尼加將海關、財政交給美國代管。此後,多米尼加便淪為美國的保護國。
與此同時,美國也將古巴變成它的附屬國。1901年,美國佔領者提出一項《普 拉特修正案》, 並迫使古巴制憲會議把它作為“附件”塞入古巴憲法。1903年,美國又將這個修正案的主要條文列入美古條約,使美國獲得享有干涉古巴內政的特權。此後,美國根據此項特權,多次肆意干涉古巴內政,實行軍事佔領,把一個又一個傀儡安放在“總統”的寶座上。西奧多·羅斯福揮舞大棒,1903年11月在巴拿馬城策劃了一次政變,促使巴拿馬脱離哥倫比亞而獨立。接着,美國與巴拿馬簽訂一項條約,獲得了運河開鑿權和管理權。巴拿馬運河於1914年竣工,成了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通道,對美國侵略拉美和亞太地區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西奧多·羅斯福的“大棒政策”並不僅僅限於加勒比海地區,在美國與加拿大解決阿拉斯加邊界問題時,以及1905年在調解法德的摩洛哥糾紛中,都籠罩着它的陰影。
在大棒政策的指導下,美國憑藉武力,多次公開干涉拉丁美洲國家的內政。1903年,羅斯福參與策劃並出動海軍支持巴拿馬政變。1904年,美國又出動軍艦,迫使多米尼加共和國將一切關税交給美國管理。美國推行大棒政策的地區,並不限於拉丁美洲。在解決阿拉斯加與加拿大的邊界糾紛中,美國也對英國和加拿大施加壓力。1904年,一名美國公民摩洛哥被捕,美國政府立即出動軍艦,併發出最後通牒,迫使摩洛哥釋放被捕者。 羅斯福一再出動武裝力量,肆意干涉他國的作法,激起拉丁美洲各國的強烈反對,也引起本國廣大人民羣眾的不滿。
“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美西戰爭後,美國對拉丁美洲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它是在保護美國公司利益和預防其他列強可能干涉拉美事務的藉口下,以先發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國內政的帝國主義政策。“大棒政策”是由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制定的,霸佔巴拿馬運河區就是推行“大棒政策”的突出事例。“金元外交”美國資本大量滲入拉美,奴役和剝削當地人民。整個拉美成了美國的“後院”。

大棒政策效果

美國總統D.羅斯福 美國總統D.羅斯福
對於美國這種“大棒政策”,我們早已屢見不鮮。無論是對於巨大的能源誘惑,還是解決地區問題,美國往往熱衷於軍事手段。為了控制佔全球三分之二石油的中東地區,美國打着“民主”的幌子,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事實上,這種“大棒政策”最終致使了伊拉克安全局勢嚴重惡化,反美武裝不斷製造血腥爆炸,境內教派矛盾激化。最近,安南向聯合國安理會作關於伊拉克問題的最後一份報告時稱,持續惡化的伊拉克局勢使伊拉克爆發全面內戰的可能性不斷增加,甚至可能導致一場中東地區的戰爭。
如今,中東問題尚未解決,流血事件還在不斷髮生,美國卻又把手伸到了非洲。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世界強國,布什政府還未充分認識到,動用軍事手段達到目的並不難,但收拾戰後殘局,靠軍事手段是很難保住長久和平。戰後伊拉克、阿富汗的動盪時局莫不驗證這一點。
美國“大棒政策”也有“雷聲大、雨點小”、被牽制的時候,就如反美人物查韋斯多次公開大罵布什不説,還與美國最不喜歡的伊朗總統內賈德搞成一片,對抗美國。而查韋斯對抗美國背後的最大底氣就是石油,美國每年都要從委內瑞拉進口大量的石油,特別是委內瑞拉掌控下的西提戈石油公司,在美國境內擁有8家石油加工廠和1.4萬個加油站。因此,美國一旦失去委內瑞拉的石油供應,其經濟必將蒙受深度打擊。所以,對於委內瑞拉,美國除了警告和象徵性的“制裁”,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此外,“大棒政策”往往是事與願違。在每次揮動“大棒”之前,美國原本是想通過“大棒”奪來石油控制權,從而操縱國際油價上漲來打擊對手、賺取暴利,但最後受害的卻是自己。隨着近年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漲,美國人開始不堪重負。同時相反的是,被美國認為是對手的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卻受益匪淺,淨賺鉅額石油利潤。

大棒政策社會影響

美國301條款制度無疑是強權經濟的體現,是一種大棒政策,動輒以貿易制裁相威脅,妄圖是國內法擴展至國際範圍,違反了現行國際法。但對我國的法律卻有積極方面的借鑑意義。
首先,我國應借鑑301條款,制定我國的具有威脅性的國內法。隨着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加之勞動力及原材料低廉等因素大量商品以低價進入國際市場。許多國家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千方百計的扼殺中國的出口貿易。僅以反傾銷為例,到2000年我國出口產品在國外涉及反傾銷的案件已超過200件,已有近40個國家對我國出口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紡織、服裝、輕工、家電、五金、醫藥等我國各大類出口產品及高科技產品均有涉及。平均税率為50-100%,墨西哥對我國的鞋類競徵收高達1105%的反傾銷税。如此不公正和不公平的、歧視性的、不合理的做法,若針對美國,肯定會受到301條款的制裁。因此,我國有必要在發展我國經濟的基礎上制定自己的“301條款”。其他國家要麼取消其不合理的法律、政策或做法,接受我國的標準和條件,繼續與我國進行貿易,至少是一種公平和對等;要麼接受我國的標準和要求,要麼失去我國的市場和優惠條件。
其次,將與外國有關的爭議使用國內法程序解決,但應注意不要違反國際法中的屬地管轄原則。國際法規定,只要該事件有一個構成要素髮生在該國,則該國對該事件享有管轄權。適用我國法律解決國際糾紛,無疑對於我國是十分有利的,可以避免其他國家對我國歧視。
正像美國301條款制度和誘人的內國市場一樣,我國應當積極研究入世條件下的中國公平法制建設,參照和借鑑美國301條款制度,實現外國先進經驗在中國的本土化,實現中華文明的振興。

大棒政策實質

大棒政策的實質是用武力威脅和戰爭訛詐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國家事務,以達到支配拉美各國的侵略目的。西奧多羅斯福羅斯福他在任美國總統期間(1901-1909年),應付國際關係“嘴裏説話要温和些,但手中要提根大棒”,因此得名。